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颅内血肿清除止血器,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夹持机构、固定结构与导流结构,所述夹持机构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结构的两端,且连接结构上分别活动连接有联动结构与滑动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呈两组设置,且两组固定结构分别活动连接在滑动结构上,升降结构安装在固定结构的顶部;所述导流结构与升降结构活动连接,且升降结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止血机构,止血机构包括有:夹块、连接轴、齿轮与齿条,夹块设置两组,且两组夹块分别与连接轴转动连接,连接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齿轮,齿轮与齿条相啮合,通过夹块可以对患者的出血处进行止血,且夹块可以通过齿轮与齿条进行控制,且通过弹性件D还可以带动齿条自动向顶部升起。顶部升起。顶部升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颅内血肿清除止血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颅内血肿清除止血器。
技术介绍
[0002]颅内血肿是脑损伤中最常见最严重的继发性病变,在对颅内血肿进行治疗时需要使用止血器进行辅助。
[0003]例如申请号CN201710122104.3的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颅内血肿清除止血器和颅内血肿清除止血装置,包括手柄、第一工作片、第二工作片和控制线,手柄呈柱状,手柄设置有通孔,通孔沿手柄的轴心线方向延伸,第一工作片和第二工作片分别安装于手柄,且第一工作片和第二工作片位于手柄的同一端,第一工作片通过控制线与电源连接,第二工作片通过控制线与电源连接,控制线位于通孔内;颅内血肿清除止血设备包括电源和如上的颅内血肿清除止血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颅内血肿清除止血器可以安全可靠的进行止血,又能将血块和血肿排除颅内,从而避免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0004]基于现有技术发现,大部分现有的颅内血肿清除止血器,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便于通过止血钳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止血,需要反复的对患者颅内的血液进行清理,容易对手术造成较大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颅内血肿清除止血器,包括夹持机构、固定结构与导流结构,所述夹持机构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结构的两端,且连接结构上分别活动连接有联动结构与滑动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呈两组设置,且两组固定结构分别活动连接在滑动结构上,升降结构安装在固定结构的顶部;所述导流结构与升降结构活动连接,且升降结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止血机构,止血机构包括有:夹块、连接轴、齿轮与齿条,夹块设置两组,且两组夹块分别与连接轴转动连接,连接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齿轮,齿轮与齿条相啮合。
[0006]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连接架A、夹板、拉动杆、弹性件A、导向杆、限位板A、预留槽,连接架A底部活动连接有拉动杆,且拉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夹板,弹性件A分别活动连接在拉动杆的两端,且弹性件A的上下两侧分别与夹板、连接架A相贴合;导向杆与预留槽分别设置连接在连接架A的顶部,且导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A,弹性件A采用弹簧,其作用为,通过弹性件A可以自动带动夹板进行夹持固定。
[000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架B、通孔与螺纹槽,连接架B的四周分别设有通孔与螺纹槽,连接架B通过通孔与导向杆滑动连接,且连接架B的顶部与限位板A相贴合,连接架B通过螺纹槽与控制杆A进行螺纹连接,其作用为,当控制杆A进行转动时,可以带动连接架B进行升降。
[000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控制杆A、转盘、传动带与轴承,控制杆A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轴承,且轴承通过预留槽与连接架A固定连接,控制杆A通过螺纹槽与连接架B螺纹
连接,控制杆A上固定连接有转盘,且转盘分别活动连接在传动带的两端,传动带采用铰链,其作用为,通过传动带可以同时带动转盘与控制杆A进行转动。
[0009]进一步的,所述联动结构包括:联动轴、锥齿轮A、锥齿轮B、连接块,联动轴的两侧分别与连接块转动连接,且连接块固定连接在连接架B的内侧,锥齿轮A分别固定连接在联动轴的两端,且锥齿轮A与锥齿轮B相啮合,锥齿轮B固定连接在控制杆A上。
[0010]进一步的,所述滑动结构包括:箍圈、垫层、镂空槽、滑动槽A,箍圈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垫层,且箍圈的两侧分别设有镂空槽与滑动槽A,箍圈通过滑动槽A与连接架B滑动连接,垫层采用吸水性较强的棉质材料,其作用为,通过垫层可以对患者头部流出的血液进行吸附。
[001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结构呈两组设置,且两组固定结构分别包括:转动柱、伸缩杆、压板、固定板A、螺母A,转动柱转动连接在固定板A的顶部,且固定板A通过镂空槽与箍圈固定连接,转动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母A,螺母A与伸缩杆螺纹连接,且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板,压板滑动连接在镂空槽内,且压板的底部与连接架A相贴合,伸缩杆与固定板A活动连接,伸缩杆采用螺杆,其作用为,当转动柱进行转动时,可以带动伸缩杆进行升降。
[0012]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搭接板A、调节杆、弹性件B、螺母B、预留孔、滑动槽B、固定架,搭接板A与调节杆活动连接,且调节杆的底部与箍圈固定连接,调节杆上螺纹连接有螺母B,且螺母B贴合在搭接板A的顶部,调节杆上同时活动连接有弹性件B,且弹性件B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箍圈、搭接板A相贴合,搭接板A上分别设有预留孔与滑动槽B,固定架固定连接在搭接板A的底部,弹性件B采用弹簧,其作用为,通过弹性件B可以对搭接板A施加压力。
