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胆缠绕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7615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胆缠绕工装,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段和插入段,插入段的直径小于连接段的直径,所述插入段通过内胆的第一开口穿入内胆,轴向穿过内胆,并从内胆的第二开口穿出内胆,所述连接段位于第一开口外侧,所述第二连接杆设置于内胆的第二开口外侧,与穿出第二开口的第一连接杆的插入段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相互配合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克服了在内胆两端分别连接独立连接杆而导致的不同心问题,解决了碳纤维在旋转缠绕时容易出现偏差的问题,保证了缠绕成型的稳定制备,并且采用两根连接杆配合的方式,能够在保证缠绕过程同心的同时,降低装配难度与制造精度要求。求。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胆缠绕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复合材料气瓶缠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胆缠绕工装。

技术介绍

[0002]复合材料气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在塑料内胆外侧缠绕碳纤维。现有技术通常在塑料内胆两端分别连接一个单独的连接杆,然而这种设置方式,在缠绕成型的过程中容易不同心,导致旋转缠绕时容易出现偏差,两端易产生扭力。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14726658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储氢气瓶的缠绕及固化工装,气瓶内胆与转接工装、紧固拉杆装配使用,作为整体发挥缠绕芯轴的功能,有效降低了气瓶内胆的变形挠度,保证了气瓶成型质量。然而专利技术人发现,使用单根紧固拉杆的方案在实际操作中,装配困难,长度越长的内胆中心越难对,而且这种方式对内胆、紧固拉杆和连接件的制造精度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提供一种内胆缠绕工装,能够在保证缠绕过程同心的同时,降低装配难度与制造精度要求。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内胆缠绕工装,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段和插入段,插入段的直径小于连接段的直径,所述插入段通过内胆的第一开口穿入内胆,轴向穿过内胆,并从内胆的第二开口穿出内胆,所述连接段位于第一开口外侧,所述第二连接杆设置于内胆的第二开口外侧,与穿出第二开口的第一连接杆的插入段相连。
[000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开口处设置有第一管接头,所述第一管接头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外螺纹,第一开口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内螺纹,第一外螺纹与第一内螺纹相配合;
[0008]所述第二开口处设置有第二管接头,所述第二管接头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外螺纹,第二开口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内螺纹,第二外螺纹与第二内螺纹相配合。
[000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插入段与连接段相连位置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三外螺纹,所述第一管接头内壁上设置有第三内螺纹,第三外螺纹与第三内螺纹相配合。
[00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相连位置的外壁上设置有第四外螺纹,所述第二管接头内壁上设置有第四内螺纹,第四外螺纹与第四内螺纹相配合。
[00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插入段相连处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内径与插入段的直径相等。
[00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杆还包括延伸段,所述延伸段设置于所述插入段的端部,延伸段的直径小于插入段的直径。
[001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凹槽上设置有螺丝锁定口,用于通过螺丝将第一连接杆
与第二连接杆固定。
[001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连接段上还设置有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上依次连接有调压阀和单向阀,所述第一连接杆内部还设置有导气孔,用于将压缩空气依次经单向阀、调压阀、旋转接头、导气孔充入内胆内部。
[001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还设置有第一限位块,用于装配后抵接在第一管接头外侧。
[001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还设置有第二限位块,用于装配后抵接在第二管接头外侧。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1)本技术通过相互配合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装配后两根连接杆为一体式结构,克服了在内胆两端分别连接独立连接杆而导致的不同心问题,解决了碳纤维在旋转缠绕时容易出现偏差的问题,保证了缠绕成型的稳定制备。并且采用两根连接杆配合的方式,能够在保证缠绕过程同心的同时,降低装配难度与制造精度要求。
[0019](2)本技术在第一连接杆上安装了旋转接头,旋转接头可在缠绕时,保持调压阀和单向阀不动,从而做到缠绕时给内胆持续充气保压,保证了内胆内压的稳定性,避免了产品缠绕成型时因为张力的原因导致的内胆凹陷,使得纤维层和内胆保持较高的结合度,提高了产品的精度。
附图说明
[0020]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1]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图1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0023]图3是第一连接杆与第一管接头连接位置的剖视图;
[0024]图4是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连接位置的剖视图。
[0025]其中,1、内胆,11、第一开口,12、第二开口,2、第一连接杆,21、连接段,211、第一限位块,22、插入段,23、延伸段,3、第二连接杆,31、凹槽,311、螺丝锁定口,32、第二限位块,33、插销口,4、第一管接头,5、第二管接头,6、旋转接头,7、单向阀,8、导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7]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胆缠绕工装,用于在复合材料气瓶的生产过程中,在内胆1外侧缠绕碳纤维。内胆缠绕工装包括第一连接杆2和第二连接杆3。
[0028]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杆2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段21和插入段22,其中插入段22的直径小于连接段的直径,以便于与第二连接杆3实现装配,方便对中。插入段22通过内胆1的第一开口11穿入内胆1,轴向穿过内胆1,并从内胆1的第二开口12穿出。连接段21位于第一开口11外侧,与缠绕机构相连。第二连接杆2设置于内胆1的第二开口12外侧,与穿出第二开口12的第一连接杆的插入段22相连,以实现第一连接杆2和第二连接杆3的装配。
[0029]如图3所示,内胆的第一开口11处设置有第一管接头4,第一管接头4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外螺纹,第一开口11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内螺纹,第一外螺纹与第一内螺纹相配合,从而将第一管接头4固定在第一开口11处,用于与第一连接杆2实现装配。
[0030]当内胆缠绕工装装配完成后,连接段21和插入段22的连接位置即位于第一管接头4处,为了将第一连接杆2与第一管接头4装配在一起,在插入段22与连接段21相连位置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三外螺纹,由于插入段的直径小于连接段的直径,因此第三外螺纹实际设置在连接段上。在第一管接头4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三内螺纹,第三外螺纹与第三内螺纹相配合,装配时,将第一连接杆2插入内胆1后,通过第三外螺纹与第三内螺纹的配合关系,可以直接将第一连接杆2拧紧在第一管接头4上。
[0031]如图4所示,内胆的第二开口处12设置有第二管接头5,第二管接头5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外螺纹,第二开口1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内螺纹,第二外螺纹与第二内螺纹相配合,从而将第二管接头5固定在第二开口12处,用于与第二连接杆3实现装配。
[0032]由于装配后,第二连接杆3与第一连接杆2固定连接在一起,为了保证装配后结构的稳定,还需要将第二连接杆3与第二管接头5固定。因此,在第二连接杆3与第一连接杆2相连位置的外壁上,即图4中第二连接杆3的左端部的外壁上,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胆缠绕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段和插入段,插入段的直径小于连接段的直径,所述插入段通过内胆的第一开口穿入内胆,轴向穿过内胆,并从内胆的第二开口穿出内胆,所述连接段位于第一开口外侧,所述第二连接杆设置于内胆的第二开口外侧,与穿出第二开口的第一连接杆的插入段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胆缠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处设置有第一管接头,所述第一管接头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外螺纹,第一开口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内螺纹,第一外螺纹与第一内螺纹相配合;所述第二开口处设置有第二管接头,所述第二管接头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外螺纹,第二开口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内螺纹,第二外螺纹与第二内螺纹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胆缠绕工装,其特征在于,插入段与连接段相连位置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三外螺纹,所述第一管接头内壁上设置有第三内螺纹,第三外螺纹与第三内螺纹相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胆缠绕工装,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相连位置的外壁上设置有第四外螺纹,所述第二管接头内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磊尹高冲赵英男侯帅昌王坤蔡茂岳书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成型科技青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