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枝镰孢菌AQFv(FB2-)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6229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轮枝镰孢菌菌株AQFv(FB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枝镰孢菌AQFv(FB2

)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微生物
,具体涉及轮枝镰孢菌AQFv(FB2

)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伏马毒素是由轮枝镰孢菌和层出镰刀菌等藤仓镰刀菌复合群真菌代谢产生的一类由不同的多氢醇和丙三羧酸组成的结构类似的双酯化合物,其中以伏马毒素B1、B2和B3最为常见,危害最大。考虑到伏马毒素的细胞毒性和潜在致癌性,欧盟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针对玉米制食品和饲料中伏马毒素设置了限量标准,目前我国国内在最新修订版《饲料卫生标准》中也增加了对伏马毒素的限量要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的修订版征求意见稿中也增加了对玉米及其制品中伏马毒素的限量要求。伏马毒素标准品的制备对保障量值的准确性、统一性和溯源性具有重要意义。
[0003]伏马毒素有机合成难度高,其获取途径目前为产毒真菌的生物发酵。然而,常规应用的伏马毒素产毒菌株以产伏马毒素B1为主,伏马毒素B3的产量不高,并且在分离纯化过程中目标物会有一定的损失,最终导致伏马毒素B3的获取效率极低。市面上目前仅有低浓度伏马毒素B3液体溶液在售,而没有伏马毒素B3纯品在售,高产毒伏马毒素B3菌株的获得是伏马毒素B3标物物质研制亟需解决的一大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株轮枝镰孢菌AQFv(FB2

)及其应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AQFv(FB2

),该菌株于2022年3月3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分类命名为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153。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AQFv(FB2

)的rDNA

ITS序列如序列表中SEQ ID NO:1所示。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包含如上所述的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AQFv(FB2

)的菌剂。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如上所述的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AQFv(FB2

)或如上所述的菌剂在伏马毒素B3制备中的应用。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利用如上所述的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AQFv(FB2

)制备伏马毒素B3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1]1)制备所述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AQFv(FB2

)的种子液;
[0012]2)将所述种子液接种于YEPD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得液体发酵培养物;
[0013]3)将所述液体发酵培养物进行分离纯化,得伏马毒素B3。
[0014]进一步地,步骤1)中,将所述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AQFv(FB2

)在PDA培养基上活化,挑取菌丝块接种于羟甲基纤维素培养基中,震荡培养,培养液纱布过滤,滤液离心后收集孢子沉淀,无菌水悬浮孢子沉淀,摇匀后获得所述种子液。
[0015]进一步地,所述活化的条件为:20

30℃,3

5天;所述震荡培养的条件为:20

30℃,5

10天。
[0016]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种子液按体积比1:(100

5000)接种于YEPD培养基中,于25

30℃培养7

15天,得所述液体发酵培养物。
[0017]进一步地,步骤3)中,对所述液体发酵培养物进行分离纯化的方法包括:将所述液体发酵培养物进行浓缩,之后进行制备色谱分离。
[0018]进一步地,所述浓缩的方法如下:
[0019]将所述液体发酵培养物在5000g室温离心5min,上清液喷雾干燥浓缩至0.8

1.2mL,浓缩液加入5mL 50%乙腈,摇匀后10000g室温离心5min,吸取上清液用于制备色谱纯化。
[0020]进一步地,所述制备色谱分离条件如下:
[0021]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XDB

C18制备色谱柱21.2mm
×
250mm,7μm;
[0022]流动相A为纯水,流动相B为含0.1%三氟乙酸的乙腈溶液,梯度洗脱程序为:0

2min 10%B,2

10min B从10%增加至40%,10

15min 40%B,15

16min B从40%增加至100%,16

24min 100%B,24

25min B从100%降低至10%,25

35min 10%B。
[002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轮枝镰孢菌菌株AQFv(FB2

)为伏马毒素合成基因部分突变株,伏马毒素产物中95%以上为伏马毒素B3,其他为伏马毒素B1,无伏马毒素B1检出;副产物少,易于纯化,伏马毒素B3产量约为一般产毒菌株的50倍,提高伏马毒素B3纯品的制备效率。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轮枝镰孢菌AQFv(FB2

)伏马毒素代谢产物质谱分析;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利用轮枝镰孢菌AQFv(FB2

)制备的伏马毒素B3的液相色谱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利用轮枝镰孢菌AQFv(FB2

)制备的伏马毒素B3的高分辨质谱分析;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利用轮枝镰孢菌AQFv(FB2

)制备的伏马毒素B3的氢谱;
[0030]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利用轮枝镰孢菌AQFv(FB2...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AQFv(FB2

),其特征在于,其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153。2.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AQFv(FB2

)的菌剂。3.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AQFv(FB2

)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菌剂在伏马毒素B3制备中的应用。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AQFv(FB2

)制备伏马毒素B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所述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AQFv(FB2

)的种子液;2)将所述种子液接种于YEPD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得液体发酵培养物;3)将所述液体发酵培养物进行分离纯化,得伏马毒素B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所述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AQFv(FB2

)在PDA培养基上活化,挑取菌丝块接种于羟甲基纤维素培养基中,震荡培养,培养液纱布过滤,滤液离心后收集孢子沉淀,无菌水悬浮孢子沉淀,摇匀后获得所述种子液。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的条件为:20

30℃,3

5天;所述震荡培养的条件为:2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松山吴宇王松雪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