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伪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将随机微观三维结构图形应用于产品的防伪 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防伪产品主要有防伪标识、防伪材料、结构与包装防伪技术产品和生物识 别特征防伪技术产品等,但是很多防伪产品的制造设备昂贵,或者一些产品防伪程度低,比 较容易仿造(如激光防伪等),可靠性低。基于电液动力学机制,电极间距为微米级平行极板间的高分子薄层液体(如光刻胶, PDMS, PS和PMMA等)在强电场作用下产生波动不稳定,冷却后可形成随机微观三维结构 图形(E. Schaffer, T. Thum-Albrecht, T. P. Russell and U. Steiner. Europhys. Lett. 2001, 53(4): 518-524)。科研人员对负极进行光刻图形化后利用该方法实现图案转移(1. E. Schaffer, T. Thurn-Albrecht, T. P. Russell and U. Steiner. Nature 2000, 403: 874-877; 2. Stephen Y. Chou and Lei Zhuang.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随机微观三维结构图形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平板正电极上表面旋涂微米或亚微米级的高分子液体后干燥,得到高分子薄膜; 2)将三角形楔体置于高分子薄膜上,将平板负电极平行放在三角形楔体上; 3)将平 板正电极和平板负电极分别连接直流电压源的正负电极; 4)加热样品,开启电压源,并调节平板正电极与平板负电极之间的间隙,使场强至10↑[7]~10↑[8]V/m,高分子薄层液体产生明显的不稳定波动,形成随机微观三维结构图形; 5) 冷却后关闭电压源; 6)剥离平板负电极和三角形楔体后确定随机微观三维结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道恒,吴德志,王凌云,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