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毂电机、车轮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5664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0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轮毂电机、车轮及车辆,该轮毂电机包括电机外壳、电机主体以及减速机构。电机外壳包括第一子壳以及第二子壳,第一子壳具有第一容置空间,第二子壳具有与第一容置空间相连通的第二容置空间,在第一子壳的厚度方向上,至少部分的第二子壳延伸至第一容置空间内,以使至少部分的第二容置空间与第一容置空间相干涉;电机主体设置于第一容置空间;减速机构设置于第二容置空间,减速机构的输入端连接于电机主体的输出端,减速机构的输出端用于连接车轮的轮毂。本申请的轮毂电机的整体厚度可更小,在电机外壳的径向尺寸相同的情况下,轮毂电机的整体体积更小,最终输出扭矩更大,更有利于其往小型化方向发展。展。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毂电机、车轮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
,尤其提供一种轮毂电机、具有该轮毂电机的车轮以及具有该车轮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轮毂直驱电机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其具有布设灵活的优点,即,可使新能源汽车实现两个前轮驱动、两个后轮驱动以及四轮驱动。同时,与传统的内燃机汽车和单电机集中驱动的电动汽车相比,利用轮毂直驱电机更具有以下优势:省去了传统汽车所需的机械式操纵换挡装置、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和机械差速器等,驱动系统和整车结构简洁、有效利用空间大、传动效率高;各电动轮的驱动力可独立控制,更加灵活多变,提高恶劣路面条件下的行驶性能。
[0003]但是,轮毂直驱电机也具有转速高、扭矩小的特点,为了降低转速和提高输出扭矩,通常是在轮毂直驱电机的输出端增设减速机构。然而,减速机构的增加会造成轮毂电机的整体体积增大、重量增大,不利于与车轮的轮毂相适配,且影响轮毂电机的输出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提供一种轮毂电机、车轮及车辆,旨在解决现有的轮毂直驱电机的整体体积难以小型化、重量较重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轮毂电机,应用于车轮上,该轮毂电机包括:
[0007]电机外壳,所述电机外壳包括第一子壳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子壳的端部的第二子壳,所述第一子壳具有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二子壳具有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相连通的第二容置空间,在所述第一子壳的厚度方向上,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二子壳延伸至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以使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相干涉;
[0008]电机主体,所述电机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
[0009]减速机构,所述减速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所述减速机构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电机主体的输出端,所述减速机构的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车轮的轮毂。
[0010]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的轮毂电机,该电机外壳包括第一子壳和第二子壳。在结构形式上,第二子壳形成第一子壳的端面上,并且,至少部分的第二子壳沿第一子壳的厚度方向延伸进入第一容置空间内,使得至少部分的第二容置空间与第一容置空间在第一子壳的厚度方向上相干涉,如此,第二容置空间与第一容置空间存在重合的部分,那么,第一容置空间用于容置电机主体,第二容置空间用于容置减速机构,并且,至少部分的减速机构在空间上可伸入于第一容置空间内,如此,轮毂电机的整体厚度可更小,在电机外壳的径向尺寸相同的情况下,该轮毂电机的整体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更有利于其往小型化方向发展;相应地,在电机外壳的径向尺寸相同、轮毂电机的整体厚度也相同的情况下,该轮毂电机有足够的容置空间用以设置更多级的减速机构,如此,该轮毂电机的最终输
出扭矩更大,整体输出效率更高。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子壳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二子壳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子壳朝向所述车轮的端面相平齐。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子壳的端面即为电机外壳的端面,此时,电机外壳的端面平整,无向外凸出的结构,使得轮毂电机的整体厚度更小,重量更轻,更有利于其往小型化方向发展。
[0013]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子壳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二子壳朝背离所述电机主体的方向向外延伸且高出于所述第一子壳的端面。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外壳的厚度还包括第二子壳超出第一子壳的端面的部分,此时,在第一子壳的厚度方向上,第二容置空间的纵向深度更大,更适合于多级减速机构的设置。
[00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壳包括第一端盖以及围设于所述第一端盖的缘侧的第一侧壳,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一侧壳围合形成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和/或,所述第二子壳包括第二端盖以及围设于所述第二端盖的缘侧的第二侧壳,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第二侧壳围合形成所述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第二端盖和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二侧壳伸入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体限定第一子壳和第二子壳的结构形式,从而获得具体的第一容置空间的大小和第二容置空间的大小,使得可限定出两个容置空间所相重合的部分。
[001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机主体包括动子部以及围设于所述动子部的周侧且与所述动子部相转动的定子部,所述定子部设于所述第一侧壳的内壁上,所述动子部的转动中心轴与所述第一端盖的中轴线相重合。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定动子部和定子部二者位置关系,以及,二者在第一容置空间内的位置关系,以实现满足转矩的输出。
[001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子部包括动子固定架以及设于所述动子固定架上的多个动子齿,所述动子固定架的转动中心线与所述第一端盖的中轴线相重合;在所述第一子壳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动子固定架具有朝向所述第二端盖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凹腔,所述第二端盖延伸至所述第一凹腔内。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动子固定架的第一端面形成第一凹腔,以满足第二子壳的第二端盖延伸至第一凹腔内,使得第二容置空间与第一容置空间的重合度更大。
