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测试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1559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用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测试装置和建筑用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测试方法,通过设置形状相匹配的加热壳体和外壳,使得其二者之间的受试材料沿受热方向厚度基本相等。在相变材料测试试验,特别是高循环次数的相变材料测试试验中,受试材料受热均匀能够保证最终结果的准确性,避免由于受热不均导致的受试材料性质的区域性差别。导致的受试材料性质的区域性差别。导致的受试材料性质的区域性差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测试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测试
,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用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测试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相变材料在较适合的相变温度范围内具有较高的相变潜热,储热密度大,广泛应用于工业废热的回收、太阳热能利用、储冷空调系统等;特别的,随着现在对居民居住环境的要求逐渐增高,越来越多的相变材料应用于建筑控温保温当中。在蓄放热的过程中,相变材料应该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也就是经过多次融化/凝固循环后,它的稳定性要好。为此,在热能存储系统中将相变材料作为潜热储存材料应用之前,进行相应的热稳定性测试是很有必要的。
[0003]但是,现有的相变材料测试装置通常均是将相变材料放入试管后整个放入水箱内进行相变循环,而试管的外形决定了试管内相变材料在进行相变循环时存在受热不均,从而导致最终受试材料的性质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别。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的相变材料测试装置所存在的测试存在明显误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建筑用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测试装置及方法。
[0005]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建筑用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测试装置,其包括外壳、加热壳体和抽取组件,所述加热壳体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加热壳体和所述外壳之间形成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用以容纳受试材料,所述加热壳体用以加热所述第一腔室内的受试材料,沿受热方向所述第一腔室的厚度相等;所述抽取组件用以在测试后将所述加热壳体和受试材料从所述外壳中取出。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壳体的外周壁面上设置有环形槽。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形槽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穿设有分切刀片;所述抽取组件包括第一轴,所述第一轴上设置有顶推部,所述抽取组件远离所述外壳时,所述顶推部使得所述分切刀片向靠近所述外壳的方向移动。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切刀片与所述加热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总是使得所述分切刀片向远离所述外壳的方向移动或具有该移动的趋势。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形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环形槽沿所述加热壳体的轴向方向均匀分布。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壳体端部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抽取组件包括第一轴,所述第一轴的端部设置有密封单元,所述密封单元用以密封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密封单元内设置有第一透气孔,所述抽取组件远离所述外壳时,所述第一透气孔连通所述第一
腔室和所述加热壳体内部。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腔室容纳受试材料后,形成未容纳受试材料的第二腔室;所述抽取组件远离所述外壳时,所述第二腔室增大。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单元包括锥形密封件,所述锥形密封件靠近所述第一轴一端的尺寸大于所述锥形密封件远离所述第一轴一端的尺寸。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建筑用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测试方法,其利用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建筑用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测试装置实现,并包括以下步骤:S100,将容纳有受试材料的外壳放入水箱内,此时水箱内水温为T1,T1温度大于受试材料的熔点,保持该温度至受试材料完全融化;S200,将加热外壳和抽取组件装入外壳内,降低水箱内的水温至T2,T2温度小于收拾材料的凝固点,保持该温度至受试材料完全凝固;S300,利用加热外壳对受试材料进行加热,并使受试材料完全融化;S400,重复上述步骤S200和S300预设次数;S500,拉拽抽取组件,将加热壳体和凝固黏附于加热壳体上的受试材料从外壳中带出。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壳体的外周壁面上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穿设有分切刀片;所述抽取组件包括第一轴,所述第一轴上设置有顶推部,所述抽取组件远离所述外壳时,所述顶推部使得所述分切刀片向靠近所述外壳的方向移动,建筑用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测试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S600,推拉抽取组件,使得顶推部驱动分切刀片运动,并将环形槽内的受试材料推出。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用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测试装置和建筑用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测试方法,通过设置形状相匹配的加热壳体和外壳,使得其二者之间的受试材料沿受热方向厚度基本相等。在相变材料测试试验,特别是高循环次数的相变材料测试试验中,受试材料受热均匀能够保证最终结果的准确性,避免由于受热不均导致的受试材料性质的区域性差别。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用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用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测试装置的中加热壳体的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用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测试装置的工作示意图,图中外壳位于水箱内;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用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测试装置的工作示意图,图中抽取组件和加热外壳正在伸入外壳;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用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测试装置的工作示意图,图中抽取组件和加热外壳完全伸入外壳;
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用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测试装置的工作示意图,图示状态为测试循环完成,将加热壳体、外壳从水箱中取出;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用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测试装置的工作示意图,图中抽取组件移动至上极限位置;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用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测试装置的工作示意图,图示状态下加热外壳正带动受试材料从外壳中取出;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用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测试装置的工作示意图,图示状态下加热外壳已带动受试材料从外壳中取出;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用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测试装置的工作示意图,图示状态下加热壳体外多余的受试材料已被去除;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用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测试装置的工作示意图,图中抽取组件正相对于加热壳体向上移动。
[0017]其中:100、外壳;101、第一腔室;102、第二腔室;200、加热壳体;210、环形槽;211、第一通孔;212、分切刀片;213、第一弹性件;220、第二通孔;230、限位件;300、抽取组件;310、第一轴;320、顶推部;330、密封单元;331、第一透气孔;332、锥形密封件;340、环形密封件;350、第二透气孔;400、水箱;900、受试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9]本文中为组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加热壳体和抽取组件,所述加热壳体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加热壳体和所述外壳之间形成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用以容纳受试材料,所述加热壳体用以加热所述第一腔室内的受试材料,沿受热方向所述第一腔室的厚度相等;所述抽取组件用以在测试后将所述加热壳体和受试材料从所述外壳中取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壳体的外周壁面上设置有环形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用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穿设有分切刀片;所述抽取组件包括第一轴,所述第一轴上设置有顶推部,所述抽取组件远离所述外壳时,所述顶推部使得所述分切刀片向靠近所述外壳的方向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用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切刀片与所述加热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总是使得所述分切刀片向远离所述外壳的方向移动或具有该移动的趋势。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用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环形槽沿所述加热壳体的轴向方向均匀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建筑用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壳体端部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抽取组件包括第一轴,所述第一轴的端部设置有密封单元,所述密封单元用以密封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密封单元内设置有第一透气孔,所述抽取组件远离所述外壳时,所述第一透气孔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加热壳体内部。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方方袁洪跃杜全斌张黎燕李伟李仁强王蕾刘春鹏张中印魏贞祥谢炎王季琴谢泽长乔森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北京博瑞莱智能科技周口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