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式换热器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5926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0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板式换热器,同时还提供了其制作方法。它包括固定夹板和活动夹板,螺纹杆有六根或八根,所述固定夹板和活动夹板上分别有六个或八个螺杆口,固定夹板和立柱之间通过上导杆和下导杆连接,还设有移动框架,移动框架上设有若干顶爪,每个顶爪配套一个千斤顶。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的框架、顶杆和顶爪等在摇动把手的带动下先对活动夹板进行初步夹紧,然后再在千斤顶的作用下进一步将活动夹板夹紧,这样操作就比较简单,不用像现有技术那样,还得将液压顶装上再卸下来,并且由于千斤顶固定在顶杆上,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安装与拆卸,清洗更加方便快捷。清洗更加方便快捷。清洗更加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式换热器及其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板式换热器,同时提供了该种板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高效换热器,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板片进行热量交换,板式换热器是液—液、液—汽进行热交换的理想设备。
[0003]板式换热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内部的板片进行清理,但板式换热器通常最少需要六根螺杆配套六个螺母进行安装,安装过程中,首先将两个液压顶套在中间的两个螺杆上,然后用螺母拧住,这样的话,所有换热片被密封挤压在一起,然后再通过扳手等工具将其余的螺母拧紧,再将中间的螺母拧下,将液压顶撤下,然后再将螺母拧紧,过程非常繁琐,并且对于一些比较大的板式换热器来说,必须使用专门的液压顶才能实现拆装,这样就会造成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安装、拆卸都很方便的板式换热器,同时提供了其制作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包括固定夹板和立柱,所述固定夹板和立柱之间通过上导杆和下导杆连接,所述上导杆和下导杆之间设有滑动的活动夹板,固定夹板和活动夹板之间设有若干换热片,所述固定夹板和活动夹板两侧设有若干螺杆口,所述固定夹板和活动夹板之间通过螺纹杆和紧固螺母连接,其特征是,所述下导杆两侧设有轨道,所述轨道上设有滑动槽,所述立柱上螺纹连接丝杠,所述丝杆外端设有摇动把手,所述丝杠内端轴转连接框架,所述框架下端固定在轨道上,所述框架上设有与螺纹杆数量相同的顶杆,所述顶杆内端套接有顶爪;每根顶杆上固设有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输出杆的端面为倾斜面,所述顶爪上设有与倾斜面配套的倾斜槽。
[0006]所述顶爪内端为折弯段,所述折弯段为U型。
[0007]所述顶爪与顶杆之间通过花键和花键槽滑动连接。
[0008]上述板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具体步骤为:1)将立柱、上导杆、下导杆、固定夹板和活动夹板组装好;2)将所有的换热片依次插入上导杆和下导杆之间;3)将螺纹杆从固定夹板一端插入螺杆口,并将紧固螺母拧到螺纹杆上;4)操作摇动把手,框架向活动夹板方向移动,带动顶爪移动并最终将活动夹板初步压紧;5)摇动把手拧不动时,先操作中间部位的千斤顶,千斤顶上端向上移动,通过倾斜
槽将顶爪进一步向前顶,直到顶不动为止;6)将中间部位的紧固螺母拧紧;7)重复步骤5)和6),将其余紧固螺母拧紧即可;8)松开千斤顶,将框架后退,使折弯段离开紧固螺母即可。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设置的框架、顶杆和顶爪等在摇动把手的带动下先对活动夹板进行初步夹紧,然后再在千斤顶的作用下进一步将活动夹板夹紧,这样操作就比较简单,不用像现有技术那样,还得将液压顶装上再卸下来,并且由于千斤顶固定在顶杆上,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安装与拆卸,清洗更加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使用中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

A向的框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C

