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料筒挤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3984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5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料筒挤出机,包括两部分的结构,分别为:两个料筒和混合架,料筒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推送螺旋杆,推送螺旋杆的一端传动连接有第一电机,料筒一端的底部加工有出料槽口;混合架两侧的顶部均加工有下料槽口,混合架顶部的中心装配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转轴连接有棱柱杆,棱柱杆的一端固定有挤出螺旋杆,棱柱杆的外部套接有混合盘;其技术要点为:通过第二电机控制棱柱杆带动挤出螺旋杆和混合盘转动,在塑料颗粒和辅助剂颗粒分别从两个料筒的内部进入混合架的内部,并从顶部两侧向底部中心汇集进入挤出螺旋杆的内部之前,先被转动的混合盘持续交换塑料颗粒的位置,可以使塑料颗粒和辅助剂颗粒充分混合。塑料颗粒和辅助剂颗粒充分混合。塑料颗粒和辅助剂颗粒充分混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料筒挤出机


[0001]本技术属于挤出机
,具体是一种双料筒挤出机。

技术介绍

[0002]挤出机作为塑料机械的一种,其依据机头料流方向以及螺杆中心线的夹角,可以将机头分成直角机头和斜角机头等,螺杆挤出机是依靠螺杆旋转产生的压力及剪切力,能使得物料可以充分进行塑化以及均匀混合,通过口模成型。塑料挤出机可以基本分类为双螺杆挤出机,单螺杆挤出机以及不多见的多螺杆挤出机以及无螺杆挤出机,无论是何种挤出机,均包括:传动、加料装置、料筒、螺杆、机头和口模等六个部分。
[0003]现有中国专利文件公开号为CN207156403U的一种双料筒塑料挤出机通过在搅拌装置上的搅拌棒上设置与料筒的内壁接触的刮板,搅拌装置旋转时通过刮板将料筒的内壁上的熔体刮取下来,避免料筒上产生结料,改善了搅拌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
[0004]但在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方案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0005]现有双料筒塑料挤出机在输送塑料和辅助剂待挤出时,通过搅拌装置来混合塑料颗粒和辅助剂待融化挤出,但因料筒竖直设置,塑料颗粒在未融化之前下料速度较快,不利于塑料颗粒与辅助剂充分混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现有的不足,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双料筒挤出机,通过第二电机控制棱柱杆带动挤出螺旋杆和混合盘转动,在塑料颗粒和辅助剂颗粒分别从两个料筒的内部进入混合架的内部,并从顶部两侧向底部中心汇集进入挤出螺旋杆的内部之前,先被转动的混合盘持续交换塑料颗粒的位置,有利于保证塑料颗粒和辅助剂颗粒的混合效果,解决了现有双料筒塑料挤出机的料筒竖直设置,塑料颗粒在未融化之前下料速度较快,不利于塑料颗粒与辅助剂充分混合的问题。
[0007]本申请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双料筒挤出机,包括两部分的结构,分别为:两个料筒和混合架,两个所述料筒均水平设置,所述料筒的内部转动式连接有推送螺旋杆,所述推送螺旋杆的一端传动式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料筒一端的顶部固定式连接有入料斗,所述料筒另一端的底部加工有出料槽口;
[0009]所述混合架两侧的顶部均加工有下料槽口,所述混合架顶部的中心装配式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传动式连接有棱柱杆,所述棱柱杆的一端固定式连接有挤出螺旋杆;
[0010]其中,所述棱柱杆的外部套接式连接有混合盘,所述挤出螺旋杆转动式连接在混合架的内部。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出料槽口和入料斗的内部均与料筒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一电机与料筒装配式连接。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两个所述料筒一端的底部固定式连接有联接板,所述联接板的底部装配式有装配架,两个所述料筒架设至装配架的顶部。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混合架的底部插接式连接在装配架一侧的顶部,两个所述下料槽口的内部分别与两个出料槽口的内部相连通。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混合盘的顶部加工有圆台槽,所述混合盘的内部加工有多个下料孔。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圆台槽的内壁固定式连接多个导向弧条,多个所述导向弧条等间距环绕在混合盘的顶部,多个所述下料孔分别位于相邻两个导向弧条之间。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混合盘伸入混合架圆柱筒部分内侧的顶部,所述混合盘转动式连接在圆柱筒部分的内部。
[001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18]1.通过第二电机控制棱柱杆带动挤出螺旋杆和混合盘转动,在塑料颗粒和辅助剂颗粒分别从两个料筒的内部进入混合架的内部,并从顶部两侧向底部中心汇集进入挤出螺旋杆的内部之前,先被转动的混合盘持续交换塑料颗粒的位置,有利于保证塑料颗粒和辅助剂颗粒的混合效果;
[0019]2.通过第二电机控制棱柱杆带动混合盘转动,加工在混合盘顶部的圆台槽,将物料收集在混合盘的顶部,并由多个导向弧条带动物料转动,物料在随混合盘转动交换位置,有利于保证两种不同物料颗粒的混合效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在使用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在拆分状态下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斜撑件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斜撑件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说明:1、入料斗;2、第一电机;3、装配架;4、料筒;5、第二电机;6、混合架;7、推送螺旋杆;8、联接板;9、下料槽口;10、混合盘;11、棱柱杆;12、挤出螺旋杆;13、导向弧条;14、圆台槽;15、下料孔;16、出料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的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0026]实施例1:
[0027]本实施例介绍了一种双料筒挤出机的具体结构,具体参照图1

