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走线的数字化车间建设用钢结构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5090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9 1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走线的数字化车间建设用钢结构顶盖,涉及数字化车间技术领域,包括钢结构顶盖主体、支撑组件、扩张组件及减震组件,在上顶盖的上方承压时,由检测单元对上顶盖当前的工作状态进行识别和检测,将状态数据集发送至处理单元生成顶盖安全系数Dgs,并建立上顶盖的数字孪生模型,生成并获取调整策略后,进行仿真分析,由测试结果判断所选定的调整策略是否可行,如果可行,执行调整策略,对上顶盖形成不同程度支撑;在所选定的调整策略不可行时,由预警组件向用户发出预警。判断所选定的调整策略是否有效,如果无效,则由预警组件向外部发出预警,使用户能够及时的更换调整策略,防止上顶盖产生更大的安全隐患。防止上顶盖产生更大的安全隐患。防止上顶盖产生更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走线的数字化车间建设用钢结构顶盖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字化车间
,具体为一种方便走线的数字化车间建设用钢结构顶盖。

技术介绍

[0002]数字化车间是指采用数字化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将生产车间中的生产设备、生产过程、生产数据等信息进行全面、精准、实时的采集、处理、传输和应用,实现生产管理智能化、生产效率提升和生产质量提高的一种新型工业生产模式。
[0003]数字化车间是工业4.0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全程监控和实时反馈,优化生产计划和调度,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降低生产成本和能源消耗,提高产品质量和工厂的安全性。
[0004]为了保障数字化车间的实现,需要对车间的钢结构顶盖上大量的开槽钻孔和布线,以按照各种监控设备及传感器等,在完成开槽和钻孔后,虽然钢结构顶盖方便布线,但是也会对钢结构顶盖的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在钢结构顶盖的上方承受压力,比如有积水时,就可能会产生安全隐患。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走线的数字化车间建设用钢结构顶盖。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走线的数字化车间建设用钢结构顶盖,在上顶盖的上方承压时,由检测单元对上顶盖当前的工作状态进行识别和检测,将状态数据集发送至处理单元生成顶盖安全系数Dgs,并建立上顶盖的数字孪生模型,生成并获取调整策略后,进行仿真分析,由测试结果判断所选定的调整策略是否可行,如果可行,执行调整策略,对上顶盖形成不同程度支撑;在所选定的调整策略不可行时,由预警组件向用户发出预警。判断所选定的调整策略是否有效,如果无效,则由预警组件向外部发出预警,使用户能够及时的更换调整策略,防止上顶盖产生更大的安全隐患,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8](二)技术方案
[0009]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方便走线的数字化车间建设用钢结构顶盖,包括钢结构顶盖主体、支撑组件、扩张组件及减震组件,所述钢结构顶盖主体包括位于下方的支撑柱,在支撑柱上方设置有平行的上顶盖及下顶盖,在上顶盖与下顶盖之间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壳体,支撑壳体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反向移动的安装杆,在安装杆的外部设置有扩张组件,在两个所述扩张组件的相背方向均设置有减震组件,两个减震组件分别与上顶盖和下顶盖之间弹性接触;
[0010]所述减震组件包括两个平设置的缓冲层,在两个缓冲层之间等距设置有若干个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包括两个交叉铰接的缓冲杆,缓冲杆的端部与缓冲层的表面滑动连接,在
两个缓冲杆的铰接处设置有扭簧;
[0011]还包括检测单元、处理单元及控制单元及预警组件,其中,在上顶盖的上方承压时,由检测单元对上顶盖当前的工作状态进行识别和检测,生成状态数据集,将状态数据集发送至处理单元,由处理单元生成顶盖安全系数Dgs,并建立上顶盖的数字孪生模型,由处理单元依据顶盖安全系数Dgs与对应阈值的关系,生成对应的调整策略;获取调整策略后,对所生成的调整策略进行仿真分析,获取测试结果,由测试结果判断所选定的调整策略是否可行,如果可行,将调整策略发送至控制单元,执行调整策略,对支撑组件和扩张组件中的至少一个形成控制,对上顶盖形成不同程度支撑;在所选定的调整策略不可行时,由预警组件向用户发出预警。
[001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壳体,在所述支撑壳体的一端设置有汽缸,所述汽缸用于出输出动力,所述汽缸的输出端通过传动件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延伸出支撑壳体的外部连接安装杆,在汽缸输出动力后,使两个安装杆相向移动。
[0013]进一步的,所述传动件包括开设于支撑壳体内部的第二滑槽,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一侧与汽缸的输出端相连,从而在汽缸输出动力时,可以推动第一滑块在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在第二滑槽的上下两侧两两对称设置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通过第三连接杆与第一滑块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于第二滑块的表面。
[0014]进一步的,所述扩张组件包括设置于中心位置的底座,底座的外缘处环形等距分布有若干个限位套,限位套内部向外滑动设置推杆,推杆的末端连接有支撑片,在支撑片的外表面贴合设置外壳体,在底座与支撑片之间设置有扩张件与动力件,动力件输出动力,扩张件使支撑片推动外壳体向外扩张。
[0015]进一步的,所述扩张件包括转动设置于底座表面的圆盘体,圆盘体的表面开设有弧形槽,推杆的表面设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的顶端延伸至弧形槽的内部;所动力件包括贴合于圆盘体外部的第二齿环,第二齿环的一侧设置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用于输出动力,减速电机的外部套接有第一齿环,所述第一齿环与第二齿环之间相啮合。