[002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子固定架的所述第一端面上设有第一凸起结构,所述第一凸起结构为所述动子部的输出端。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凸起结构为动子固定架朝向减速机构的凸部部分,以便于其与减速机构的输入端相连接。
[002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盖上设有第二凸起结构,在所述第一子壳的径向方向上,所述第二凸起结构的投影与所述第一凸起结构的投影相干涉。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在第一凸起结构和第二凸起结构之间设置密封件,以提升动子固定架与第二子壳之间的密封性。
[002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速机构包括一级太阳轮、均与所述一级太阳轮啮合连接
的多个一级行星轮、用于供各所述一级行星轮转动连接的一级行星架以及与各所述一级行星轮啮合连接的齿圈,所述齿圈置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并且,所述齿圈的中轴线与所述电机主体的转动中心线相重合,各所述一级行星轮围设于所述一级太阳轮,所述一级太阳轮用于与所述电机主体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一级行星架背离各所述一级行星轮的一端用于与所述车轮的轮毂相连接。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速机构可实现一级减速,提升轮毂电机的输出扭矩。
[002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速机构包括一级太阳轮、均与所述一级太阳轮啮合连接的多个一级行星轮、用于供各所述一级行星轮转动连接的一级行星架、设于所述一级行星架上且与各所述一级行星轮相对设置的二级太阳轮、均与所述二级太阳轮啮合连接的多个二级行星轮、用于供各所述二级行星轮转动连接的二级行星架以及与各所述一级行星轮和与各所述二级行星轮相啮合连接的齿圈,所述齿圈置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并且,所述齿圈的中轴线与所述电机主体的转动中心线相重合,各所述一级行星轮围设于所述一级太阳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毂电机,应用于车轮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外壳,所述电机外壳包括第一子壳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子壳的端部的第二子壳,所述第一子壳具有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二子壳具有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相连通的第二容置空间,在所述第一子壳的厚度方向上,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二子壳延伸至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以使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相干涉;电机主体,所述电机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减速机构,所述减速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所述减速机构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电机主体的输出端,所述减速机构的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车轮的轮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子壳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二子壳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子壳朝向所述车轮的端面相平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子壳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二子壳朝背离所述电机主体的方向向外延伸且高出于所述第一子壳的端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壳包括第一端盖以及围设于所述第一端盖的缘侧的第一侧壳,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一侧壳围合形成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和/或,所述第二子壳包括第二端盖以及围设于所述第二端盖的缘侧的第二侧壳,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第二侧壳围合形成所述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第二端盖和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二侧壳伸入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主体包括动子部以及围设于所述动子部的周侧的定子部,所述定子部设于所述第一侧壳的内壁上,所述动子部的转动中心轴与所述第一端盖的中轴线相重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子部包括动子固定架以及设于所述动子固定架上的多个动子齿,所述动子固定架的转动中心线与所述第一端盖的中轴线相重合;在所述第一子壳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动子固定架具有朝向所述第二端盖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凹腔,所述第二端盖延伸至所述第一凹腔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子固定架的所述第一端面上设有第一凸起结构,所述第一凸起结构为所述动子部的输出端。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盖上设有第二凸起结构,在所述第一子壳的径向方向上,所述第二凸起结构的投影与所述第一凸起结构的投影相干涉。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构包括一级太阳轮、均与所述一级太阳轮啮合连接的多个一级行星轮、用于供各所述一级行星轮转动连接的一级行星架以及与各所述一级行星轮啮合连接的齿圈,所述齿圈置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并且,所述齿圈的中轴线与所述电机主体的转动中心线相重合,各所述一级行星轮围设于所述一级太阳轮,所述一级太阳轮用于与所述电机主体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一级行星架背离各所述一级行星轮的一端用于与所述车轮的轮毂相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构包括一级太阳轮、均与所述一级太阳轮啮合连接的多个一级行星轮、用于供各所述一级行星轮转动连接的一级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恩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富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