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用干冰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7279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模具干冰清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用干冰清洗装置,包括:机体,且机体的内部设置有容纳注塑模具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内部设置有对注塑模具转动的旋转部,所述容纳槽的上方安装有罩壳,所述机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侧箱,侧箱容纳有驱动机构和气源,所述容纳槽的一侧在机体的内部设置有通风组件,通风组件与容纳槽连通。通过将待清洗的注塑模具放入机体中的容纳槽中,利用驱动机构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打开气源向罩壳内输送干冰,直至罩壳与容纳槽重合,重合后打开通风组件,保证内部的通风环境,当驱动机构向上移动带动罩壳向上打开,增加通风组件的排风量,同时对容纳槽顶部和底部进行排风,避免人体吸入。避免人体吸入。避免人体吸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用干冰清洗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干冰清洗
,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用干冰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通过干冰清洗对模具进行大范围污垢清除,利用干冰颗粒喷射到清洗表面后与清洗表面迅速发生热交换,干冰颗粒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升华变为气体,其体积膨胀,这样就在冲击点造成“微型爆炸”,从金属表面上清除非金属污垢,但是在清除污垢的过程中,由于干冰的特殊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需要保持通风环境。
[0003]现有技术201310081178.9中的清洗设备,包括:密封房体,双层玻璃隔声窗,隔双开音吸声门,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通过设置密封房体和强制通风系统,对干冰清洗模具时隔音降噪,并将产生的二氧化碳及时排走,避免环境污染。
[0004]上述结构能够在干冰清洗注塑模具时隔音降噪的同时将二氧化碳排走,但是在清洗过程中,需要保持干冰颗粒与注塑模具足够的接触时间,同时还要保证良好的通风环境释放产生的二氧化碳,避免产生爆炸以及人体吸入,从而无法精确控制干冰清洗过程中不同时间对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注塑模具用干冰清洗装置,以解决无法保持干冰颗粒与注塑模具足够接触时间的同时,还保证良好的通风环境释放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问题。
[0006]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用干冰清洗装置,包括:机体,且机体的内部设置有容纳注塑模具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内部设置有对注塑模具转动的旋转部,所述容纳槽的上方安装有罩壳,所述机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侧箱,侧箱容纳有驱动机构和气源;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罩壳与机体上容纳槽之间的开合;所述气源用于通过管件向罩壳内输送干冰。
[0007]所述容纳槽的一侧在机体的内部设置有通风组件,通风组件与容纳槽连通,用于排气;
[0008]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侧箱内部的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顶杆。
[0009]优选的,所述气源包括安装在罩壳内部的半圆壳,所述半圆壳与罩壳之间留有空腔,所述半圆壳的内壁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多组增压喷头、低压喷头,所述增压喷头和低压喷头的顶端连接有伸缩连管,所述伸缩连管的末端连接有用于储存干冰颗粒的钢瓶,所述半圆壳的内壁中心处转动安装有弹性伸缩杆。
[0010]优选的,所述容纳槽为倒梯形台结构,容纳槽的尺寸小于罩壳的尺寸。
[0011]优选的,所述增压喷头、低压喷头以半圆壳的中心为准呈对称倾斜设置。
[0012]优选的,所述通风组件还包括排风机输出端连接的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一侧出
口安装有侧进风口,所述侧进风口安装在机体的顶部靠近容纳槽的出口处,所述容纳槽的一侧开设有底进风口,所述底进风口与三通管的另一侧出口处连接,所述罩壳的一侧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输出端连接有管道,所述管道安装于容纳槽的底部。
[0013]优选的,所述容纳槽的顶部边缘安装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至少有三组。
[0014]优选的,所述旋转部包括安装在容纳槽内壁的托盘,所述托盘的底部在容纳槽的外侧安装有副同步轮,所述侧箱的底部设置有主同步轮,所述副同步轮和主同步轮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所述主同步轮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转柱,所述转柱的外侧套接有套壳,所述转柱的外部和套壳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螺旋槽和卡柱,所述套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安装在顶杆的外部。
