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内衬袋及其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5987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09:44
本申请涉及颗粒或粉料运输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集装箱内衬袋及其连接结构,其包括袋体,所述袋体上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横向支撑组件和纵向支撑组件,所述横向支撑组件包括气囊,所述袋体上设置有多圈所述气囊,多圈所述气囊沿所述袋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纵向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袋体上并支撑两个相邻的所述气囊;袋体的的底壁上粘接有便于出料的气垫,气垫充气后呈梯形,且两个气垫位于袋体的出料端,气垫充气使得颗粒或粉料聚集在出料端。本申请具有减少内衬袋在运输过程中损坏的效果。中损坏的效果。中损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装箱内衬袋及其连接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颗粒或粉料运输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集装箱内衬袋及其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冷链运输是指在运输全过程中,无论是灌装、卸货、变更运输方式等与运输相关的环节,都使所运输货物始终保持一定低温的运输;冷链运输方式可以是公路运输、水路运输、铁路运输,也可以是多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运输方式。颗粒或粉料的冷链运输,传统的方法是采用专用的保温罐装车进行运输,即,将待运输的颗粒抽入运输车的罐体中,由于颗粒是与罐体内壁直接接触,罐体每次运输使用过后,都需将罐体内部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以便下次再次使用,因此延伸出一种用于集装箱的内衬袋,已有技术中的内衬袋的袋体是呈长方体状的,将粉剂货物或者颗粒货物装入内衬袋内,进行运输,并且还能通过集装箱进行制冷或制热。
[0003]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内衬袋在集装箱中仅通过上方的悬吊绳悬挂,顶壁的内衬袋会因为颗粒的表面张力或静电与颗粒粘接,在运输的过程中涌动会拉扯悬吊绳的连接部,使得内衬袋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减少内衬袋在运输过程中损坏,本申请提供一种集装箱内衬袋及其连接结构。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集装箱内衬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集装箱内衬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上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横向支撑组件和纵向支撑组件,所述横向支撑组件包括气囊,所述袋体上设置有多圈所述气囊,多圈所述气囊沿所述袋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纵向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袋体上并支撑两个相邻的所述气囊。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货物运输时,首先将集装箱内衬袋固定在集装箱内,然后往袋体内灌装颗粒,灌装完毕后,往气囊内填充气体,使得气囊膨胀对袋体进行支撑,也可在袋体安装时,往气囊内充气,对袋体提供环形支撑,然后将袋体固定,然后用纵向支撑组件固定两个相邻的气囊,减少两个气囊相互靠近;通过设置的支撑机构,实现对袋体的横向支撑和纵向支撑,降低了在运输过程中颗粒的涌动带动袋体晃动,同时减少颗粒的表面张力吸附袋体,减少了对袋体的撕扯,减少了内衬袋在运输过程中损坏的几率,延长了内衬袋的使用寿命,进而使得内衬袋可多次重复使用,降低成本。
[0007]可选的,所述横向支撑组件还包括支撑条,所述支撑条设置有多个且分别与多圈所述气囊对应且设置于所述袋体的上方。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支撑条位于气囊的两侧,对气囊进行支撑,在运输的过程中,支撑条对袋体提供硬性支撑,进而进一步降低了颗粒对袋体的撕扯,进一步的提
高了对内衬袋的防护,减少了内衬垫的损伤,提高了内衬垫的使用寿命。
[0009]可选的,所述纵向支撑组件包括气杆,所述气杆和所述气囊间隔设置且两端分别抵接两个相邻的所述气囊。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袋体内灌注完毕颗粒后,对气杆进行充气,使得气杆的两端抵紧两端的气囊,通过多根气杆的相互配合,使得气囊的位置趋近于固定,进一步的降低了颗粒涌动时,对袋体的撕扯,降低了袋体的损坏,进一步的延长了袋体的使用寿命。
[0011]可选的,所述纵向支撑组件还包括伸缩部和支撑部,所述气杆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伸缩部,所述伸缩部上均设置有所述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气囊抵接并推动两个相邻的所述气囊相互远离。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气杆进行充气时,两端的支撑部分别与两个相邻的气囊抵接,伸缩部对支撑部进行支撑并推动支撑部带动两个气囊相互远离,气囊两侧的支撑部对气囊共同施力,进而使得气囊位置固定,对气囊的限定更为牢固,进而在颗粒运输的过程中,颗粒的涌动对袋体的位移更加的小,减少了对袋体的撕扯,进而实现了对内衬袋的保护。
[0013]可选的,所述支撑部形成有卡槽,所述支撑部呈“]”型,所述气囊位于所述卡槽内。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囊插接在支撑部的卡槽内,在颗粒运输的过程中,颗粒涌动并带动袋体晃动,支撑部与气囊的连接更为稳固,减少了支撑部与气囊分离的几率,进而使得气囊的固定更为稳固,使得气囊对袋体的固定更为牢固,进一步减少了颗粒对袋体的撕扯,降低了袋体的损坏的几率。
