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真空弯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6315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低温真空弯头涉及一种用于低温液体运输过程中的接头。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低漏热、高真空、高强度的低温真空弯头。本发明专利技术低温真空弯头包括外管和内管总成,内管总成与外管之间形成真空腔体,内管总成包括依次连接的内直管、弯头和内管,内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补偿器的出口端,第一补偿器的入口端连接有凹接头内接管,内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补偿器的出口端,第二补偿器的入口端连接有凸接头内接管,外管和内管总成之间设置有多组支撑结构。构。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温真空弯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低温介质输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低温真空弯头。

技术介绍

[0002]氢作为一种洁净的能源,燃烧后只产生水,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由于液氢的温度低(20K),受热容易汽化,当前氢多采用高压气体方式进行输运,限制了氢的推广与使用,如果采用液态输运,则需要增大管路系统内的压力。
[0003]弯头在管路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改变液体的流向,同时进行介质输送。弯头在改变介质流向时,会受到不同方向的介质压力,尤其是在高压液体输送系统中,其产生的一次应力足可以破坏弯头。弯头在低温下由于材料的收缩,其产生二次应力,容易导致应力破坏和疲劳损坏。在低温真空弯头设计时,为了满足低漏热要求,弯头两端必须采用强度和刚度较弱的、带伸缩筒式的热桥结构,如真空焊接接头或真空法兰接头;为了解决低温下内管的位移,在内管采用一个补偿器。但是,随着弯头通径加大,当前设计的低温真空弯头在介质压力作用下对两端连接接头产生的弯矩过大,会导致两端连接接头破坏。而目前为了提高弯头两端连接接头强度和刚度,采用了环形堵盖或盲板连接内外管,这种结构将导致弯头漏热显著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漏热、高真空、高强度的低温真空弯头。
[0005]本专利技术低温真空弯头,包括外管和内管总成,内管总成与外管之间形成真空腔体,内管总成包括依次连接的内直管、弯头和内管,内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补偿器的出口端,第一补偿器的入口端连接有凹接头内接管,内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补偿器的出口端,第二补偿器的入口端连接有凸接头内接管,外管和内管总成之间设置有多组支撑结构。
[0006]本专利技术低温真空弯头,其中所述外管包括虾米弯头,虾米弯头的两端安装有凹接头外接管和凸接头外接管,凹接头外接管连接有真空平面法兰凹接头,凸接头外接管连接有真空平面法兰凸接头。
[0007]本专利技术低温真空弯头,其中所述凹接头内接管与真空平面法兰凹接头固定连接,凸接头内接管与真空平面法兰凸接头固定连接。
[0008]本专利技术低温真空弯头,其中所述内直管的外部固定有第一支撑限制管和第一导向支撑,第一支撑限制管内安装有第一圆柱支撑,第一支撑限制管靠近内直管与弯头连接的一侧。
[0009]本专利技术低温真空弯头,其中所述内直管的外部固定有真空吸附盒。
[0010]本专利技术低温真空弯头,其中所述外管上设置有堵盖,堵盖的位置与真空吸附盒相对。
[0011]本专利技术低温真空弯头,其中所述内管的外部固定有第二支撑限制管和第二导向支撑,第二支撑限制管内安装有第二圆柱支撑,第二支撑限制管靠近内管与弯头连接的一侧。
[0012]本专利技术低温真空弯头,其中所述内管总成的外部包覆有真空多层绝热层。
[0013]本专利技术低温真空弯头,其中所述外管上设置有真空封口接头,真空封口接头与外管和内管总成之间的腔体相通。
[0014]本专利技术低温真空弯头,其中在测试、运输和存放状态下,真空平面法兰凹接头上安装有凸接头堵盖,真空平面法兰凸接头上安装有凹接头堵盖。
[0015]本专利技术低温真空弯头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专利技术低温真空弯头采用真空夹层的设计,真空吸附盒的增加保证了高真空寿命,真空封口接头的使用方便真空的维护;
[0016]本专利技术低温真空弯头通过在真空弯头内管进出口端各设置一个补偿器,能够消除或降低对进出口真空法兰接头或真空焊接接头弯曲载荷,能够补偿真空弯头内管相对外管在各个方向产生变形,消除低温应力影响,提高低温下可靠性;
[0017]本专利技术低温真空弯头通过在真空弯头中设置多组导向支撑、固定支撑,通过理论计算确定选型与数目,支撑的设置承担了内管总成受力,提高了内管的强度和刚度,降低了对进出口真空法兰接头或真空焊接接头弯曲载荷,提高了真空弯头工作压力。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低温真空弯头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低温真空弯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低温真空弯头中内管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图2中B

