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工套管耐热性能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4111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工套管耐热性能测试装置,包括样品升降装置、恒温烘箱、测试样品、重力组件及位移测量装置;所述测试样品、重力组件及位移测量装置分别设置在样品升降装置上,所述重力组件位于测试样品上方,并压设在测试样品上,所述位移测量装置位于重力组件上方;所述恒温烘箱设置在样品升降装置下方位置,且样品升降装置能够带动测试样品伸入恒温烘箱中进行测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样品升降装置、重力组件及位移测量装置能够实现测试样品的自动一体化耐热测试,节省了传统的操作流程,缩短了试验时间。缩短了试验时间。缩短了试验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工套管耐热性能测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工套管测试
,具体涉及一种电工套管耐热性能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工程领域,PVC

U电工套管及配件具有强度高、阻燃绝缘、质轻耐用、节能环保等的特性,是建筑工程、家装工程中电力保护系统不可缺少的产品,用于保护建筑物或构筑物内的电线或线缆。但在高温环境下,如大体积的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凝固时内部放热积累的温度会超过聚氯乙烯的热变形温度,导致电工套管受混凝土的压力和高温的共同作用下发生变形,导致后续的穿电线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因此,检测电工套管的耐热性能具有重大意义。
[0003]目前电工套管执行标准JG/T3050

1998对电工套管的耐热性能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测试:将试样及耐热试验仪一起放入温度为(60
±
2)℃的烘箱内,试样放于耐热仪的平板上,将下端带有直径为5mm的钢珠锥形物放在试样上,在20N压力作用下(对于套管应压在其凹面处)保持1h,到达规定的时间后取出试样,冷却后用游标卡尺测定压痕直径,要求不大于2mm。目前的耐热试验仪一般都为单工位测试,手动测量,不仅试验时间久,还因人工测量误差,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结构设计合理的、操作方便、高效的一种电工套管耐热性能测试装置。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电工套管耐热性能测试装置,包括样品升降装置、恒温烘箱、测试样品、重力组件及位移测量装置;所述测试样品、重力组件及位移测量装置分别设置在样品升降装置上,所述重力组件位于测试样品上方,并压设在测试样品上,所述位移测量装置位于重力组件上方;所述恒温烘箱设置在样品升降装置下方位置,且样品升降装置能够带动测试样品伸入恒温烘箱中进行测试。
[0007]进一步的,所述样品升降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及活动支架,所述活动支架配合设置在固定支架上,且活动支架能够沿着固定支架上下移动,所述测试样品设置在活动支架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恒温烘箱顶部设有一开口,所述活动支架与恒温烘箱顶部开口位置相对应、与恒温烘箱顶部开口尺寸相匹配,使得活动支架在上升状态和下降状态时都能够保证恒温烘箱的密闭性,以提高测试效率。
[0009]进一步的,所述重力组件包括砝码、托盘、金属杆及钢珠锥形物,所述金属杆穿设在活动支架上,且其顶部与托盘相连,底部与钢珠锥形物相连,所述砝码放置在托盘上。
[0010]进一步的,所述砝码、托盘、金属杆及钢珠锥形物的重量总和为20N,保证测试符合规范要求。
[0011]进一步的,所述位移测量装置采用千分表,所述千分表通过千分表支架设置在活动支架上,且千分表与砝码相接处,能够通过测量砝码的位移量间接反应钢珠锥形物的位移量。
[0012]进一步的,所述恒温烘箱上设置多个开口,恒温烘箱上方设置多个样品升降装置,且开口数量与样品升降装置数量相对应,从而能够实现多工位同步测试。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通过设置的样品升降装置、重力组件及位移测量装置能够实现测试样品的自动一体化耐热测试,节省了传统的操作流程,缩短了试验时间;
[0015]2)提供多工位,可以同时测试,提高多倍效率;
[0016]3)通过自动测量压痕深度并自动计算成压痕直径,能够减少人工测量误差,提升测试结果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多工位状态示意图;
[0020]图中:1、样品升降装置;101、固定支架;102、活动支架;2、恒温烘箱;3、重力组件;301、砝码;302、托盘;303、金属杆;304、钢珠锥形物;4、位移测量装置;5、测试样品。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2]如图1