[0015]可选的,所述纵向支撑组件还包括对位部,所述支撑部上均设置有所述对位部,所述对位部用于支撑相邻所述气杆端部的所述支撑部。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颗粒带动袋体晃动时,支撑部的支撑力部分施加在气囊上,部分施加在对位部上,使得气囊两侧的支撑部形成一个整体,减少了两个支撑部发生相对位移的情况出现,减少了对气囊的弯折,使得气囊对袋体的支撑得以保持。
[0017]可选的,所述袋体的边角上均采用纤维单面胶带粘贴并热合线脚加固。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袋体四个边角的加固,增强了薄弱的边角处,降低了边角处漏颗粒的几率出现,使得袋体对颗粒的运输效果得以保持。
[0019]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集装箱内衬袋连接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集装箱内衬袋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集装箱内衬袋上的第一悬吊机构,所述第一悬吊机构包括悬吊绳、第一挂钩和第一吊环,所述气囊上设置有多个所述悬吊绳,所述第一挂钩设置在所述悬吊绳上,集装箱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吊环,所述第一挂钩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一吊环上。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袋体放置在集装集装箱内,然后按照点位将第一挂钩与第一吊环连接,然后对袋体内进行颗粒的灌装;设置的第一悬吊机构对气囊进行固定,气囊对袋体进行支撑,相当于袋体的骨架,通过对骨架的固定,一方面减少对袋体的拉扯,再一方面,对袋体的固定效果更好,能够减少颗粒的晃动或以静电对袋体的吸附拉扯,进而降低了对袋体的损伤,延长了袋体的使用寿命。
[0021]可选的,所述袋体上设置有第二悬吊机构,所述第二悬吊机构包括第二吊扣、松紧带、第二挂钩和第二吊环,所述袋体上粘接有多个所述第二吊扣,所述松紧带设置在所述第
二吊扣上,所述第二挂钩设置在所述松紧带上,所述第二吊环设置在集装箱上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挂钩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二吊环上。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悬吊机构固定完毕后,然后将第二挂钩钩接在第二吊环上,然后在进行颗粒的灌装;设置的第二悬吊机构对袋体的固定进一步加强,且通过设置的松紧带,使得颗粒在拉扯袋体时,有一个力的释放,对拉扯力进行削减,进而使得对袋体的损伤进一步的降低,同时也是一道保险,能够降低第一悬吊机构损坏的几率或者在第一悬吊机构损坏后也能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
[0023]可选的,所述袋体上还设置有吊挂机构,所述吊挂机构包括吊挂方钢、吊挂部、吊挂绳和吊挂环,所述吊挂环设置在集装箱的车尾顶部且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吊挂环上悬挂有所述吊挂绳,所述吊挂绳上设置有多个绳扣,同一高度的所述绳扣上共同穿设有吊挂方钢,所述吊挂部设置在所述袋体上且设置有多个,所述吊挂部与所述吊挂方钢连接。
[0024]通过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内衬袋,包括袋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100)上设置有支撑机构(200),所述支撑机构(200)包括横向支撑组件(210)和纵向支撑组件(220),所述横向支撑组件(210)包括气囊(211),所述袋体(100)上设置有多圈所述气囊(211),多圈所述气囊(211)沿所述袋体(100)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纵向支撑组件(220)设置在所述袋体(100)上并支撑两个相邻的所述气囊(2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内衬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撑组件(210)还包括支撑条(212),所述支撑条(212)设置有多个且分别与多圈所述气囊(211)对应且设置于所述袋体(100)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内衬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支撑组件(220)包括气杆(221),所述气杆(221)和所述气囊(211)间隔设置且两端分别抵接两个相邻的所述气囊(2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内衬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支撑组件(220)还包括伸缩部(222)和支撑部(223),所述气杆(221)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伸缩部(222),所述伸缩部(222)上均设置有所述支撑部(223),所述支撑部(223)与所述气囊(211)抵接并推动两个相邻的所述气囊(211)相互远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装箱内衬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223)形成有卡槽(225),所述支撑部(223)呈“]”型,所述气囊(211)位于所述卡槽(225)内。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集装箱内衬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支撑组件(220)还包括对位部(224),所述支撑部(223)上均设置有所述对位部(224),所述对位部(224)用于支撑相邻所述气杆(221)端部的所述支撑部(22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内衬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鹏卞慎坤刘尊平姜正礼张凯黄志勇焦德健
申请(专利权)人:喜亚包装科技青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