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堆充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4764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煤炭堆放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堆充氮装置,包括是通过连接管与外部充氮软管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了连接套,连接套的内壁螺纹固定连接了散气管,散气管的底端固定螺纹连接了锥形堵头;并且,散气管的外管壁还开设有呈圆周状分布的散气孔;所述散气管的内壁采用接触式连接安装了滤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普通充氮装置相比,本申请中的充氮装置前端的锥形堵头采用锥形设计,容易在煤堆中定位,并且易插入煤堆;在散气孔中装有内衬滤网,可以防止煤粉从散气孔进行散气管内,堵塞散气孔,影响散气效果;滤网两端螺纹连接,可方便拆开,对滤网清洗后循环使用。滤网清洗后循环使用。滤网清洗后循环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堆充氮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煤炭堆放处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煤堆充氮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煤炭堆场堆放的煤炭经常有自燃发生,尤其在夏季和冬季,因天气原因以及部分外贸褐煤的长时间堆放,自燃更为严重。煤炭自燃给环保管理带来风险,并导致煤炭亏吨,对所属公司的安全生产和经营都造成较大的影响。根据堆场的自燃情况,结合实际,本着防患于未然、实用节约、简单有效等原则,使用防火布覆盖在有自燃趋势的煤炭堆垛的表面,实现全封闭,在防火布下方使用新型的充氮装置入氮气,从而降低氧气浓度至5%及以下,达到煤炭缺氧防止自燃发生的目的。
[0003]在实施煤堆覆盖充氮防自燃技术时,因煤炭进水固化等情况,充氮装置难以插入煤堆中,还有因插入煤炭中的充氮装置会因为煤粉从散气孔进入,发生堵塞,导致进气效率严重降低,严重时可能由于管道压力过大损坏制氮装置或输氮软管。
[0004]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新型防堵充氮装置,通过设计使充氮装置容易插入煤堆,并通过增设充氮装置的导气管内衬滤网等防堵,从而达到插入煤炭容易简单,散气均匀不堵塞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插入煤炭中的充氮装置会因为煤粉从散气孔进入,发生堵塞,导致进气效率严重降低,严重时可能由于管道压力过大损坏制氮装置或输氮软管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煤堆充氮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煤堆充氮装置,是通过连接管与外部充氮软管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了连接套,连接套的内壁螺纹固定连接了散气管,散气管的底端固定螺纹连接了锥形堵头;
[0008]并且,散气管的外管壁还开设有呈圆周状分布的散气孔;
[0009]所述散气管的内壁采用接触式连接安装了滤网。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管靠近所述连接套的一端的外圈螺纹固定安装了外固定筒,外固定筒的底端还向下延伸至所述散气管的外圈。
[0011]优选的,所述外固定筒的内部是沉孔,且沉孔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与外部开设有外螺纹的连接管螺纹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散气管的外管壁从上至下开设有三层呈圆周状分布,且径向间隔为10cm的散气孔;
[0013]其中,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得散气孔两两之间间隔距离相等,散气孔的孔径为直径3mm。
[0014]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外壁焊接固定有左右对称的长20cm的操作手柄。
[0015]优选的,所述滤网选择直径25cm、200目的不锈钢滤网,且所述滤网与散气管内壁紧密接触。
[0016]优选的,所述连接管、连接套、散气管、滤网、锥形堵头均选用不锈钢材质。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技术,与普通充氮装置相比,本申请中的充氮装置前端的锥形堵头采用锥形设计,容易在煤堆中定位,并且易插入煤堆。
[0019]2、本申请中的充氮装置,在散气孔中装有内衬滤网,可以防止煤粉从散气孔进行散气管内,堵塞散气孔,影响散气效果。
[0020]3、本申请中的充氮装置,滤网两端螺纹连接,可方便拆开,对滤网清洗后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煤堆充氮装置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煤堆充氮装置的前视局部剖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煤堆充氮装置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煤堆充氮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煤堆充氮装置的图2中A

A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煤堆充氮装置的散气管、散气孔、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煤堆充氮装置的图2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连接管、2操作手柄、3连接套、4散气管、5滤网、6锥形堵头、7散气孔、8外固定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0]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0031]本技术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0032]实施例:参照图1

7,一种煤堆充氮装置,是通过连接管1与外部充氮软管相连接,连接管1是直径40cm的不锈钢管,所述连接管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了连接套3,连接套3主要起到过渡连接的作用,当连接管1的内径与散气管4的外径距离相差较大时,且无法直接采用螺纹连接时,在连接管1和散气管4之间加设的设置有内外螺纹的连接套3,起到连接了连接管1和散气管4的作用,并且也便于散气管4的拆装。
[0033]本技术中,连接套3的内壁螺纹固定连接了散气管4,散气管4选用直径35cm不锈钢管,散气管4的底端固定螺纹连接了锥形堵头6,锥形堵头6长15cm,圆锥角度15度,与散
气管4采用内螺纹连接,堵头采用锥形,从而比较便捷的插入煤堆中。
[0034]并且,散气管4的外管壁还开设有呈圆周状分布的散气孔7,散气管4的外管壁从上至下开设有三层呈圆周状分布,且径向间隔为10cm的散气孔7,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得散气孔7两两之间间隔距离相等,散气孔7的孔径为直径3mm,开设的散气孔7可以防止煤粉从散气孔7进行散气管4内,堵塞散气孔7,影响散气效果,从而利用呈圆周状分布的散气孔7,增强散气效果。
[0035]本实施例中,所述散气管4的内壁采用接触式连接安装了滤网5,滤网5选择直径25cm、200目的不锈钢滤网5,且所述滤网5与散气管4内壁紧密接触,内衬滤网5两端螺纹连接,可以将散气管4从连接套3的内部旋转出来,从而可以方便的对内置滤网5进行安装、拆卸、清洗,并可重复利用。
[0036]本实施例中,连接管1靠近所述连接套3的一端的外圈螺纹固定安装了外固定筒8,外固定筒8的底端还向下延伸至所述散气管4的外圈,外固定筒8的内部是沉孔,且沉孔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与外部开设有外螺纹的连接管1螺纹连接。
[0037]本实施例中,连接管1的外壁焊接固定有左右对称的长20cm的操作手柄2,便于人工操作,在将外部的充氮软管与连接管1进行连接时,通过握持操作手柄2,增加了控制连接管1与充氮软管之间连接操作的便捷性。
[0038]本实施例中,连接管1、连接套3、散气管4、滤网5、锥形堵头6均选用不锈钢材质,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堆充氮装置,是通过连接管(1)与外部充氮软管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了连接套(3),连接套(3)的内壁螺纹固定连接了散气管(4),散气管(4)的底端固定螺纹连接了锥形堵头(6);并且,散气管(4)的外管壁还开设有呈圆周状分布的散气孔(7);所述散气管(4)的内壁采用接触式连接安装了滤网(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堆充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靠近所述连接套(3)的一端的外圈螺纹固定安装了外固定筒(8),外固定筒(8)的底端还向下延伸至所述散气管(4)的外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堆充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固定筒(8)的内部是沉孔,且沉孔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与外部开设有外螺纹的连接管(1)螺纹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勇朱政操张金龙赵镇雄陆寿湖唐洋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太仓港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