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房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3573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钢结构房顶,包括钢结构支架和屋顶本体,屋顶板架上冲压成型若干道转芯装配槽,转芯装配槽呈半圆柱型凹槽,且转芯装配槽中设有尺径相配合的转芯。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暴风雪天气下,通过远程控制第一电动机的工作,同时控制多个转芯进行旋转,使转芯上所设加热板切换至上方的外部环境,而曲面光伏面板则切换至转芯装配槽内部,对曲面光伏面板进行保护,特别是在冰雹天气下,有效防止冰雹对曲面光伏面板砸伤损坏;在雪天停止时,由蓄电池对加热板进行供电,加热板加热对转芯上残留的积雪进行融化,接着再重新切换曲面光伏面板至外部环境,继续进行光电转换。继续进行光电转换。继续进行光电转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房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厂房
,尤其涉及一种钢结构房顶。

技术介绍

[0002]钢结构厂房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梁钢、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在结构顶部安装钢板房顶。为了增加钢结构厂房的综合利用率,通常会在房顶上设置利用太阳能发电或产热水装置,例如申请号为CN201420316252.0公开了一种太阳能钢结构房顶装置,在钢结构房顶外表面设置一层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机构获得的电能输送给蓄电池进行存储,蓄电池存储的电能可以供室内吊灯和燃气灶机构使用。但是在下雪环境下,太阳能电池板容易受到雨雪天气的影响,大雪覆盖在太阳能电池板上、或者低温环境下在太阳能电池板表面凝结冰层,都会影响太阳能电池板的电能转换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钢结构房顶,以更加确切地解决上述所述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钢结构房顶,包括钢结构支架和屋顶本体,所述钢结构支架包括一对钢结构梁体,一对钢结构梁体之间连接有若干根副梁体,每根副梁体的中部连接有支撑柱体,且多个支撑柱体顶部连接有脊梁,脊梁的两侧连接有屋顶本体,所述屋顶本体包括倾斜设置的屋顶板架,屋顶板架顶部固定于脊梁的侧边,屋顶板架的底部连接于同一侧的钢结构梁体上,所述屋顶板架上冲压成型若干道转芯装配槽,转芯装配槽呈半圆柱型凹槽,且转芯装配槽中设有尺径相配合的转芯,转芯通过两端设有的转轴与转芯装配槽的槽侧边相转接,所述转芯包括转芯骨架,转芯骨架的一侧外壁固定有呈半圆弧状的曲面光伏面板,转芯骨架的另一侧外壁固定有呈半圆弧状的加热板,所述脊梁的底部设有控制箱体,所述转芯上端连接的转轴延伸至脊梁的内部,且位于脊梁内部的转轴端部设有从动锥齿轮,所述脊梁内部转接有两根联动长轴,两根联动长轴上且对应每个从动锥齿轮的位置设有主动锥齿轮,且联动长轴上所设的主动锥齿轮与同侧相对应的从动锥齿轮传动啮合,两根所述联动长轴的一端均设有直齿轮,且两个直齿轮相啮合,脊梁的外侧壁设有包裹保护直齿轮的传动箱体,传动箱体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电动机,且第一电动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根联动长轴的端部相连接。
[0005]进一步的,所述屋顶板架上设有的转芯装配槽呈等间距排布,转芯装配槽的轴向与屋顶板架的倾斜方向一致。
[0006]进一步的,所述转芯骨架的内部为空心内腔,且转芯骨架的空心内腔中填充有隔热棉。
[0007]进一步的,所述屋顶板架上每相邻两个转芯装配槽之间设有一道导水凹槽,所述
转芯装配槽的两侧槽口边缘设有除雪斜面刮边。
[0008]进一步的,所述钢结构梁体的底部设有多个支柱装配槽口,且支柱装配槽口的中部设有压力感应器。
[0009]进一步的,所述脊梁的顶部连接有顶盖,顶盖的内部设有一条润滑油储存管,润滑油储存管的底部且对应每个主动锥齿轮的位置连接有滴油管。
[0010]进一步的,所述滴油管为“U”型双头管,滴油管的两个管口分别延伸至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的啮合位置。
[0011]进一步的,所述润滑油储存管的底部为圆形凹腔,润滑油储存管底部的圆形凹腔中设有尺径相配合的出油辊,出油辊对应每个滴油管的位置开设有若干个呈环形阵列的取油槽孔,出油辊通过辊轴杆转接于润滑油储存管中,润滑油储存管的顶部一侧设有补油口。
[0012]进一步的,所述顶盖的一侧外壁设有第二电动机,且第二电动机的输出轴与辊轴杆的一端相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箱体内部集合有蓄电池、电控模块和无线收发模块,蓄电池、电控模块分别与曲面光伏面板、加热板、第一电动机以及第二电动机电性连接。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晴天天气下,通过远程控制第一电动机的工作,对联动长轴进行驱动,两根联动长轴由于一对直齿轮的啮合下进行同时转动,联动长轴上所设的主动锥齿轮与转芯上端转轴所设的从动锥齿轮啮合传动,从而达到同时控制多个转芯进行旋转,使转芯上所设曲面光伏面板切换至上方的外部环境,从而可采集光能转化为电能,且在控制箱体内的蓄电池储存,以供应厂房内电气件使用;2、本专利技术在暴风雪天气下,通过远程控制第一电动机的工作,同时控制多个转芯进行旋转,使转芯上所设加热板切换至上方的外部环境,而曲面光伏面板则切换至转芯装配槽内部,对曲面光伏面板进行保护,特别是在冰雹天气下,有效防止冰雹对曲面光伏面板砸伤损坏;在雪天停止时,由蓄电池对加热板进行供电,加热板加热对转芯上残留的积雪进行融化,接着再重新切换曲面光伏面板至外部环境,继续进行光电转换;3、本专利技术通过远程控制第二电动机工作,驱使出油辊在润滑油储存管内腔底部转动,润滑油储存管内部的润滑油在出油辊的旋转下,由取油槽孔带入滴油管与润滑油储存管的相接口处,从而使润滑油从滴油管的两个管口滴落至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的啮合处,既可进行远程润滑操作,同时有效避免润滑油的浪费。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钢结构房顶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钢结构房顶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钢结构房顶的侧剖视图;图4为图3中A

