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变速箱技术领域,更具体地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双轮独立式驱动的多驱车用变速箱,包括箱体、连接箱板、控制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箱体顶端的一侧设有控制器,所述动力传输轴的一侧啮合连接有行星齿轮,所述动力输出轴的另一侧啮合连接有动力回收轴,所述动力回收轴的一侧设有增能齿轮,所述箱体一端的一侧设有大转盘,所述箱体一端的另一侧设有小转盘,所述大转盘外壁的中部套设有传输链,所述小转盘外壁的中部套设有传输链,设备在产生较大的功率、扭矩时,对其进行能量回收,降低其电能的损耗,同时使驱动效率进行大幅地提升,使电池组可持续进行放电,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得到增加,同时增加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的续航里程。的续航里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双轮独立式驱动的多驱车用变速箱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变速箱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新能源双轮独立式驱动的多驱车用变速箱。
技术介绍
[0002]变速箱是用来改变来自发动机的转速和转矩的机构,它是能固定或分挡改变输出轴和输入轴传动比的汽车配件,变速箱由变速传动机构和操纵机构组成,有些汽车还有动力输出机构,可分为有级式、无级式和综合式变速器,变速箱是车辆上非常重要的部件,它可以改变传动比,具有扩大驱动轮转矩和转速的作用。
[0003]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燃油车的数量不断增加,所排放的尾气使环境不断的恶化,因此人们在大力实行低碳出行、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新能源汽车应运而生,新能源汽车是采用电能作为动力来源,通过电动机驱动行驶的汽车,目前新能源汽车普遍采用的电驱动方法是电机驱动定速比,电机在定速比驱动下运行,但仅靠固定减速比的方法驱动电机,只能满足在某一工况合理减速比的转矩下,在狭窄有限的区间范围内工作,如要满足电动汽车复杂工况对转矩的要求,只能通过不断增大电机转速,不顾及大电流放电对电池的危害,利用电机的峰值功率、峰值扭矩和峰值大电流驱动电机方能获得相应地转矩,以满足实际工况需要,因此新能源汽车的电动机低速扭矩很大,电机的效率极低,新能源汽车在起步、加速和低速爬坡时耗电极大,驱动效率低下的同时能耗居高不下,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会造成能量回收效率低,放电持续时间下降,对电池组造成伤害,使电池使用寿命大幅度降低和降低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双轮独立式驱动的多驱车用变速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双轮独立式驱动的多驱车用变速箱,包括箱体、连接箱板、控制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接合面板,所述箱体的另一侧设有连接箱板,所述箱体顶端的一侧设有控制器,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传输壳,所述连接箱板的一侧中部设有第一电机,所述连接箱板另一侧的中部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设有传输轴头,所述传输轴头的一侧设有动力输出轴,所述动力输出轴的一侧啮合连接有动力传输轴,所述动力传输轴的一侧啮合连接有行星齿轮,所述动力输出轴的另一侧啮合连接有动力回收轴,所述动力回收轴的一侧设有增能齿轮,所述箱体一端的一侧设有大转盘,所述箱体一端的另一侧设有小转盘,所述大转盘外壁的中部套设有传输链,所述小转盘外壁的中部套设有传输链,所述大转盘通过传输链与小转盘传动连接;所述传输壳的一端设有传输盖板,所述传输壳内部的内壁上设有传能线圈,所述传能线圈的内圈中设有回能转件,所述回能转件的一端设有连接转轴,所述回能转件的另一侧设有传能板,所述传能板的中部设有传能转轴,所述传能转轴的一端套设有凸形齿轮,
所述凸形齿轮的一端设有内圈齿轮。
[0006]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箱板的一端设有前接口,所述前接口与增能齿轮为同一轴心,所述前接口与增能齿轮相互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贯穿连接箱板且相互活动卡接,所述第二电机贯穿连接箱板且相互活动卡接,所述连接箱板内部的内壁距离大转盘与小转盘为5
‑
7mm。
[000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的顶端设有盖面板,所述控制器内部的一侧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一侧设有填充隔热板,所述填充隔热板的上下端均设有电圈,所述填充隔热板的一端设有输出板。
[0008]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输壳与传输盖板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所述连接转轴的另一端设在传输盖板内且活动套接,所述回能转件设在传能板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所述传能线圈与回能转件之间有1
‑
3mm的距离。
[0009]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能线圈为从大到小的渐变圈,所述传能转轴贯穿传输壳形成孔洞且活动套接,所述传能转轴设在传能板的中部且固定连接,所述传能板与传输壳的内壁之间有1
‑
2mm。
[001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行星齿轮的一端设有后接口,所述后接口贯穿箱体形成孔洞,所述行星齿轮的一端设在箱体上且活动套接。
