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环保高炉煤粉高效喷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6517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高炉煤粉高效喷吹装置,属于高炉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设于高炉主体内喷吹机构,所述喷吹机构一侧连通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一侧连通有分流阀。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当进行换热时,前端分流阀能够将部分氮气以及煤粉混合物分流至布袋除尘器内,布袋除尘器在将氮气分流会送后将分离的煤粉送至底部换热釜顶以及第一换热套内,布料机构能够将煤粉均匀的布置在换热环内,当煤粉依次通过第二换热机构和第一换热机构后,能够对煤粉进行充分余热,在检测到输送管流量降低时,能够通过送料泵将加热后的煤粉送入高炉主体内,从而能够通过回收的热气实现对通过煤粉的快速加热,有利于提高对高炉主体喷入的温度。于提高对高炉主体喷入的温度。于提高对高炉主体喷入的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环保高炉煤粉高效喷吹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炉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节能环保高炉煤粉高效喷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高炉是用钢板作炉壳,壳内砌耐火砖内衬。高炉本体自上而下分为炉喉、炉身、炉腰、炉腹、炉缸5部分。由于高炉炼铁技术经济指标良好,工艺简单,生产量大,劳动生产效率高,能耗低等优点,其中,高炉喷吹煤在钢铁冶炼工艺环节的地位日益提高。喷吹煤粉替代部分焦炭,一方面可节约焦化投资,少建焦炉,减少焦化引起的空气污染。
[0003]煤粉在对高炉内进行喷吹时,需要进行预热处理,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为CN113122664A公开了一种高炉喷吹煤及其安全高效喷吹方法,该高炉喷吹煤是由无烟煤、瘦煤及褐煤混合研磨制得的煤粉,其中,褐煤占比为10%~30%,无烟煤占比为36%~28%,瘦煤占比为54%~42%。其安全高效喷吹方法是用磨机将各组分混合制成煤粉后用布袋收粉器收集,并控制磨机入口烟气温度磨机入口温度≤混合煤燃点50℃,磨机入口烟气氧浓度≤6.00%,磨机出口烟气氧浓度≤10.00%;再用布袋收粉器收集煤粉,由压缩空气经管道输送至高炉喷吹站,经喷吹罐至高炉分配器分配至各只风口煤粉喷枪,最后由高炉风口喷入高炉。上述方案通过采取合理配煤、关键工艺参数控制及适当放宽煤粉粒度等技术措施,有效解决了制粉系统的安全控制,改善煤粉燃烧率,但上述方案在实际应用时,对煤粉的加热需要使用到外置热源,导致加热成本上升,并且预热温度较低,仍会对煤粉燃烧率造成影响,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对煤粉的加热需要使用到外置热源,导致加热成本上升,并且预热温度较低,仍会对煤粉燃烧率造成影响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节能环保高炉煤粉高效喷吹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节能环保高炉煤粉高效喷吹装置,包括设于高炉主体内喷吹机构,所述喷吹机构一侧连通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一侧连通有分流阀,所述分流阀底部一侧连通有布袋除尘器,所述布袋除尘器一侧连通有第二换热套,所述第二换热套底部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换热套,所述第一换热套底部连通有收集釜,所述收集釜一侧通过管路连通有送料泵,所述送料泵另一侧通过管路连通在输送管一侧,所述第二换热套顶部固定安装有换热釜顶,所述换热釜顶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布料机构,所述第一换热套内腔固定安装有第一换热机构,所述第二换热套内腔固定安装有第二换热机构,所述第一换热套和第二换热套之间连通有出料阀板。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8]所述第一换热机构包括多个换热罩,所述换热罩横截面形状为锥形,所述换热罩顶部沿轴心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换热板,所述第一换热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喷嘴,且
喷嘴与换热罩内部介质腔相连通,所述换热罩介质腔一侧通过管路与第一换热套内腔介质腔相连通。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0]多个所述换热罩内腔之间滑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在第一换热套内腔一侧,所述转动轴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安装板底侧,所述转动轴外侧壁对应换热罩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底部固定连接有挤压块,所述换热罩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承接块,所述挤压块底部与承接块顶部相贴合,所述换热罩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底端与另一换热罩顶部固定连接。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2]所述第二换热机构包括换热环,所述换热环顶部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介质管,且介质管一端与换热釜顶一侧连接的介质输入管相连通,且介质输入管与外部介质输入管相连通,所述换热环内腔固定连接有多个导热铜柱,且多个导热铜柱之间固定连接有导热鳍片。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4]所述导热鳍片横截面形状为环形,且多个导热鳍片直径依次减小且相互嵌套。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6]所述第二换热机构还包括介质环,所述介质环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换热弯管,所述换热弯管横截面形状为U形,且换热弯管外侧壁套设有多个第二换热板,所述介质环和换热弯管位于导热鳍片的下方。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8]所述第二换热板两侧均开设有多个换热槽,且第二换热板为换热构件。
