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空复合风管运输移动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5406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空复合风管运输移动平台。其中,包括:移动平台、升降装置和辅助装置,所述移动平台上端固设有固定板,所述辅助装置包括有底板、平台板和第一滚轮,所述底板间隔排布地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滚轮,所述平台板设有多个配合第一滚轮的第二槽口;所述底板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上端可升降地设置有平台板,并配设有用于驱动平台板升降的所述升降装置;作人员在对每个复合风管衔接时,能够在平台板上滑动复合风管,从而将复合风管移动到对应位置,再通过升降装置的驱动,平台板升高,将复合风管提升至对应高度,便可与前一个复合风管进行衔接,省时省力,降低工作人员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空复合风管运输移动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风管安装
,尤其涉及一种高空复合风管运输移动平台。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公建项目越来越多,且大多采用钢结构,屋盖形式越来越复杂,桁架内空间狭窄,无法按照传统的汽车吊吊装的方式进行安装,势必要寻找一种新的吊装方式来辅助施工。
[0003]高空复合风管在进行安装时,通过电葫芦将复合风管运送至移动平台上,工作人员再对复合风管的位置进行调整,固定和安装,但现有技术的移动平台结构简单,功能性单一,安全性较低,且无法调整高度,提高了工作人员操作的难度,降低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空复合风管运输移动平台,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包括:移动平台、升降装置和辅助装置,所述移动平台上端固设有固定板,所述辅助装置包括有底板、平台板和第一滚轮,所述底板间隔排布地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滚轮,所述平台板设有多个配合第一滚轮的第二槽口。
[0007]所述底板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上端可升降地设置有平台板,并配设有用于驱动平台板升降的所述升降装置;在升降装置的驱动下,平台板的上端面在高于第一滚轮与低于第一滚轮之间切换;所述平台板上端滑动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底板一端固设有第一凸板。
[0008]所述辅助装置还包括有第一固定轴和第一限位块,所述底板内部横向阵列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轴,且所述第一固定轴贯穿底板两端,所述第一固定轴两端均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固定轴贯穿设置有多个第一滚轮。
[0009]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有限位板、滑块和第二滚轮,所述平台板的两侧设置有滑槽,所述限位板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滑块,且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板的侧面间隔排列地设置有多个第二滚轮,所述限位板一端固设有第二凸板。
[0010]所述移动平台前后两侧设置有多个与马道E固定的限位件。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工作人员在对每个复合风管衔接时,能够在平台板上滑动复合风管,从而将复合风管移动到对应位置,再通过升降装置的驱动,平台板升高,将复合风管提升至对应高度,便可与前一个复合风管进行衔接,省时省力,降低工作人员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0012]若平台板提升后,需要进一步对复合风管进行对位,便可滑动限位板,辅助工作人员对复合风管对位,省时省力。
[0013]提高了移动平台固定于马道E上的稳固性,使移动平台不会左右晃动,提高了工作
人员作业的安全性。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装置还包括有第一固定轴和第一限位块,所述底板内部横向阵列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轴,且所述第一固定轴贯穿底板两端,所述第一固定轴两端均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固定轴贯穿设置有多个第一滚轮。
[00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通过第一滚轮使工作人员能够在平台板上滑动复合风管,从而将复合风管移动到对应位置。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平台板上端均匀的设置有多个防滑凸起。
[00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当升降装置升起后,平台板上的防滑凸起增强了复合风管与平台板之间的摩擦力,能够使复合风管不会轻易移动,方便工作人员安装,且防滑凸起的设置也能使工作人员站的更稳,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剪式千斤顶、壳体和电机,所述壳体固设于固定板底部,所述壳体的内部装配有剪式千斤顶,该剪式千斤顶包括固定座、剪叉式多连杆机构,螺杆和升降座,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于壳体,螺杆的一端装配有使其转动的电机,升降座固设有滑杆,且滑杆的一端贯穿固定板、底板后固定连接于所述平台板。
[00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工作人员在对复合风管进行衔接时,前一个复合风管与后一个复合风管的高度有距离,升降装置能够将复合风管提升到对应的位置,与前一个复合风管对位,方便工作人员的安装。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板内部横向阵列设置有多个第二固定轴,且所述第二固定轴贯穿限位板上下两端,所述第二固定轴两端均设置有第三限位块,所述第二固定轴贯穿设置有多个第二滚轮,且第二滚轮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限位块,限位板一端固设有第二凸板。