图4所示,包括两个料筒4和混合架6,两个料筒4均水平设置,料筒4的内部转动式连接有推送螺旋杆7,推送螺旋杆7的一端传动式连接有第一电机2,料筒4一端的顶部固定式连接有入料斗1,料筒4另一端的底部加工有出料槽口16;
[0028]其中,出料槽口16和入料斗1的内部均与料筒4的内部相连通,第一电机2与料筒4装配式连接,塑料颗粒和辅助剂颗粒分别从两个入料斗1装载至两个料筒4的内部,并由第一电机2驱动推送螺旋杆7转动,将物料从料筒4一端的内部推送至另一端出料槽口16的顶
部;
[0029]混合架6两侧的顶部均加工有下料槽口9,混合架6顶部的中心装配式连接有第二电机5,第二电机5的转轴传动式连接有棱柱杆11,棱柱杆11的一端固定式连接有挤出螺旋杆12;
[0030]其中,混合架6的底部插接式连接在装配架3一侧的顶部,两个下料槽口9的内部分别与两个出料槽口16的内部相连通,当料筒4内部的物料被推送螺旋杆7推送至出料槽口16的顶部时,从出料槽口16掉落至下料槽口9的内部,并从混合架6顶部的两侧向中心汇集;
[0031]其次,为了使挤出螺旋杆12向底部挤压物料时,可以自然混合下料槽口9两侧下料的物料,在棱柱杆11的外部套接式连接有混合盘10,在物料进入挤出螺旋杆12内部之前,首先由转动的混合盘10持续交换混合架6顶部两侧的物料的位置,从而进行混合工作;
[0032]再而,为了将两个料筒4水平架设至同一高度,在两个料筒4一端的底部固定式连接有联接板8,联接板8的底部装配式有装配架3。
[003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0034]上述设计通过将混合架6插接在装配架3一侧的顶部,使加工在混合架6两侧顶部的两个下料槽口9分别与加工在料筒4一侧底部的出料槽口16的内部相连通,当分别从两个入料斗1将塑料颗粒和辅助剂颗粒装载至两个料筒4的内部,并由第一电机2驱动推送螺旋杆7转动,将物料从料筒4一端的内部推送至另一端出料槽口16的顶部时,物料从两个出料槽口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料筒挤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料筒(4),两个所述料筒(4)均水平设置,所述料筒(4)的内部转动式连接有推送螺旋杆(7),所述推送螺旋杆(7)的一端传动式连接有第一电机(2),所述料筒(4)一端的顶部固定式连接有入料斗(1),所述料筒(4)另一端的底部加工有出料槽口(16);混合架(6),所述混合架(6)两侧的顶部均加工有下料槽口(9),所述混合架(6)顶部的中心装配式连接有第二电机(5),所述第二电机(5)的转轴传动式连接有棱柱杆(11),所述棱柱杆(11)的一端固定式连接有挤出螺旋杆(12);其中,所述棱柱杆(11)的外部套接式连接有混合盘(10),所述挤出螺旋杆(12)转动式连接在混合架(6)的内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料筒挤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槽口(16)和入料斗(1)的内部均与料筒(4)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一电机(2)与料筒(4)装配式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料筒挤出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玉彪凌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德仁橡塑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