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T-MRAM存储单元及其制造方法、存储器技术

技术编号:3876033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S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SOT

MRAM存储单元及其制造方法、存储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磁性存储器
,具体涉及一种SOT

MRAM存储单元及其制造方法、存储器。

技术介绍

[0002]SOT

MRAM也称自旋轨道扭矩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是最新一代的MRAM。SOT的独特属性结合了RAM和NVM应用程序对性能和可靠性的要求,通过同时实现较高的运行速度和无限的读写耐久性,为磁存储器件带来更广阔的应用空间。然而,与两端器件的STT

MRAM相比,SOT

MRAM是一种三端器件,其面积大,操控电路较复杂,存在集成难度大且复杂等问题。
[0003]如图1所示,SOT

MRAM在读写过程中,每个MTJ存储单元需两个晶体管协同进行控制。为了简化SOT

MRAM存储单元控制电路,实现高密度集成化,目前主要有三种方式:1、通过如图2中的连接方式,减少MTJ读写端晶体管接线端子,但仍需在器件顶部连接晶体管。2、前道CMOS片上集成,但该方式需要较底部较深的通孔,工艺上离子注入或刻蚀下去需要3d效应避免过刻,短接,虚接等问题,工艺比较复杂。3、通过如图3中的连接方式,无需从MTJ顶端连接读晶体管,但在器件最末端或阵列端需要很高的通孔,工艺较复杂,且会影响MTJ器件的磁学和电学性能。同时,在使用连接方式时,横向需要一个更宽的金属来提高两个通孔的纵横比,实现底部两个并排的CMOS有足够的间距来制作和安置。而且这种设计仍然需要两个晶体管协作来完成器件的选通动作。
[0004]通过上述描述可知,现有的简化SOT

MRAM存储单元控制电路的方式会导致工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SOT

MRAM存储单元及其制造方法、存储器,解决了现有的简化SOT

MRAM存储单元控制电路的方式会导致工艺复杂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SOT

MRAM存储单元,包括堆叠的底栅极、介电层、半导体SOT层、磁隧道结层和T顶电极;其中,所述半导体SOT层的两侧设置有作为S底电极和D底电极的导电金属;所述半导体SOT层的材料为过渡金属硫族化物;所述T顶电极用于通入读电压;向底栅极施加正或反电压,半导体SOT层实现P型半导体与N型半导体相互转变,在S底电极和D底电极之间施加电压,半导体SOT层因自旋霍尔效应获得自旋流,驱动磁隧道结层中自由层的磁矩发生翻转。
[0007]优选的,还包括T顶电极,所述T顶电极堆叠磁隧道结层上在用于在通入直流的读电压。
[0008]优选的,过渡金属硫族化包括二硫化钨与石墨烯。
[0009]优选的,所述磁隧道结层包括堆叠的自由层、势垒层和参考层。
[0010]优选的,所述SOT

MRAM存储单元正向写入操作时,在底栅极施加正向电压,由于电容效应,在半导体SOT层产生负电场,当电子到达时形成一个形成电子N沟道,底栅极正电压将电子从D底电极和S底电极吸引到沟道中;在D底电极和S底电极之间施加电压,电流在D底电极与S底电极之间自由流动;底栅极电压控制沟道中的电子,电流从D底电极流向S底电极,半导体SOT层中因自旋霍尔效应获得自旋流,驱动自由层正向翻转;所述SOT

MRAM存储单元反向状态写入操作时,在底栅极施加负向电压,由于电容效应,在半导体SOT层产生正电场,当空穴到达时会形成一个形成空穴P沟道,底栅极负电压将电子从S底电极和D底电极吸引到沟道中;在S底电极和D底电极之间施加电压,电流在S与D底电极之间自由流动;底栅极电压控制沟道中的空穴,电流从S底电极流向D底电极,半导体SOT层中因自旋霍尔效应获得自旋流,驱动自由层反向翻转。
[0011]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存储器,包括多个如上述所述的SOT

