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芯极耳错位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7600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芯极耳错位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检测机构、用于驱动检测机构运动的驱动机构和用于传输电芯的转运机构,转运机构设置于检测机构检测端的下方;所述转运机构包括转动电机、平台板和装载板和用于对电芯进行限位的气缸组件,转动电机固定在底座上、输出端与平台板的底部固定连接,装载板固定于平台板上,气缸组件的一端固定于装载板上、伸缩端与装载板上的电芯抵接,该检测装置价格低廉,操作方便,效率高超,是一种不但检测效果好而且性价非常高的检测装置,解决了电芯极耳对齐度检测时容易发生误判的问题。电芯极耳对齐度检测时容易发生误判的问题。电芯极耳对齐度检测时容易发生误判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芯极耳错位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锂电池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电芯极耳错位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中,电芯(此时还处在电芯阶段)在进入极耳预焊之前,需要进行极耳对齐度检测,主要是为了防止极耳对齐度不达标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如果没有检测出电芯中有裸露的极耳存在,那么一但极耳与锂电池电芯壳体接触,就会造成锂电池短路。
[0003]目前国内大部分的检测方法都是用一组对射传感器来分别检测电芯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到电芯的距离,这种方法也有明显的缺点,就是可靠性不高,检测时,一但正极和负极极耳同时向外偏移,且单侧偏移的距离都小于允许的误差值时,就有可能造成极耳对齐度不达标但是也没有能够检测出来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芯极耳错位检测装置,检测效果好,解决了电芯极耳对齐度检测时容易发生误判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芯极耳错位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检测机构、用于驱动检测机构运动的驱动机构和用于传输电芯的转运机构,转运机构设置于检测机构检测端的下方;所述转运机构包括转动电机、平台板和装载板和用于对电芯进行限位的气缸组件,转动电机固定在底座上、输出端与平台板的底部固定连接,装载板固定于平台板上,气缸组件的一端固定于装载板上、伸缩端与装载板上的电芯抵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装载板上其中一相对两侧面上均设置有立柱,另一相对两面分别设置限位块和气缸组件,立柱和限位块形成三面限位空间。
[0007]进一步地,所述气缸组件包括第一气缸和限位板,第一气缸固定于装载板上、输出端与限位板固定连接,限位板与电芯抵接。
[0008]进一步地,转载板上设置有感应传感器。
[0009]进一步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与平台板底部中心位置固定设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气缸、支撑架、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和第三支杆,第二气缸固定于底座上、伸缩端与支撑架固定连接,第一支杆滑动设置于支撑架上,第二支杆滑动设置于第一支杆上,第三支杆滑动设置于第二支杆上,检测机构固定于第三支杆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导轨和滑动设置于导轨上的滑块,导轨固定于底座上,支撑架固定于滑块设置,第二气缸的输出端与滑块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滑动块、第二滑动块和与支撑架滑动连接的滑板,第一支杆的一端固定于滑板上、另一端穿过第一滑动块伸长,第二支杆一端穿过第一滑块、另一端穿过第二滑块伸长设置,第三支杆的一端穿过第二滑块、另一端与检测机构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检测外壳、相机和检测板,相机设置于检测外壳中,检测板固定于检测外壳上部,第三支杆与检测板固定连接,相机的镜头设置于装载板上方。
[00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芯极耳错位检测装置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结构中提供的一种电芯极耳错位检测装置;检测机构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支撑架运动从而使得从电芯的正极极耳上方移动到负极极耳上方,检测机构除了位置发生变化,其他自身微调未变,因而采用同一检测机构对正负极耳进行检测,避免了传统中采用对射传感器来检测电芯的正负极耳时正极和负极极耳同时向外偏移,且单侧偏移的距离都小于允许的误差值时,就有可能造成极耳对齐度不达标但是也没有能够检测出来的情况发生,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操作方便,效率高超,是一种不但检测效果好而且性价非常高的检测装置,解决了电芯极耳对齐度检测时容易发生误判的问题;电芯在转运到检测机构下方时,位置不会发生偏移,提高了检测质量,另外气缸组件的设置,使得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电芯使用,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在平台板上可以设置多个装载板,以依次不间断的对多个电芯进行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转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检测机构和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1

底座,2

检测机构,3

驱动机构,4

电芯,5

转运机构,6

坦克链,21

检测外壳,22

相机,23

检测板,31

第二气缸,32

支撑架,33

第一支杆,34

第二支杆,35

第三支杆,36

第一滑块,37

第二滑块,38

滑板,51

平台板,52

装载板,53

立柱,54

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0021]如图1至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芯极耳错位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检测机构2、用于驱动检测机构2运动的驱动机构3和用于传输电芯4的转运机构5,转运机构5设置于检测机构2检测端的下方;所述转运机构5包括转动电机、平台板51和装载板52和用于对电芯4进行限位的气缸组件,转动电机固定在底座1上、输出端与平台板51的底部固定连接,装载板52固定于平台板51上,气缸组件的一端固定于装载板52上、伸缩端与装载板52上的电芯4抵接。
[0022]电芯4放置在装载板52,并通过气缸组件进行限位,使得电芯4倍稳定限位,因而电芯4在转运到检测机构2下方时,位置不会发生偏移,提高了检测质量,另外气缸组件的设置,使得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电芯4使用,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另外在平台板51上可以设置多个装载板52,以依次不间断的对多个电芯4进行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
[0023]同时检测机构2通过驱动机构3驱动支撑架32运动从而使得从电芯4的正极极耳上
方移动到负极极耳上方,检测机构2除了位置发生变化,其他自身微调未变,因而采用同一检测机构2对正负极耳进行检测,避免了传统中采用对射传感器来检测电芯的正负极耳时正极和负极极耳同时向外偏移,且单侧偏移的距离都小于允许的误差值时,就有可能造成极耳对齐度不达标但是也没有能够检测出来的情况发生。
[0024]另外转动电机的输出端与平台板51底部中心位置固定设置,以使得平台板51能稳定转动运动,避免平台板51转动过程中发生倾斜从而造成电芯极耳检测不准确的缺陷。...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极耳错位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设置有检测机构(2)、用于驱动检测机构(2)运动的驱动机构(3)和用于传输电芯(4)的转运机构(5),转运机构(5)设置于检测机构(2)检测端的下方;所述转运机构(5)包括转动电机、平台板(51)和装载板(52)和用于对电芯(4)进行限位的气缸组件,转动电机固定在底座(1)上、输出端与平台板(51)的底部固定连接,装载板(52)固定于平台板(51)上,气缸组件的一端固定于装载板(52)上、伸缩端与装载板(52)上的电芯(4)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极耳错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板(52)上其中一相对两侧面上均设置有立柱(53),另一相对两面分别设置限位块(54)和气缸组件,立柱(53)和限位块(54)形成三面限位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极耳错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组件包括第一气缸和限位板,第一气缸固定于装载板(52)上、输出端与限位板固定连接,限位板与电芯(4)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极耳错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转载板上设置有感应传感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极耳错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电机的输出端与平台板(51)底部中心位置固定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极耳错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第二气缸(31)、支撑架(32)、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洪泽刘鹏飞孙维亮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国轩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