[0015]优选的,所述托盘与弹性伸缩杆为上下垂直对应,托盘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与弹性伸缩杆相对应的凹槽。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将待清洗的注塑模具放入机体中的容纳槽中,利用驱动机构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打开气源向罩壳内输送干冰,直至罩壳与容纳槽重合,重合后打开通风组件,保证内部的通风环境,当驱动机构向上移动带动罩壳向上打开,增加通风组件的排风量,同时对容纳槽顶部和底部进行排风,避免人体吸入。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侧箱的右侧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机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5中B

B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6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标记为:1、机体;2、侧箱;21、气缸;22、顶杆;23、半圆壳;24、增压喷头;25、低压喷头;26、伸缩连管;27、钢瓶;28、弹性伸缩杆;29、空腔;3、罩壳;4、容纳槽;41、托盘;42、凹槽;43、副同步轮;44、主同步轮;45、同步带;46、转柱;47、套壳;48、螺旋槽;49、卡柱;491、顶板;5、排风机;51、三通管;52、侧进风口;53、底进风口;54、挡风板;55、加热器;56、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如图1

图7所示,一种注塑模具用干冰清洗装置,包括:机体1,且机体1的内部设置有容纳注塑模具的容纳槽4,容纳槽4的内部设置有对注塑模具转动的旋转部,容纳槽4的上方安装有罩壳3,机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侧箱2,侧箱2容纳有驱动机构和气源;驱动机构用
于驱动罩壳3与机体1上容纳槽4之间的开合;气源用于通过管件向罩壳3内输送干冰。
[0028]容纳槽4的一侧在机体1的内部设置有通风组件,通风组件与容纳槽4连通,用于排气;
[0029]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待清洗的注塑模具放入机体1中的容纳槽4中,利用驱动机构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打开气源向罩壳3内输送干冰,直至罩壳3与容纳槽4重合,重合后打开通风组件,保证内部的通风环境,当驱动机构向上移动带动罩壳3向上打开,增加通风组件的排风量,同时对容纳槽4顶部和底部进行排风,保证作业环境。
[0030]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侧箱2内部的气缸21,气缸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顶杆22。
[0031]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图6、图7所示,气源包括安装在罩壳3内部的半圆壳23,半圆壳23与罩壳3之间留有空腔29,半圆壳23的内壁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多组增压喷头24、低压喷头25,增压喷头24和低压喷头25的顶端连接有伸缩连管26,伸缩连管26的末端连接有用于储存干冰颗粒的钢瓶27,半圆壳23的内壁中心处转动安装有弹性伸缩杆28。
[0032]本实施方式,通过驱动机构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打开气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用干冰清洗装置,包括:机体(1),且机体(1)的内部设置有容纳注塑模具的容纳槽(4),所述容纳槽(4)的内部设置有对注塑模具转动的旋转部,所述容纳槽(4)的上方安装有罩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侧箱(2),侧箱(2)容纳有驱动机构和气源;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罩壳(3)与机体(1)上容纳槽(4)之间的开合;所述气源用于通过管件向罩壳(3)内输送干冰。所述容纳槽(4)的一侧在机体(1)的内部设置有通风组件,通风组件与容纳槽(4)连通,用于排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用干冰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侧箱(2)内部的气缸(21),所述气缸(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顶杆(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用干冰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包括安装在罩壳(3)内部的半圆壳(23),所述半圆壳(23)与罩壳(3)之间留有空腔(29),所述半圆壳(23)的内壁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多组增压喷头(24)、低压喷头(25),所述增压喷头(24)和低压喷头(25)的顶端连接有伸缩连管(26),所述伸缩连管(26)的末端连接有用于储存干冰颗粒的钢瓶(27),所述半圆壳(23)的内壁中心处转动安装有弹性伸缩杆(2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用干冰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4)为倒梯形台结构,容纳槽(4)的尺寸小于罩壳(3)的尺寸。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用干冰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喷头(24)、低压喷头(25)以半圆壳(23)的中心为准呈对称倾斜设置。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贺昌炜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友恒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