2所示,一种电工套管耐热性能测试装置,包括样品升降装置1、恒温烘箱2、重力组件3及位移测量装置4;测试样品5设为PVC

U电工套管。
[0023]测试样品5、重力组件3及位移测量装置4分别设置在样品升降装置1上,测试样品5、重力组件3及位移测量装置4在样品升降装置1的作用下能够与同时升降。
[0024]样品升降装置1包括固定支架101及活动支架102,活动支架102配合设置在固定支架101上,且活动支架102能够沿着固定支架101上下移动,而测试样品5设置在活动支架102的底部平板上。本实施例中样品升降装置1可采用丝杆的形式,设固定支架101为电动丝杆(带有导杆防止活动支架102转动),活动支架102上设置丝母,在电动丝杆的作用下带动活动支架102上下运动。
[0025]重力组件3设置在测试样品5上方,测试时,需要压设在测试样品5上,重力组件3包括砝码301、托盘302、金属杆303及钢珠锥形物304,金属杆303穿设在活动支架102上,金属杆303与活动支架102活动连接,可以上下移动;活动支架102可以让金属杆保持竖直状态;金属杆303顶部与托盘302相连,底部与钢珠锥形物304相连,砝码301放置在托盘302上;并要求砝码301、托盘302、金属杆303及钢珠锥形物304的重量总和为20N;钢珠锥形物304直径为5mm,与测试样品5接触。
[0026]位移测量装置4位于重力组件3上方,本实施例中位移测量装置4设为千分表,千分表通过千分表支架设置在活动支架102上,测量时,千分表可以沿着活动支架上下移动,使得千分表的测头与砝码301接触;随着高温和压力的作用,钢珠锥形物304底部会压进测试
样品(钢珠锥形物304底部采用半圆形),千分表可以读取钢珠压进测试样品的深度。
[0027]恒温烘箱2设置在样品升降装置1下方位置,恒温烘箱2顶部设有开口,活动支架102与恒温烘箱2顶部开口位置相对应、与恒温烘箱2顶部开口尺寸相匹配,使得活动支架102在上升状态和下降状态时都能够保证恒温烘箱2的密闭性,这样保证恒温烘箱2的工作效率以及测试的准确性。
[0028]本实施例中,配备远程操作面板,控制面板可以控制活动支架上下移动;可以采集千分表数据,并自动计算压痕直径(具体计算公式属于常规技术)。
[0029]恒温烘箱带有温度控制器,可以调节温度并保持恒温,满足各种不同温度的需求;恒温烘箱内置风机,保证烘箱内部温度均匀。
[0030]如图3所示,恒温烘箱2上方设置多个开口,以及多个样品升降装置1,从而能够实现多工位同步测试,进一步提高测试的效率。
[0031]测试步骤:
[0032]1)将活动支架保持下降状态,设置烘箱温度为60℃;烘箱开始升温。
[0033]2)待烘箱温度到底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工套管耐热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样品升降装置(1)、恒温烘箱(2)、测试样品(5)、重力组件(3)及位移测量装置(4);所述测试样品(5)、重力组件(3)及位移测量装置(4)分别设置在样品升降装置(1)上,所述重力组件(3)位于测试样品(5)上方,并压设在测试样品(5)上,所述位移测量装置(4)位于重力组件(3)上方;所述恒温烘箱(2)设置在样品升降装置(1)下方位置,且样品升降装置(1)能够带动测试样品(5)伸入恒温烘箱(2)中进行测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工套管耐热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升降装置(1)包括固定支架(101)及活动支架(102),所述活动支架(102)配合设置在固定支架(101)上,且活动支架(102)能够沿着固定支架(101)上下移动,所述测试样品(5)设置在活动支架(10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工套管耐热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烘箱(2)顶部设有开口,所述活动支架(102)与恒温烘箱(2)顶部开口位置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军强欧冬元张润贤吴昊天毕爱琴
申请(专利权)人:临海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