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炉顶装置及装料下料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6378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37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炉炉顶装置及装料下料方法,上述装置包括:料罐,所述料罐用于装载炉料,所述料罐的冲刷区域环形设置有料兜,所述料兜用于在装料过程中在所述冲刷区域承载部分炉料以形成料罐料垫层。在上述冲刷区域设置料兜,能够用来承载在装料过程的部分炉料,在料兜达到承载量的情况下,形成料罐料垫层,后续注入第一料罐的炉料会直接冲刷在料罐料垫层上,避免炉料和第一料罐的冲刷区域所对应的耐磨衬板直接接触,去除了炉料在冲击过程中对料罐耐磨衬板产生的磨损,从而延长了高炉炉顶装置中料罐的检修周期。炉顶装置中料罐的检修周期。炉顶装置中料罐的检修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炉炉顶装置及装料下料方法


[0001]本申请属于高炉冶金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高炉炉顶装置及装料下料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高炉出铁技术的发展,高炉铁水产量高达几千吨,所需要的炉料高达上万吨,上万吨的炉料给高炉炉顶装置造成了巨大的负担,以双料罐高炉炉顶设备为例,两个料罐交替作业时间通常不能超过3分钟,高负荷的作业下,炉料会多次对高炉炉顶装置中料罐的耐磨衬板进行冲刷,导致耐磨衬板磨损严重,产生不规则的破漏,炉料会在耐磨衬板破漏处堆积,所堆积的炉料会掉落至下密封阀座与下密封阀板之间,导致下密封阀无法紧密关闭,产生漏料现象,而且高炉炼铁所产生的回升气流从下密封阀缝隙进入料罐,导致料罐出现增压现象,影响正常装料下料流程。
[0003]在高负荷的工作下,磨损现象进一步加剧,而对于耐磨衬板的维修必须要高炉停风检修,影响正常生产周期,缩短了定修周期,而且会减少高炉炉顶装置的使用年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炉炉顶装置及装料下料方法,可以通过保护高炉炉顶装置中料罐的耐磨衬板,从而可以延长高炉炉顶装置的检修周期。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炉炉顶装置,
[0006]所述装置包括:
[0007]料罐,所述料罐用于装载炉料,所述料罐的冲刷区域环形设置有料兜,所述料兜用于在装料过程中在所述冲刷区域承载部分炉料以形成料罐料垫层。
[0008]可选的,还包括:
[0009]漏斗,所述漏斗用于将所述炉料注入高炉炉内,所述漏斗的冲刷区域环形设置有料兜,所述料兜用于在下料过程中在所述冲刷区域承载部分炉料以形成漏斗料垫层。
[0010]可选的,还包括:
[0011]料库,所述料库用于将炉料装卸于所述料罐,所述料库的冲刷区域设置有料兜,所述料兜用于在装卸过程中在所述冲刷区域承载部分炉料以形成料库料垫层。
[0012]可选的,
[0013]所述料兜的材料包括合金材料,所述料兜以多块拼接方式组成;
[0014]所述料兜的底部设置有底部支架;
[0015]所述料兜在炉料的竖向移动方向上多层阶梯设置。
[0016]可选的,还包括:
[0017]阀板胶圈,所述阀板胶圈设置于密封阀板两端,用于密封所述密封阀板与密封阀座之间空隙,所述阀板胶圈包括平面结构。
[0018]可选的,
[0019]所述密封阀座包括合金耐磨套。
[0020]可选的,还包括:
[0021]雷达料位检测装置,所述雷达料位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料罐的外侧靠近料筒端;
[0022]同位素检测装置,所述同位素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料罐的外侧靠近漏斗端;
[0023]其中,所述雷达料位检测装置用于生成料位信号以检测所述炉料是否达到所述料罐的装载容量,所述同位素检测装置用于生成料空信号以检测所述炉料是否从所述料罐中排空。
[0024]可选的,
[0025]均压回收放散阀,所述均压回收放散阀的共用管道穿过所述料罐,所述共用管道的底端距离预设炉面高度1.5m至2m。
[0026]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炉炉顶装置的装料下料方法,
[0027]所述装置还包括翻板阀;
[0028]所述方法包括:
[0029]获取炉料的进料速度信息和炉料颗粒度信息;
[0030]基于所述进料速度信息和所述炉料颗粒度信息控制所述翻板阀的旋转角度,以使所述炉料进入到所述冲刷区域的所述料兜。
[0031]可选的,
[0032]所述装置还包括:
[0033]雷达料位检测装置,所述雷达料位检测装置设置于料罐的外侧靠近料筒端;
[0034]同位素检测装置,所述同位素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料罐的外侧靠近漏斗端;
[0035]所述方法还包括:
[0036]在所述雷达料位检测装置发出料位信号的情况下,关闭上密封阀板,所述料位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炉料达到所述料罐的装载容量;