[002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复合风管二次对位后,工作人员可推动复合风管进行组装。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包括如下步骤:
[0023]S1、推动移动平台,使移动平台沿马道朝需要安装复合风管移动;
[0024]S2、将移动平台推动至目的地后,采用链条将固定件与马道锁固;
[0025]S3、用电葫芦将待安装的复合风管放于平台板,安装第一节复合风管;
[0026]S4、移动移动平台,对第二节复合风管进行初步对位,此时平台板处于低位,即第一滚轮高于平台板;
[0027]S5、推动复合风管,后一节复合风管的下端面与多个第一滚轮相接触;
[0028]S6、初步对位后,启动升降装置将平台板上升,直至第一凸板的上端面接触于前一节复合风管风管的下端面,关闭升降装置;
[0029]S7、滑动限位板,对后一节复合风管进行精准定位,后一节的复合风管与第二滚轮相接触,使第二凸板一侧抵接前一节复合风管一侧,对准前一节复合风管后,推动后一节的复合风管,进行安装。
[0030]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7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精准定位后,前一节的复合风管与后一节的复合风管存在缝隙,可使用工具敲击后一节的复合风管进行对位。
[0031]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32]工作人员在对每个复合风管衔接时,能够在平台板上滑动复合风管,从而将复合
风管移动到对应位置,再通过升降装置的驱动,平台板升高,将复合风管提升至对应高度,便可与前一个复合风管进行衔接,省时省力,降低工作人员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4]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3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36]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升降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7]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升降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8]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轴结构示意图;
[0039]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辅助装置和限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0040]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限位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0041]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空复合风管运输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平台(1)、升降装置(2)和辅助装置(3),所述移动平台(1)上端固设有固定板(12),所述辅助装置(3)包括有底板(31)、平台板(36)和第一滚轮(34),所述底板(31)间隔排布地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滚轮(34),所述平台板(36)设有多个配合第一滚轮(34)的第二槽口(361);所述底板(31)与固定板(12)固定连接,所述底板(31)上端可升降地设置有平台板(36),并配设有用于驱动平台板(36)升降的所述升降装置(2);在升降装置(2)的驱动下,平台板(36)的上端面在高于第一滚轮(34)与低于第一滚轮(34)之间切换;所述平台板(36)上端滑动设置有限位装置(4),所述底板(31)一端固设有第一凸板(300);所述辅助装置(3)还包括有第一固定轴(32)和第一限位块(33),所述底板(31)内部横向阵列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轴(32),且所述第一固定轴(32)贯穿底板(31)两端,所述第一固定轴(32)两端均设置有第一限位块(33),所述第一固定轴(32)贯穿设置有多个第一滚轮(34);所述限位装置(4)包括有限位板(41)、滑块(42)和第二滚轮(45),所述平台板(36)的两侧设置有滑槽(362),所述限位板(41)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滑块(42),且所述滑块(42)与滑槽(362)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板(41)的侧面间隔排列地设置有多个第二滚轮(45),所述限位板(41)一端固设有第二凸板(400);所述移动平台(1)前后两侧设置有多个与马道(E)固定的限位件(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复合风管运输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板(36)上端均匀的设置有多个防滑凸起(37)。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复合风管运输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2)包括剪式千斤顶、壳体(21)和电机(23),所述壳体(21)固设于固定板(12)底部,所述壳体(21)的内部装配有剪式千斤顶,该剪式千斤顶包括固定座(26)、剪叉式多连杆机构,螺杆(25)和升降座(26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木火黄楚煌吕凯芳程俊阳李成宏王治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