[0011]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回收轴的一端设有内圈齿轮,所述内圈齿轮的内部啮合连接设有凸形齿轮。
[001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圈吸附在填充隔热板上且填充隔热板之间间隔为2
‑
3mm,所述电圈距离控制器内部的底端3
‑
4mm。
[0013]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传输壳、传输盖板、传能线圈、回能转件、连接转轴、传能板、传能转轴、凸形齿轮与内圈齿轮,有利于在设备使用产生的较大的功率、扭矩时,对其多余功率进行能量回收,降低其电能的损耗,同时使驱动效率进行大幅地提升,电池组可持续进行放电,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得到增加,同时增加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
[0014]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第二电机、大转盘、小转盘与传输链,有利于在车辆进行减速时,形成一个良好的动能回收且回收效率高,经过前期的高能耗回收与减速时的能量回收形成相互配合的循环的能效回收,动能回收效果更好,通过二次回收使其能耗消耗更低同时新能源车辆的续航里程得到更好的保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背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器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传输壳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传输壳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2]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箱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箱板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为:1、箱体;101、接合面板;2、连接箱板;201、前接口;3、控制器;301、盖面板;302、电路板;303、填充隔热板;304、电圈;305、输出板;4、传输壳;401、传输盖板;402、传能线圈;403、回能转件;404、连接转轴;405、传能板;406、传能转轴;407、凸形齿轮;5、第一电机;6、第二电机;7、动力输出轴;701、传输轴头;8、动力传输轴;9、行星齿轮;901、后接口;10、动力回收轴;1001、内圈齿轮;11、增能齿轮;12、大转盘;13、小转盘;14、传输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的形态只不过是例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新能源双轮独立式驱动的多驱车用变速箱并不限定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参照图1
‑
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双轮独立式驱动的多驱车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双轮独立式驱动的多驱车用变速箱,包括箱体(1)、连接箱板(2)、控制器(3)、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6),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一侧设有接合面板(101),所述箱体(1)的另一侧设有连接箱板(2),所述箱体(1)顶端的一侧设有控制器(3),所述箱体(1)的一侧设有传输壳(4),所述连接箱板(2)的一侧中部设有第一电机(5),所述连接箱板(2)另一侧的中部设有第二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5)的一端设有传输轴头(701),所述传输轴头(701)的一侧设有动力输出轴(7),所述动力输出轴(7)的一侧啮合连接有动力传输轴(8),所述动力传输轴(8)的一侧啮合连接有行星齿轮(9),所述动力输出轴(7)的另一侧啮合连接有动力回收轴(10),所述动力回收轴(10)的一侧设有增能齿轮(11),所述箱体(1)一端的一侧设有大转盘(12),所述箱体(1)一端的另一侧设有小转盘(13),所述大转盘(12)外壁的中部套设有传输链(14),所述小转盘(13)外壁的中部套设有传输链(14),所述大转盘(12)通过传输链(14)与小转盘(13)传动连接;所述传输壳(4)的一端设有传输盖板(401),所述传输壳(4)内部的内壁上设有传能线圈(402),所述传能线圈(402)的内圈中设有回能转件(403),所述回能转件(403)的一端设有连接转轴(404),所述回能转件(403)的另一侧设有传能板(405),所述传能板(405)的中部设有传能转轴(406),所述传能转轴(406)的一端套设有凸形齿轮(407),所述凸形齿轮(407)的一端设有内圈齿轮(10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双轮独立式驱动的多驱车用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箱板(2)的一端设有前接口(201),所述前接口(201)与增能齿轮(11)为同一轴心,所述前接口(201)与增能齿轮(11)相互连接,所述第一电机(5)贯穿连接箱板(2)且相互活动卡接,所述第二电机(6)贯穿连接箱板(2)且相互活动卡接,所述连接箱板(2)内部的内壁距离大转盘(12)与小转盘(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宏贵,沙圣,
申请(专利权)人:泰兴市康森爱特传动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