[0037]在关闭所述上密封阀板后,打开均压阀;
[0038]在所述料罐的炉面高度下降到预设料线的情况下,打开下密封阀板;
[0039]在打开所述下密封阀板后,打开料流调节阀到预设角度以进行下料阶段;
[0040]在所述同位素检测装置发出料空信号的情况下,关闭所述料流调节阀,所述料空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炉料在所述料罐排空;
[0041]在关闭所述料流调节阀之后,关闭所述下密封阀板和打开回收阀;
[0042]在所述料罐的回收压力小于或等于预设回收压力的情况下,打开所述上密封阀板并关闭所述回收阀以进行装料阶段。
[0043]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高炉炉顶装置,该装置包括:料罐,所述料罐用于装载炉料,所述料罐的冲刷区域环形设置有料兜,所述料兜用于在装料过程中在所述冲刷区域承载部分炉料以形成料罐料垫层。通过在上述冲刷区域设置料兜,料兜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在第一料罐的耐磨衬板上,料兜可以为方形兜状,能够用来承载在装料过程的部分炉料,在料兜达到承载量的情况下,形成料罐料垫层,后续注入第一料罐的炉料会直接冲刷在料罐料垫层上,避免炉料和第一料罐的冲刷区域所对应的耐磨衬板直接接触,去除了炉料在冲击过程中对料罐耐磨衬板产生的磨损,从而延长了高炉炉顶装置中料罐的检修周期。
[0044]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高炉炉顶装置的装料下料方法,也同样具有上述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45]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46]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高炉炉顶装置示意性结构图;
[0047]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高炉炉顶装置的装料下料方法示意性流程图。
[0048]其中,图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0049]101上料滚筒,102料库料垫层,103下料口,104料库料兜,105翻板阀,106放散阀,107均压阀,108回收阀,109上密封阀合金耐磨套,110上密封阀座,111上密封阀板,112雷达料位检测装置,113阀板调整装置,114第一料罐,115料罐料兜,116料罐料垫层,117料理调节阀,118下密封阀合金耐磨套,119下密封阀座,120阀板胶圈,121下密封阀板,122漏斗,123漏斗料兜,124漏斗料垫层,125导料套125,126中心喉管,127共用管道,128同位素检测装置,129第二料罐。
具体实施方式
[0050]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炉炉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料罐,所述料罐用于装载炉料,所述料罐的冲刷区域环形设置有料兜,所述料兜用于在装料过程中在所述冲刷区域承载部分炉料以形成料罐料垫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漏斗,所述漏斗用于将所述炉料注入高炉炉内,所述漏斗的冲刷区域环形设置有料兜,所述料兜用于在下料过程中在所述冲刷区域承载部分炉料以形成漏斗料垫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料库,所述料库用于将炉料装卸于所述料罐,所述料库的冲刷区域设置有料兜,所述料兜用于在装卸过程中在所述冲刷区域承载部分炉料以形成料库料垫层。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兜的材料包括合金材料,所述料兜以多块拼接方式组成;所述料兜的底部设置有底部支架;所述料兜在炉料的竖向移动方向上多层阶梯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阀板胶圈,所述阀板胶圈设置于密封阀板两端,用于密封所述密封阀板与密封阀座之间空隙,所述阀板胶圈包括平面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阀座包括合金耐磨套。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雷达料位检测装置,所述雷达料位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料罐的外侧靠近料筒端;同位素检测装置,所述同位素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料罐的外侧靠近漏斗端;其中,所述雷达料位检测装置用于生成料位信号以检测所述炉料是否达到所述料罐的装载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振月王仲民薛理政陈文彬陈刚郑敬先何润平霍有亮冯伟邢海亮于鹏赵凯盛李垚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