C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顶杆与顶爪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花键槽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活动夹板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固定夹板,2活动夹板,3换热片,4螺杆口,5螺纹杆,51堵头,52紧固螺母,6上导杆,7下导杆,8立柱,9轨道,10滑动槽,11丝杠,12摇动把手,13框架,14顶杆,15顶爪,151空心段,152实心段,153折弯段,16花键,17花键槽,18支架,19千斤顶,191倾斜面,20倾斜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2]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7所示,该种板式换热器(本实施例中,进介质管和出介质管都位于固定夹板1一侧),包括固定夹板1、活动夹板2,固定夹板1的上下端分别固定在上导杆6和下导杆7上,上导杆6和下导杆7的另一端之间则通过一根立柱8连接,而活动夹板2则能在上导杆6和下导杆7上来回滑动,换热片3位于固定夹板1和活动夹板2之间,换热片3的上下端分别卡在上导杆6和下导杆7上并能在上导杆6和下导杆7上来回滑动,在固定夹板1和活动夹板2上分别开六个或八个螺杆口4,这些螺杆口4分别位于固定夹板1和活动夹板2的两侧,固定夹板1和活动夹板2上的螺杆口4两两对齐,并配套六根或八根螺纹杆5(以下以六根为例),螺纹杆5一端为堵头51,螺纹杆5上螺纹连接紧固螺母52。
[0013]在下导杆7的两侧分别有一根轨道9,轨道9可以与立柱8连接,两根轨道9上分别有一个滑动槽10,滑动槽10开口朝下,倒扣在轨道9上。
[0014]立柱8上螺纹连接一根丝杠11,丝杠11的外端安装一个摇动把手12,内端轴转连接一个框架13,框架13下端固定在滑动槽10上。
[0015]框架13上固定安装六根顶杆14,顶杆14为水平方向,并且朝向螺杆口4方向,顶杆14上套一个顶爪15,顶爪15包括一个空心段151和一个实心段152,空心段151套在顶杆14
上,实心段152的朝向螺杆口4的一端为一个折弯段153,折弯段153为U型,U型的内部足够宽,足够容纳紧固螺母52,并且不妨碍用扳手拧动紧固螺母52。
[0016]顶杆14与顶爪15的空心段151之间可以通过花键16与花键槽17活动连接,花键槽17开在顶杆14上,花键槽17为如图6所示的形状,花键16沿着箭头方向进入花键槽17内端,然后再沿着双箭头方向来回移动,这样可以将顶爪15安装到顶杆14上,或从顶杆14上卸下来。
[0017]顶杆14上通过一根支架18固定安装一个千斤顶19,千斤顶19位于顶爪15的下方,千斤顶19的输出端为一个朝向螺杆口4的倾斜面191,倾斜面191上方的顶爪15上开一个倾斜槽20,也可以在顶杆14上固定安装一个倾斜槽20。
[0018]上述板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具体步骤为:1)将立柱8(包括框架13和轨道9)、上导杆6、下导杆7、固定夹板1和活动夹板2组装好;2)将所有的换热片3依次插入上导杆6和下导杆7之间;3)将螺纹杆5从固定夹板1一端插入螺杆口4,并将紧固螺母52拧到螺纹杆5上;以上步骤为现有技术。
[0019]4)操作摇动把手12,框架13向活动夹板2方向移动,带动顶爪15移动并最终将活动夹板2初步压紧;5)摇动把手12拧不动时,此时千斤顶19的倾斜面191正好位于倾斜槽20的下方,先操作中间部位的千斤顶19,千斤顶19上端向上移动,通过倾斜槽20将顶爪15进一步向前顶,直到顶不动为止;6)将中间部位的紧固螺母52拧紧;7)重复步骤5)和6),将其余紧固螺母52拧紧即可;8)松开千斤顶19,将框架13后退,使折弯段153离开紧固螺母52即可。
[0020]除说明书所述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技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式换热器,包括固定夹板(1)和立柱(8),所述固定夹板(1)和立柱(8)之间通过上导杆(6)和下导杆(7)连接,所述上导杆(6)和下导杆(7)之间设有滑动的活动夹板(2),固定夹板(1)和活动夹板(2)之间设有若干换热片(3),所述固定夹板(1)和活动夹板(2)两侧设有若干螺杆口(4),所述固定夹板(1)和活动夹板(2)之间通过螺纹杆(5)和紧固螺母(52)连接,其特征是,所述下导杆(7)两侧设有轨道(9),所述轨道(9)上设有滑动槽(10),所述立柱(8)上螺纹连接丝杠(11),所述丝杆外端设有摇动把手(12),所述丝杠(11)内端轴转连接框架(13),所述框架(13)下端固定在轨道(9)上,所述框架(13)上设有与螺纹杆(5)数量相同的顶杆(14),所述顶杆(14)内端套接有顶爪(15);每根顶杆(14)上固设有千斤顶(19),所述千斤顶(19)的输出杆的端面为倾斜面(191),所述顶爪(15)上设有与倾斜面(191)配套的倾斜槽(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顶爪(15)内端为折弯段(15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亮魏芳芳徐浩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仕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