A处的剖视图;图5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钢结构房顶的局部立体视图;图7为图6中C处的放大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钢结构房顶中润滑油储存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钢结构支架;101、钢结构梁体;1011、支柱装配槽口;1012、压力感应器;102、副梁体;103、支撑柱体;104、脊梁;105、顶盖;2、屋顶本体;201、屋顶板架;2011、导水凹槽;202、转芯装配槽;2021、除雪斜面刮边;203、转芯;2031、转芯骨架;2032、曲面光伏面板;2033、加热板;2034、隔热棉;2035、转轴;2036、从动锥齿轮;3、控制箱体;4、联动长轴;401、主动锥齿轮;402、直齿轮;403、传动箱体;404、第一电动机;5、润滑油储存管;501、滴油管;502、出油辊;503、取油槽孔;504、辊轴杆;505、第二电动机;506、补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8]请参考图1

图8,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钢结构房顶,包括钢结构支架1和屋顶本体2,钢结构支架1包括一对钢结构梁体101,一对钢结构梁体101之间连接有若干根副梁体102,每根副梁体102的中部连接有支撑柱体103,且多个支撑柱体103顶部连接有脊梁104,脊梁104的两侧连接有屋顶本体2,屋顶本体2包括倾斜设置的屋顶板架201,屋顶板架201顶部固定于脊梁104的侧边,屋顶板架201的底部连接于同一侧的钢结构梁体101上,屋顶板架201上冲压成型若干道转芯装配槽202,转芯装配槽202呈半圆柱型凹槽,且转芯装配槽202中设有尺径相配合的转芯203,转芯203通过两端设有的转轴2035与转芯装配槽202的槽侧边相转接,屋顶板架201上设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房顶,包括钢结构支架(1)和屋顶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支架(1)包括一对钢结构梁体(101),一对钢结构梁体(101)之间连接有若干根副梁体(102),每根副梁体(102)的中部连接有支撑柱体(103),且多个支撑柱体(103)顶部连接有脊梁(104),脊梁(104)的两侧连接有屋顶本体(2),所述屋顶本体(2)包括倾斜设置的屋顶板架(201),屋顶板架(201)顶部固定于脊梁(104)的侧边,屋顶板架(201)的底部连接于同一侧的钢结构梁体(101)上,所述屋顶板架(201)上冲压成型若干道转芯装配槽(202),转芯装配槽(202)呈半圆柱型凹槽,且转芯装配槽(202)中设有尺径相配合的转芯(203),转芯(203)通过两端设有的转轴(2035)与转芯装配槽(202)的槽侧边相转接,所述转芯(203)包括转芯骨架(2031),转芯骨架(2031)的一侧外壁固定有呈半圆弧状的曲面光伏面板(2032),转芯骨架(2031)的另一侧外壁固定有呈半圆弧状的加热板(2033),所述脊梁(104)的底部设有控制箱体(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房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板架(201)上设有的转芯装配槽(202)呈等间距排布,转芯装配槽(202)的轴向与屋顶板架(201)的倾斜方向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房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芯骨架(2031)的内部为空心内腔,且转芯骨架(2031)的空心内腔中填充有隔热棉(203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房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板架(201)上每相邻两个转芯装配槽(202)之间设有一道导水凹槽(2011),所述转芯装配槽(202)的两侧槽口边缘设有除雪斜面刮边(202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房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梁体(101)的底部设有多个支柱装配槽口(1011),且支柱装配槽口(1011)的中部设有压力感应器(101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房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芯(203)上端连接的转轴(2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刚张庭银永春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友宸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