[0013]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结构包括:导流管、搭接板B、吸管、控制杆B、弹性件C、限位板B,导流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搭接板B,导流管与搭接板B分别通过预留孔与搭接板A活动连接,导流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管,导流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B,且限位板B与控制杆B滑动连接,控制杆B上活动连接有弹性件C,且弹性件C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控制杆B、限位板B相贴合,控制杆B的底部设有垫片,且垫片采用橡胶材质,其作用为,通过垫片可以对导流管进行封堵。
[0014]进一步的,所述止血机构还包括:滑动杆、弹性件D、固定板B,齿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杆,且滑动杆通过滑动槽B分别与搭接板A、固定架活动连接,滑动杆上固定连接有两组固定板B,固定板B分别设置在搭接板A的上下两侧,弹性件D活动连接在滑动杆上,且弹性件D的两端分别与搭接板A、固定板B相贴合,夹块呈梯形结构,其作用为,通过梯形设置的夹块可以对患者的出血处进行止血。
[0015]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6]1、该一种颅内血肿清除止血器,通过夹块可以对患者的出血处进行止血,且夹块可以通过齿轮与齿条进行控制,通过弹性件D还可以带动齿条自动向顶部升起,并通过齿条对齿轮、连接轴与夹块进行固定,固定方式较为简易,可以有效的避免医护人员反复的对止血钳进行控制的情况发生。
[0017]2、该一种颅内血肿清除止血器,当转动螺母B时,可以对螺母B在调节杆上的位置进行调整,并使搭接板A自动向底部进行滑动,且搭接板A还可以通过弹性件B施加压力,便于控制止血机构与导流结构进行升降,可以有效的适用于不同的患者,增强止血器的适用
性。
[0018]3、该一种颅内血肿清除止血器,当控制杆B进行滑动时,可以通过吸管与导流管对患者创口内的血块进行吸附与清除,且控制杆B在压下后还可以通过弹性件C自动进行复位,操作方式较为简易。
[0019]4、该一种颅内血肿清除止血器,箍圈可以通过滑动杆A在连接架A上进行滑动,且箍圈在滑动时,还可以对导流结构与止血机构的位置进行调整,便于使导流结构与止血机构对患者的创口处进行覆盖。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21]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2]在附图中:
[0023]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俯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颅内血肿清除止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机构(1)、固定结构(5)与导流结构(7),所述夹持机构(1)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结构(2)的两端,且连接结构(2)上分别活动连接有联动结构(3)与滑动结构(4);所述固定结构(5)呈两组设置,且两组固定结构(5)分别活动连接在滑动结构(4)上,升降结构(6)安装在固定结构(5)的顶部;所述导流结构(7)与升降结构(6)活动连接,且升降结构(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止血机构(8),止血机构(8)包括有:夹块(801)、连接轴(802)、齿轮(803)与齿条(804),夹块(801)设置两组,且两组夹块(801)分别与连接轴(802)转动连接,连接轴(80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齿轮(803),齿轮(803)与齿条(804)相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颅内血肿清除止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1)包括:连接架A(101)、夹板(102)、拉动杆(103)、弹性件A(104)、导向杆(105)、限位板A(106)、预留槽(107),连接架A(101)底部活动连接有拉动杆(103),且拉动杆(1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夹板(102),弹性件A(104)分别活动连接在拉动杆(103)的两端,且弹性件A(104)的上下两侧分别与夹板(102)、连接架A(101)相贴合;导向杆(105)与预留槽(107)分别设置连接在连接架A(101)的顶部,且导向杆(10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A(10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颅内血肿清除止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2)包括:连接架B(201)、通孔(206)与螺纹槽(207),连接架B(201)的四周分别设有通孔(206)与螺纹槽(207),连接架B(201)通过通孔(206)与导向杆(105)滑动连接,且连接架B(201)的顶部与限位板A(106)相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颅内血肿清除止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2)还包括:控制杆A(202)、转盘(203)、传动带(204)与轴承(205),控制杆A(2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轴承(205),且轴承(205)通过预留槽(107)与连接架A(101)固定连接,控制杆A(202)通过螺纹槽(207)与连接架B(201)螺纹连接,控制杆A(202)上固定连接有转盘(203),且转盘(203)分别活动连接在传动带(204)的两端。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颅内血肿清除止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结构(3)包括:联动轴(301)、锥齿轮A(302)、锥齿轮B(303)、连接块(304),联动轴(301)的两侧分别与连接块(304)转动连接,且连接块(304)固定连接在连接架B(201)的内侧,锥齿轮A(302)分别固定连接在联动轴(301)的两端,且锥齿轮A(302)与锥齿轮B(303)相啮合,锥齿轮B(303)固定连接在控制杆A(202)上。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颅内血肿清除止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结构(4)包括:箍圈(401)、垫层(402)、镂空槽(403)、滑动槽A(404),箍圈(4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媛,
申请(专利权)人:李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