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障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6171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清障无人机,包括无人机装配体、切割装置和动力源,所述动力源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三驱动装置,所述切割装置包括下夹持部件、上夹持支架和切割刀具,所述下夹持部件包括下夹持支架,所述下夹持支架和上夹持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驱动上夹持支架转动以夹持目标,所述下夹持支架和切割刀具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切割刀具转动以切割目标,所述无人机装配体和下夹持部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下夹持部件转动以调整切割装置的工作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第一驱动装置以实现调整切割装置工作位置对目标进行切割的功能,提升无人机对复杂树障的清理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障无人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结构
,特别是涉及一种清障无人机。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速生林被大面积种植使电网企业每年都会发生线树安全距离不足导致输电线路跳闸的情况,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供电可靠性均造成了极大威胁。如何清理安全距离不足的输电线路沿线树障一直是困扰着输电线路运行人员的一道难题。
[0003]现有技术中解决该难题的手段包括使用搭载切割模块的无人机对树木进行清除,安全性以及工作效率比起人工清障高不少,但一般清障无人机的切割模块和无人机本身固定连接,其切割方式很固定,无人机每次都要通过飞行调整切割模块和树障的相对位置以清障,比如当切割模块包括链锯、轮锯,无人机要通过飞行使切割模块和树障进行相互接触以清障,无人机清障前、清障中、清障后和树障的相对位置都是不同的,这种切割方式十分笨拙,不够灵活,对于复杂的树障的清理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清障无人机,以解决现有巡检无人机清理复杂树障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障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装配体、切割装置和动力源,所述动力源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三驱动装置,所述切割装置包括下夹持部件、上夹持支架和切割刀具,所述下夹持部件包括下夹持支架,所述下夹持支架和上夹持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驱动上夹持支架转动以夹持目标,所述下夹持支架和切割刀具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切割刀具转动以切割目标,所述无人机装配体和下夹持部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下夹持部件转动以调整切割装置的工作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障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持支架、上夹持支架和切割刀具错开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障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持部件还包括横转架,所述无人机装配体和横转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横转架转动以调整切割装置的工作位置,所述动力源还包括第四驱动装置,所述横转架和下夹持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四驱动装置驱动下夹持支架转动以调整切割装置的工作位置,所述横转架和下夹持支架的转动面与横转架和无人机装配体的转动面之间设有角度大于0的夹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障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持支架和/或上夹持支架固定设有若干夹持凸块,以增强下夹持支架和上夹持支架夹持目标的稳定性,所述上夹持支架靠近上夹持支架和下夹持支架转动连接一端为上夹持始端,所述上夹持支架远离上夹持支架和下夹持支架转动连接一端为上夹持末端,所述夹持凸块的凸起高度和夹持凸块之间的间隔距离沿上夹持始端至上夹持末端的方向递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障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刀具包括导板和锯齿,所述下夹持支架和导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导板转动以靠近目标,所述锯齿围绕导板的边缘活动设置,所述动力源还包括第五驱动装置,所述第五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旭异郑钦调郑甘霖肖郭璇瞿鹏徐贤渝胡朋杰肖禧超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乐清市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