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构网型风场暂态功角与无功输出自适应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7161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构网型风场暂态功角与无功输出自适应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技术领域,包括:将监测到的电压跌落对应的状态信息输入至自适应调节控制模块,电压跌落对应的状态信息包括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压、电流;利用自适应调节控制模块通过比例控制输出无功反馈环参数k2,并根据离线拟合的参数函数曲线计算有功反馈环参数k1;将k1和数k2输入双环反馈控制模块,进而对构网型风场的电压及功率的输出进行控制;本申请在不同故障程度下,通过自适应调节得出合理的反馈系数,同时实现构网型风场的暂态功角稳定、电流限制和并网标准对无功电流的要求这三个控制目标,改善了构网型风场的暂态性能,维护了系统稳定运行。行。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构网型风场暂态功角与无功输出自适应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构网型风场暂态功角与无功输出自适应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大力发展以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是我国推动清洁能源转型的重大需求。风电并网是实现其经济高效大规模消纳的主要手段。风电通过电力电子设备并网,具有惯性小、抗扰性弱、多时间尺度动态响应等特性,风电并网系统有可能会出现由电力电子设备主导的暂态功角稳定问题。
[0003]跟网型风场与构网型风场并联是未来电力系统需要面对的典型场景。跟网型风场本质是电流源型控制,能够直接基于修改电流参考值实现故障电流限制。但构网型风场的过流能力要比跟网型差很多,为了避免变流器的物理损害,电流限制是构网型变流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同时,电流限制也会对构网型风场的暂态功角稳定产生影响,需要综合考虑。其次,并网标准对风机输出无功电流具有要求,尤其是在严重故障情况下,既要考虑电流不超限同时又要考虑无功电流支撑,较难实现。此外,跟网型风场与构网型风场并联引起了相互交互影响,对控制参数可行域的分析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构网型风场暂态功角与无功输出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当监测到电压跌落超过阈值时开始响应;S2:将监测到的电压跌落对应的状态信息输入至自适应调节控制模块,所述电压跌落对应的状态信息包括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压、电流;S3:利用所述自适应调节控制模块通过比例控制输出无功反馈环参数k2,并根据离线拟合的参数函数曲线计算有功反馈环参数k1;S4:将所述有功反馈环参数k1和所述无功反馈环参数k2输入双环反馈控制模块,进而对所述构网型风场的电压及功率的输出进行控制;其中,控制目标同时满足暂态功角稳定、电流限制以及并网标准的无功电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网型风场暂态功角与无功输出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所述自适应调节控制模块为所述双环反馈控制的附加控制,在不同的电压跌落程度下,自适应的调节双环反馈控制中的两个反馈参数k1和k2之间的关系为所述参数函数曲线F,k1=F(k2)。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网型风场暂态功角与无功输出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函数曲线为不同电压跌落下同时满足暂态功角稳定、电流限制及并网标准的无功电流三个控制目标的可行参数域的拟合曲线。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构网型风场暂态功角与无功输出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k2经函数F(k2)计算后输出k1:式中,a、b、c均为所述拟合曲线的参数。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构网型风场暂态功角与无功输出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行参数域通过遍历不同反馈参数组合并代入系统的微分方程中,求解系统的稳定性与电流限制状态获得;其中,系统模型的非线性微分方程为:J为虚拟惯量常数,D代表阻尼系数,δ为功角,P0为构网型风场输出有功功率的参考值,P
e
为构网型风场输出有功功率,U
n
为额定电压,k1为有功环反馈控制的反馈系数,E为构网型风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伟宗启航周泓宇艾小猛陈霞文劲宇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