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降温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6651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空气降温循环装置,包括冷却机构,其包括进水管、与所述进水管底端连接的涡轮组件、设置在所述涡轮组件底端的固定架,以及与所述涡轮组件一端连接的降温组件;回溯机构,其包括设置在所述降温组件底端的蓄水池、设置在所述蓄水池内部的回流组件、与所述回流组件顶端连接的第一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降温组件一侧的滤水组件、设置在所述滤水组件一侧的感应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感应组件一侧的第二传动组件,其中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滤水组件和所述感应组件相配合;通过本装置的涡轮组件带动空气和水流进入降温组件,使得经过其中的空气降温,并通过水流的重量带动水流回流进行循环利用,且根据空气湿度对水流流量进行调节。量进行调节。量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降温循环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
,具体是一种空气降温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燃气轮机在发电领域发展迅速。在双碳目标下如何实现燃气轮机输出功率和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是研究的方向。压气机是燃气轮机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其耗功占透平膨胀功的1/2~2/3。随着环境温度升高,压气机空气温度升高,其密度下降,空气的质量流量减少,相应供给的燃料按比例下降,导致燃气轮机输出功率和效率大幅下降。
[0003]特别是夏季压气机耗功明显增加,研究表明环境温度每升高1K,压气机耗功增加0.5%~0.9%。因此,如何有效降低压气机耗功是提高燃气轮机输出功率的关键,而降低进口空气温度是主要手段之一。本专利技术专利湿压缩冷却技术是在压气机进口粗虑前将空气进行冷却,使进入压气机的空气温度降低,从而减少压气机耗功,提高燃机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降温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机构(100),其包括进水管(101)、与所述进水管(101)底端连接的涡轮组件(102)、设置在所述涡轮组件(102)底端的固定架(103),以及与所述涡轮组件(102)一端连接的降温组件(104);设置在所述降温组件(104)一侧的回溯机构(200),其包括设置在所述降温组件(104)底端的蓄水池(201)、设置在所述蓄水池(201)内部的回流组件(202)、与所述回流组件(202)顶端连接的第一传动组件(203)、设置在所述降温组件(104)一侧的滤水组件(204)、设置在所述滤水组件(204)一侧的感应组件(205),以及设置在所述感应组件(205)一侧的第二传动组件(206),其中所述第二传动组件(206)与所述滤水组件(204)和所述感应组件(205)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组件(102)包括与所述进水管(101)底端连接的正向涡轮(102a)、与所述正向涡轮(102a)一端连接的出水管(102b)、与所述正向涡轮(102a)另一端连接的旋转杆(102c)、与所述旋转杆(102c)一端连接的反向涡轮(102d),以及与所述反向涡轮(102d)底端连接的输气管(102e)。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温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组件(104)包括与所述输气管(102e)一端连接的降温气管(104a)、设置在所述降温气管(104a)外表面的循环水管(104b)和设置在所述降温气管(104a)内侧的湿帘(104c),其中所述降温气管(104a)一端与所述湿帘(104c)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出水管(102b)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温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组件(202)包括设置在所述蓄水池(201)底端的固定架(202a)、与所述固定架(202a)顶端连接的螺旋杆(202b)、设置在所述螺旋杆(202b)外表面的外壳(202c),以及与所述外壳(202c)顶端连接的回流管(202d),其中所述回流管(202d)另一端与所述进水管(101)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温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203)包括与所述螺旋杆(202b)顶端连接的万向节(203a)、与所述万向节(203a)一端连接的第一传动杆(203b)、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杆(203b)底端的支撑杆(203c),以及与所述第一传动杆(203b)一端转动连接的第一传动带(203d),其中所述第一传动带(203d)与所述旋转杆(102c)另一端转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3

5任一所述的降温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组件(204)包括与所述降温气管(104a)一端连接的滤水管(204a)、设置在所述滤水管(204a)一端的海绵(204b)、设置在所述海绵(204b)另一端的出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永军赵天杨君君何垚年朱富强童小川史振鹏杨添骐谭宇峰刘晓琨安思远张超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北京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