MRAM存储单元。
[0012]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SOT

MRAM存储单元的制造方法,包括:在材料为渡金属硫族化物的半导体SOT层的底部、顶部和左右两侧膜堆沉积,形成薄膜层;在半导体SOT层两侧的金属薄膜上光刻S底电极、D底电极,在底部的双层薄膜中的金属层光刻G极;在半导体SOT层的顶部的薄膜层上刻蚀磁隧道结和顶电极;在顶电极、S底电极、D底电极和G极上通孔,在通孔中沉积填入金属材料。
[0013]优选的,所述过渡金属硫族化包括二硫化钨与石墨烯。
[0014]优选的,所述半导体SOT层两侧的薄膜层为金属薄膜,底部的薄膜层为重掺杂硅层、金属层两层组成的双层薄膜;顶部的薄膜层为磁性材料层、金属氧化物层、磁性材料层、和金属层组成的多层薄膜。
[0015]优选的,所述制造方法还包括:在进行光刻和刻蚀后,均进行保护层沉积。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SOT

MRAM存储单元及其制造方法、存储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SOT

MRAM存储单元,包括堆叠的底栅极、介电层、半导体SOT层、磁隧道结层和T顶电极;其中,所述半导体SOT层的两侧设置有作为S底电极和D底电极的导电金属;所述半导体SOT层的材料为过渡金属硫族化物;所述T顶电极用于通入读电压;向底栅极施加正或反电压,半导体SOT层实现P型半导体与N型半导体相互转变,在S底电极和D底电极之间施加电压,半导体SOT层因自旋霍尔效应获得自旋流,驱动磁隧道结层中的自由层的磁矩发生翻转。本专利技术通过改变SOT

MRAM存储单元的结构实现在工艺简单的提前下,降低控制电路的复杂度。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图3为不同设计下的SOT

CMOS读写电路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SOT

MRAM存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SOT

MRAM存储单元的正向写入操作的工作流程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SOT

MRAM存储单元的反向写入操作的工作流程图;图7为正向写入时,器件写操作流程理解用单元器件局部图,其中,+为空穴,

为电子;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SOT

MRAM存储单元的读出操作工作流程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SOT

MRAM存储单元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原图。
实施方式
[0019]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OT

MRAM存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堆叠的底栅极、介电层、半导体SOT层、磁隧道结层和T顶电极;其中,所述半导体SOT层的两侧设置有作为S底电极和D底电极的导电金属;所述半导体SOT层的材料为过渡金属硫族化物;所述T顶电极用于通入读电压;向底栅极施加正或反电压,半导体SOT层实现P型半导体与N型半导体相互转变,在S底电极和D底电极之间施加电压,半导体SOT层因自旋霍尔效应获得自旋流,驱动磁隧道结层中自由层的磁矩发生翻转。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SOT

MRAM存储单元,其特征在于,过渡金属硫族化包括二硫化钨与石墨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SOT

MRAM存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隧道结层包括堆叠的自由层、势垒层和参考层。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SOT

MRAM存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SOT

MRAM存储单元正向写入操作时,在底栅极施加正向电压,由于电容效应,在半导体SOT层产生负电场,当电子到达时形成一个形成电子N沟道,底栅极正电压将电子从D底电极和S底电极吸引到沟道中;在D底电极和S底电极之间施加电压,电流在D底电极与S底电极之间自由流动;底栅极电压控制沟道中的电子,电流从D底电极流向S底电极,半导体SOT层中因自旋霍尔效应获得自旋流,驱动自由层正向翻转;所述SOT

MRAM存储单元反向状态写入操作时,在底栅极施加负向电压,由于电容效应,在半导体SOT层产生正电场,当空穴到达时会形成一个形成空穴P沟道,底栅极负电压将电子从S底电极和D底电极吸引到沟道中;在S底电极和D底电极之间施加电压,电流在S与D底电极之间自由流动;底栅极电压控制沟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超姜伯年吕术勤许昊刘宏喜曹凯华王戈飞
申请(专利权)人:致真存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