端子组件及具有其的充电装置和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7635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端子组件及具有其的充电装置和车辆,端子组件包括:换热单元、导热件和功率端子。所述换热单元内形成有适于换热介质流通的冷却流道;所述导热件设置于所述换热单元的至少部分外周,所述导热件上形成有端子连接部;所述功率端子与所述端子连接部固定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端子组件,通过设置换热单元,在充电时,功率端子产生的热量可以被换热单元吸收,进而降低功率端子的温度,提升充电效率,相比于传统的增大电缆线径,在充电系统中增加本申请的端子组件使用小截面的充电线缆仍然可以实现大功率充电的效果。充电线缆仍然可以实现大功率充电的效果。充电线缆仍然可以实现大功率充电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端子组件及具有其的充电装置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车辆充电
,尤其是涉及一种端子组件及具有其的充电装置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在新能源行业,大功率充电的趋势越专利技术显,然而采取常规增大充电电缆线径的方法,会使整个充电系统成本、质量极剧加大,这在追求极致轻量化设计方案的整车设计邻域所不允许的。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充电方法使得可在不增加充电系统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更大的载流能力成为了本领域丞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端子组件,根据本技术的端子组件,通过设置换热单元,在充电时,功率端子产生的热量可以被换热单元吸收,进而降低功率端子的温度,提升充电效率,相比于传统的增大电缆线径,在充电系统中增加本申请的端子组件使用小截面的充电线缆仍然可以实现大功率充电的效果。
[0004]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端子组件的充电装置。
[0005]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端子组件的车辆。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端子组件包括:换热单元,所述换热单元内形成有适于换热介质流通的冷却流道;导热件,所述导热件设置于所述换热单元的至少部分外周,所述导热件上形成有端子连接部;功率端子,所述功率端子与所述端子连接部固定连接。
[000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端子组件,通过设置换热单元,具体地,端子组件可设置在车身上的充电插座处或充电枪处,在充电时,功率端子产生的热量可以被换热单元吸收,进而降低功率端子的温度,提升充电效率,相比于传统的增大电缆线径,在充电系统中增加本申请的端子组件使用小截面的充电线缆仍然可以实现大功率充电的效果。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诉端子组件还包括:冷却管路,所述冷却管路与所述冷却流道连通;线缆,所述线缆与所述功率端子连接且设置于所述冷却管路的至少部分外周。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热单元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朝向彼此的表面分别形成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内形成有所述冷却流道并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配合,所述换热管与所述冷却管路连通。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端子组件还包括:包塑件,所述包塑件包覆于所述换热管与所述冷却管路的连接端。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端子组件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
所述第二安装孔配合。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功率端子包括:连接端子和冷却连接部,所述冷却连接部将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线缆连接并与所述连接端子固定。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热件的外表面形成有适于容纳所述冷却连接部的容纳槽。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端子组件还包括:塑封层,所述塑封层包覆于所述换热单元、导热件和所述冷却管路的至少部分外周。
[0015]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技术的充电装置。
[0016]根据本技术的充电装置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端子组件,由于根据本技术的充电装置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端子组件,因此该充电装置在进行大功率充电时,无需增大线缆线径,可以使用截面更小、重量更轻的线缆进行大功率充电,相比较于传统的增加充电电缆线径的方法,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端子组件的充电装置更加安全、轻便。
[0017]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技术的车辆。
[0018]根据本技术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端子组件,由于根据本技术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端子组件,其中,该端子组件设置在车辆的充电插座处,因此该车辆在进行大功率充电时,无需增大线缆线径,可以使用截面更小、重量更轻的线缆进行大功率充电,相比较于传统的增加充电电缆线径的方法,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端子组件的车辆更加安全、轻便。
[0019]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0]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1]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端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端子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0023]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端子组件在充电装置中的应用示意图;
[0024]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端子组件在充电插座中的应用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端子组件1,
[0027]换热单元11,第一壳体111,第二壳体112,换热管113,
[0028]导热件12,
[0029]功率端子13,连接端子131,冷却连接部132,
[0030]冷却管路14,
[0031]线缆15,铜导体151,绝缘包覆层152,
[0032]包塑件16,紧固件17,充电装置18,充电插座19。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4]现有技术中,在新能源行业,大功率充电的趋势越专利技术显,然而采取常规增大充电电缆线径的方法,会使整个充电系统成本、质量极剧加大,这在追求极致轻量化设计方案的整车设计邻域所不允许的。
[0035]下面参考图1

图4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端子组件。
[003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端子组件1包括:换热单元11、导热件12和功率端子13。换热单元11内形成有适于换热介质流通的冷却流道;导热件12设置于换热单元11的至少部分外周,导热件12上形成有端子连接部;功率端子13与端子连接部固定连接。
[0037]其中,在功率端子13进行电能传输时会产生大量热量,热量可以经过导热件12传递至换热单元11,再由换热单元11内部的换热介质将热量带走,实现冷却端子的目的。
[003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端子组件1,通过设置换热单元11,具体地,端子组件1可设置在车身上的充电插座19处或充电枪处,使得当车辆在充电时,功率端子13产生的热量可以被换热单元11吸收,进而降低功率端子13的温度,提升充电效率,相比于传统的增大电缆线径,在充电系统中增加本申请的端子组件1使用小截面的充电线缆15仍然可以实现大功率充电的效果。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单元(11),所述换热单元(11)内形成有适于换热介质流通的冷却流道;导热件(12),所述导热件(12)设置于所述换热单元(11)的至少部分外周,所述导热件(12)上形成有端子连接部;功率端子(13),所述功率端子(13)与所述端子连接部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管路(14),所述冷却管路(14)与所述冷却流道连通;线缆(15),所述线缆(15)与所述功率端子(13)连接且设置于所述冷却管路(14)的至少部分外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单元(11)包括: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12),所述第一壳体(111)与所述第二壳体(112)朝向彼此的表面分别形成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换热管(113),所述换热管(113)内形成有所述冷却流道并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配合,所述换热管(113)与所述冷却管路(14)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塑件(16),所述包塑件(16)包覆于所述换热管(113)与所述冷却管路(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英勇王伟李常珞姜代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