[00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0]所述布料机构包括布料绞龙,所述布料绞龙内腔固定连接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顶部通过连接件固定安装有承接罩,所述承接罩位于换热釜顶内腔,所述安装环顶部设有驱动件,且驱动件与布料绞龙传动连接,所述承接罩底部固定连接有引导罩,所述引导罩底部固定换热釜定内腔底侧。
[00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2]所述布料绞龙顶部沿轴心环绕开设有多个漏料槽,所述漏料槽横截面形状为矩形。
[0023]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1、本专利技术中,当进行换热时,前端分流阀能够将部分氮气以及煤粉混合物分流至布袋除尘器内,布袋除尘器在将氮气分流会送后将分离的煤粉送至底部换热釜顶以及第一换热套内,布料机构能够将煤粉均匀的布置在换热环内,当煤粉依次通过第二换热机构和第一换热机构后,能够对煤粉进行充分余热,在检测到输送管流量降低时,能够通过送料泵将加热后的煤粉送入高炉主体内,从而能够通过回收的热气实现对通过煤粉的快速加热,有利于提高对高炉主体喷入的温度。
[0025]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计的第一换热机构,当外部换热介质进入换热罩时,换热罩内部腔体流动的介质能够提高换热罩温度,煤粉滑落在换热罩顶部时能够进行接触升温,介
质在进入第一换热板内介质腔后能够通过两侧喷嘴喷出,对落入的煤粉进行再次喷气加热,同时喷入的气体能够向上移动对落下的煤粉进行再次余热并通过换热釜顶顶部管路排出回流至分流阀内,实现通入介质的充分换热利用,有利于提高与煤粉的接触换热效率,电机输出轴转动能够带动转动轴带动外侧固定环以及挤压杆转动,挤压杆转动能够挤压底部承接块转动,承接块转动能够带动底部换热罩受力在转动轴外滑动,换热罩移动能够挤压底部弹簧,弹簧能够在挤压杆与承接块分离时利用自身弹力带动换热罩复位,通过换热罩的往复频振实现对换热罩顶部残留煤粉的落料处理,有利于减少煤粉在第一换热套内的残留,通过振动的煤粉提高与热介质的充分接触效果,提高换热效果。
[0026]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计的第二换热机构,当煤粉通过顶部换热釜顶落入后,煤粉能够通过与导热铜柱以及导热鳍片的充分接触进行换热,并且换热后的煤粉能够依次穿过多个换热弯管以及第二换热板,第二换热板能够基于内侧介质的换热提高与煤粉的余热处理效果,环状排布的多个导热鳍片,能够提高接触面积,保证换热处理效果。
[0027]4、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环保高炉煤粉高效喷吹装置,包括设于高炉主体(12)内喷吹机构,所述喷吹机构一侧连通有输送管(11),所述输送管(11)一侧连通有分流阀(10),所述分流阀(10)底部一侧连通有布袋除尘器(9),其特征在于,所述布袋除尘器(9)一侧连通有第二换热套(1),所述第二换热套(1)底部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换热套(2),所述第一换热套(2)底部连通有收集釜(3),所述收集釜(3)一侧通过管路连通有送料泵(13),所述送料泵(13)另一侧通过管路连通在输送管(11)一侧,所述第二换热套(1)顶部固定安装有换热釜顶(7),所述换热釜顶(7)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布料机构(6),所述第一换热套(2)内腔固定安装有第一换热机构(4),所述第二换热套(1)内腔固定安装有第二换热机构(5),所述第一换热套(2)和第二换热套(1)之间连通有出料阀板(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高炉煤粉高效喷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机构(4)包括多个换热罩(401),所述换热罩(401)横截面形状为锥形,所述换热罩(401)顶部沿轴心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换热板(402),所述第一换热板(402)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喷嘴(403),且喷嘴(403)与换热罩(401)内部介质腔相连通,所述换热罩(401)介质腔一侧通过管路与第一换热套(2)内腔介质腔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高炉煤粉高效喷吹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换热罩(401)内腔之间滑动连接有转动轴(409),所述转动轴(409)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安装板(410),所述安装板(410)固定连接在第一换热套(2)内腔一侧,所述转动轴(409)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机(411),所述电机(411)固定安装在安装板(410)底侧,所述转动轴(409)外侧壁对应换热罩(401)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405),所述固定环(405)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挤压杆(406),所述挤压杆(406)底部固定连接有挤压块(407),所述换热罩(401)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承接块(404),所述挤压块(407)底部与承接块(404)顶部相贴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正平刘宗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晟龙伟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