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B胶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7464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AB胶筒,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封头,封头设置在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的同一端,封头设置有第一出胶通道与第二出胶通道,封头可拆装连接有出胶嘴,出胶嘴的出胶通道与第一出胶通道和第二出胶通道相连通,出胶嘴出胶的出胶通道内沿其轴向设置有导胶杆,导胶杆的侧壁上设置有螺旋状的并与出胶嘴内壁相连接的导胶片,导胶杆邻近封头的一端设置有球冠状的导胶头,导胶头的顶端朝向封头设置且与封头间隔有第一间隙,导胶头与出胶嘴内壁间隔有第二间隙,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远离封头的一端均设置有胶筒活塞。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节省产品胶粘时间,使产品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同时使胶水流出紧实不易产生气泡。同时使胶水流出紧实不易产生气泡。同时使胶水流出紧实不易产生气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AB胶筒


[0001]本技术涉及胶筒
,尤其是一种AB胶筒。

技术介绍

[0002]AB胶是两液混合硬化胶的别称,一液是本胶,一液是硬化剂,两液相混才能硬化,因其具有高透明性能,粘接物固化后完美无痕,可常温固化,环保无毒,高粘接强度、韧性好、耐油、耐水等众多优点,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高档陶瓷、玻璃、金属数码科技等产品的制造与修复。本胶与硬化剂通常使用AB胶筒盛装,AB胶筒再配合胶枪,将胶水挤出涂抹在需要胶粘的产品上。传统的AB胶筒在使用时,是将本胶与硬化剂挤出后在待涂抹产品上进行混合后胶粘,这样的混合会导致本胶和硬化剂的混合不够充分,不够均匀,硬化时间不同,进而导致胶粘的结构不同影响到胶粘效果,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AB胶筒。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AB胶筒,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封头,所述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并列设置,所述封头设置在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的同一端,所述封头、第一筒体、第二筒体为一体式固定结构,所述封头上相间隔并列设置有第一出胶通道与第二出胶通道,所述第一出胶通道与第一筒体内腔连通,所述第二出胶通道与第二筒体内腔连通,所述封头可拆装连接有出胶嘴,所述出胶嘴的出胶通道与第一出胶通道和第二出胶通道相连通,所述出胶嘴的出胶通道内沿其轴向设置有导胶杆,所述导胶杆的侧壁上设置有螺旋状的并与出胶嘴内壁相连接的导胶片,所述导胶杆邻近封头的一端设置有球冠状的导胶头,所述导胶头的顶端朝向封头设置且与封头间隔有第一间隙,所述导胶头与出胶嘴内壁间隔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远离封头的一端均设置有胶筒活塞。
[0005]作为优选,所述封头远离出胶嘴一端的端面设置有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位于第一筒体内,所述第二凹槽位于第二筒体内,所述第一出胶通道远离出胶嘴的一端设置在第一凹槽的底璧,所述第二出胶通道远离出胶嘴的一端设置在第二凹槽的底璧。
[000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凹槽底壁与第一出胶通道内壁成斜面过渡结构,所述第二凹槽底壁与第二出胶通道内壁成斜面过渡结构。
[0007]作为优选,所述出胶嘴的出胶通道成倒圆台结构。
[0008]作为优选,还包括可拆装盖设在第一出胶通道和第二出胶通道上的第一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延伸有对应匹配插入第一出胶通道和第二出胶通道的两个凸块,所述导胶头与第一盖体间隔有第三间隙。
[0009]作为优选,所述出胶嘴上设置有可拆装连接在封头上的第二盖体,所述封头上设置有两个相对的并向内弯折的卡勾,所述第二盖体上设置有能与卡勾相匹配卡合的卡块,
所述卡块与第二盖体为一体式固定结构,所述卡勾与封头为一体式固定结构。
[0010]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盖体远离封头的一端设置有T形结构的手持柄,所述手持柄与第二盖体为一体式固定结构。
[00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远离封头的一端沿径向向外延伸有绕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一周的凸台,所述凸台与第一筒体、第二筒体为一体式固定结构。
[0012]作为优选,所述胶筒活塞侧壁设置有绕活塞侧壁一周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内侧壁相抵接。
[0013]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的两端齐平。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出胶嘴内设置导胶头、导胶杆和螺旋状的导胶片,本胶与硬化剂分别从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流出后,沿导胶头表面进行扩散混合,混合后沿着螺旋状的导胶片流动,使本胶与硬化剂进一步充分混合形成AB胶水流出对产品进行胶粘,可节省产品胶粘时间,使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同时螺旋状的导胶片能够使流出的AB胶水更加均匀,也不会产生气泡,提高了产品的胶粘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盖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盖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胶筒活塞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1

第一筒体2

第二筒体3

封头30

第一出胶通道31

第二出胶通道32

第一凹槽33

第二凹槽4

出胶嘴40

导胶头41

导胶杆42

导胶片5

第一盖体51

凸块6

第二盖体60

卡块61

手持柄7

卡勾8

凸台9

胶筒活塞90

环形凹槽91

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内”、“外”等,仅是参考附加图示的方向,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本技术必须具有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3]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AB胶筒,包括第一筒体1、第二筒体2、封头3,第一筒体1与第二筒体2分别用于盛装本胶与硬化剂,第一筒体1与第二筒体2并列设置,为配合胶枪使用,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第一筒体1与第二筒体2的两端齐平。封头3设置在第一筒体1与第二筒体2的同一端,封头3、第一筒体1、第二筒体2为一体式固定结构,也就是说它们三个是一体成型的,封头3上相间隔并列设置有第一出胶通道30与第二出胶通道
31,第一出胶通道30与第一筒体1内腔连通,第二出胶通道31与第二筒体2内腔连通,使本胶与硬化剂可以分别从第一出胶通道30与第二出胶通道31流出。封头3可拆装连接有出胶嘴4,出胶嘴4的出胶通道与第一出胶通道30和第二出胶通道31相连通,使本胶与硬化剂分别从第一出胶通道30与第二出胶通道31流出后进入出胶嘴4的出胶通道混合,出胶嘴4的出胶通道成倒圆台结构,使胶水流出更通畅。对于封头3和出胶嘴4的可拆装连接来说,出胶嘴4的出胶通道侧壁设置有内螺纹,封头3外侧壁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B胶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封头,所述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并列设置,所述封头设置在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的同一端,所述封头、第一筒体、第二筒体为一体式固定结构,所述封头上相间隔并列设置有第一出胶通道与第二出胶通道,所述第一出胶通道与第一筒体内腔连通,所述第二出胶通道与第二筒体内腔连通,所述封头可拆装连接有出胶嘴,所述出胶嘴的出胶通道与第一出胶通道和第二出胶通道相连通,所述出胶嘴的出胶通道内沿其轴向设置有导胶杆,所述导胶杆的侧壁上设置有螺旋状的并与出胶嘴内壁相连接的导胶片,所述导胶杆邻近封头的一端设置有球冠状的导胶头,所述导胶头的顶端朝向封头设置且与封头间隔有第一间隙,所述导胶头与出胶嘴内壁间隔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远离封头的一端均设置有胶筒活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B胶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远离出胶嘴一端的端面设置有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位于第一筒体内,所述第二凹槽位于第二筒体内,所述第一出胶通道远离出胶嘴的一端设置在第一凹槽的底璧,所述第二出胶通道远离出胶嘴的一端设置在第二凹槽的底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AB胶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底壁与第一出胶通道内壁成斜面过渡结构,所述第二凹槽底壁与第二出胶通道内壁成斜面过渡结构。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康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