[0016]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图像识别模块及受力检测模块,在上顶盖的上方压力超过压力阈值时,由受力检测模块对上顶盖所受内应力进行识别,在所述上顶盖所受内应力大于内应力阈值时,确定所受内应力超过内应力阈值的比例,确定为内应力比Yb;由图像识别模块识别上顶盖表面所产生的裂纹,并确定上顶盖表面产生的数量,确定为裂纹数Ls;将内应力比Yb及裂纹数Ls汇总,建立状态数据集。
[0017]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单元包括评估模块、判断模块、选择模块及仿真分析模块,其中,将状态数据集发送至评估模块,由评估模块生成顶盖安全系数Dgs,顶盖安全系数Dgs的生成方式如下,获取内应力比Yb及裂纹数Ls,无量纲处理后,依照如下公式:
[0018][0019]其中,0≤F1≤1,0≤F2≤1,且0.72≤F1+F2≤1.89,其具体值由用户调整设置,C为常数修正系数。
[0020]进一步的,将获取的顶盖安全系数Dgs的发送至判断模块,并由判断模块形成对应的调整策略,具体如下:由判断模块设置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且使第一阈值大于第二阈
值,当顶盖安全系数Dgs小于第二阈值时,由判断模块形成第一调整策略;当顶盖安全系数Dgs处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之间时,由判断模块形成第二调整策略;当顶盖安全系数Dgs大于第二阈值时,由判断模块形成第三调整策略。
[0021]进一步的,由检测单元对上顶盖当前的状态进行检测,建立上顶盖的数字孪生模型,在获取由判断模块输出的调整策略后,由仿真分析模块对所述的调整策略进行仿分析,生成仿真结果;由仿真结果判断与顶盖安全系数Dgs所对应的调整策略是否可行;并由选择模块选择其中可行的并输出,在不可行时,由控制单元形成控制指令,使预警组件向发出预警。
[002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整策略为:先执行第二策略再执行第三策略;所述第二调整策略为:启动汽缸输出动力,使第一滑块通过第三连接杆带动第二滑块,第二滑块沿着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使两个第二连接杆反向移动,扩张组件对上顶盖形成支撑;所述第三调整策略为:启动减速电机输出动力,通过第一齿环与第二齿环的啮合使圆盘体转动,使弧形槽与限位滑块配合,使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走线的数字化车间建设用钢结构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结构顶盖主体(10)、支撑组件(20)、扩张组件(30)及减震组件(40),所述钢结构顶盖主体(10)包括位于下方的支撑柱(11),在支撑柱(11)上方设置有平行的上顶盖(12)及下顶盖(13),在上顶盖(12)与下顶盖(13)之间设置有支撑组件(20),所述支撑组件(20)包括支撑壳体(21),支撑壳体(21)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反向移动的安装杆(22),在安装杆(22)的外部设置有扩张组件(30),在两个所述扩张组件(30)的相背方向均设置有减震组件(40),两个减震组件(40)分别与上顶盖(12)和下顶盖(13)之间弹性接触;所述减震组件(40)包括两个平设置的缓冲层(41),在两个缓冲层(41)之间等距设置有若干个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包括两个交叉铰接的缓冲杆(42),缓冲杆(42)的端部与缓冲层(41)的表面滑动连接,在两个缓冲杆(42)的铰接处设置有扭簧(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走线的数字化车间建设用钢结构顶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单元(50)、处理单元(60)及控制单元(70)及预警组件(80),其中,在上顶盖(12)的上方承压时,由检测单元(50)对上顶盖(12)当前的工作状态进行识别和检测,生成状态数据集,将状态数据集发送至处理单元(60),由处理单元(60)生成顶盖安全系数Dgs,并建立上顶盖(12)的数字孪生模型,由处理单元(60)依据顶盖安全系数Dgs与对应阈值的关系,生成对应的调整策略;获取调整策略后,对所生成的调整策略进行仿真分析,获取测试结果,由测试结果判断所选定的调整策略是否可行,如果可行,将调整策略发送至控制单元(70),执行调整策略,对支撑组件(20)和扩张组件(30)中的至少一个形成控制,对上顶盖(12)形成不同程度支撑;在所选定的调整策略不可行时,由预警组件(80)向用户发出预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走线的数字化车间建设用钢结构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0)包括支撑壳体(21),在所述支撑壳体(21)的一端设置有汽缸(23),所述汽缸(23)用于出输出动力,所述汽缸(23)的输出端通过传动件连接有第二连接杆(24),所述第二连接杆(24)延伸出支撑壳体(21)的外部连接安装杆(22),在汽缸(23)输出动力后,使两个安装杆(22)相向移动;所述传动件包括开设于支撑壳体(21)内部的第二滑槽(26),第二滑槽(26)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25),所述第一滑块(25)的一侧与汽缸(23)的输出端相连,从而在汽缸(23)输出动力时,可以推动第一滑块(25)在第二滑槽(26)的内部滑动,在第二滑槽(26)的上下两侧两两对称设置有第一滑槽(27),第一滑槽(27)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块(29),第二滑块(29)通过第三连接杆(28)与第一滑块(25)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24)固定连接于第二滑块(29)的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便走线的数字化车间建设用钢结构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组件(30)包括设置于中心位置的底座(310),底座(310)的外缘处环形等距分布有若干个限位套(39),限位套(39)内部向外滑动设置推杆(38),推杆(38)的末端连接有支撑片(32),在支撑片(32)的外表面贴合设置外壳体(31),在底座(310)与支撑片(32)之间设置有扩张件与动力件,动力件输出动力,扩张件使支撑片(32)推动外壳体(31)向外扩张。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便走线的数字化车间建设用钢结构顶盖,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晓辉阮学群林钟盛林盛尤伟钦卢志刚王英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机电沿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