B向剖视图;
[0022]图中标记示意为:1

内管总成;101

第一导向支撑;102

第一支撑限制管;103

第一圆柱支撑;104

凹接头内接管;105

第一补偿器;106

真空吸附盒;107

内直管;108

弯头;109

内管;110

凸接头内接管;2

真空平面法兰凸接头;3

真空平面法兰凹接头;4

虾米弯头;5

凸接头外接管;6

凹接头外接管;7

堵盖;8

真空封口接头;9

凹接头堵盖;10

凸接头堵盖;11

O形圈;12

密封垫;13

螺栓紧固件;14

真空多层绝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4]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低温真空弯头包括外管和内管总成1。外管包括虾米弯头4,虾米弯头4的两端安装有凹接头外接管6和凸接头外接管5,凹接头外接管6连接有真空平面法兰凹接头3,凸接头外接管5连接有真空平面法兰凸接头2。内管总成1位于外管内部,内管总成1与外管之间形成真空腔体,内管总成1与外管之间设置有多组支撑结构。
[0025]如图2和图3所示,内管总成1包括内直管107、弯头108和内管109。内直管107的外部固定有第一支撑限制管102、第一导向支撑101和真空吸附盒106。第一支撑限制管102内安装有第一圆柱支撑103。真空吸附盒106内设置有5A分子筛。内直管107远离第一支撑限制管102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补偿器105的出口端,第一补偿器105的入口端连接有凹接头内接管104;内直管107靠近第一支撑限制管102的一端与弯头108固定连接。
[0026]内管109的外部固定有第二支撑限制管和第二导向支撑。第二支撑限制管内安装有第二圆柱支撑。内管109远离第二支撑限制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补偿器的出口端,第二补偿器的入口端连接有凸接头内接管110;内管109靠近第二支撑限制管的一端与弯头108固
定连接。本实施例中,除导向支撑和圆柱支撑外,其余零部件间的连接均采用焊接连接。
[0027]凹接头内接管104与外管的真空平面法兰凹接头3固定连接,凸接头内接管110与外管的真空平面法兰凸接头2固定连接。
[0028]内管总成1的外部包覆有真空多层绝热层14,同时真空多层绝热层14也可以用于将圆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真空弯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和内管总成,内管总成与外管之间形成真空腔体,内管总成包括依次连接的内直管、弯头和内管,内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补偿器的出口端,第一补偿器的入口端连接有凹接头内接管,内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补偿器的出口端,第二补偿器的入口端连接有凸接头内接管,外管和内管总成之间设置有多组支撑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真空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包括虾米弯头,虾米弯头的两端安装有凹接头外接管和凸接头外接管,凹接头外接管连接有真空平面法兰凹接头,凸接头外接管连接有真空平面法兰凸接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温真空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接头内接管与真空平面法兰凹接头固定连接,凸接头内接管与真空平面法兰凸接头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真空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直管的外部固定有第一支撑限制管和第一导向支撑,第一支撑限制管内安装有第一圆柱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超唐强王明富黄福友刘忠明王鹏飞黄玲艳纪晶晶于慧洁孙怡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