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侧漏纸尿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3976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侧漏纸尿裤,属于卫生用品技术领域,包括腰围部和裤体部,裤体部包括层叠设置的表层、吸收芯层和防漏底层,其中,吸收芯层前后两端两侧分别设有侧吸收部,当使用者处于卧躺或趴着的姿态、纸尿裤前后两端发生左右错位时,即吸收芯层两端发生左右错位、向其中一侧移位时,由于位于吸收芯层两侧的侧吸收部会同步移位,从而使得其中一侧的侧吸收部移动至吸收芯层端部原先的位置,对尿液进行围堵吸收,从而防止由于纸尿裤错位、导致尿液渗出,提高纸尿裤的防侧漏效果。提高纸尿裤的防侧漏效果。提高纸尿裤的防侧漏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侧漏纸尿裤


[0001]本技术涉及卫生用品
,特别涉及一种防侧漏纸尿裤。

技术介绍

[0002]纸尿裤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卫生用品。其中,纸尿裤一般由上到下包括表层、吸收芯层和防漏底层。然而使用者在穿戴纸尿裤时,其位于大腿内侧处,纸尿裤中部位置由于两侧大腿的夹持,纸尿裤中部位置会皱褶到一起,进而使得纸尿裤中部位置受到挤压,使得该处无法充分吸收尿液。在上述情况下,如果纸尿裤的穿戴较为宽松,则在使用者处于卧躺或趴着的姿态时,纸尿裤的前后两端的吸收区域会容易发生左右错位,从而导致尿液从错位处渗出。
[0003]此外,现有的纸尿裤,其吸收芯层均是采用均匀设置,即吸水材料在吸收芯层内是均匀填充,整体的防侧漏效果较差,尤其是使用者处于平躺或趴着的姿态,当尿量较大时,尿液容易从吸收芯层前端或后端渗漏出来,给后续清洁带来不便。其中,由于婴儿都比较活泼好动,在婴儿纸尿裤上这个问题更加明显。此外,处于上述姿态时,当尿量过大时,由于吸水材料的吸收能力有限,吸收芯层的前端或后端的潮湿感较强,会给使用者带来不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防侧漏纸尿裤。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侧漏纸尿裤,包括腰围部和裤体部,裤体部包括层叠设置的表层、吸收芯层和防漏底层,其中,所述吸收芯层前后两端两侧分别设有侧吸收部。
[0006]作为优选,所述侧吸收部采用木浆芯体。
[0007]作为优选,所述吸收芯层采用全芯体或半芯体。<br/>[0008]作为优选,所述侧吸收部与吸收芯层之间形成有向吸收芯层中部延伸的内弧形导流部。
[0009]作为优选,所述内弧形导流部由侧吸收部向吸收芯层中部逐渐缩小。
[0010]作为优选,所述内弧形导流部宽度和长度均不小于侧吸收部的宽度。
[0011]作为优选,所述吸收芯层两侧分别设有两组侧导流芯条,侧导流芯条两端分别与两组侧吸收部相接,所述侧导流芯条采用木浆芯体。
[0012]作为优选,所述吸收芯层两端分别设有两组端部导流芯条,端部导流芯条两端分别与两组侧吸收部相接,所述端部导流芯条采用木浆芯体。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使用者处于卧躺或趴着的姿态、纸尿裤前后两端发生左右错位时,即吸收芯层两端发生左右错位、向其中一侧移位时,由于位于吸收芯层两侧的侧吸收部会同步移位,从而使得其中一侧的侧吸收部移动至吸收芯层端部原先的位置,对尿液进行围堵吸收,从而防止由于纸尿裤错位、导致尿液渗出,提高纸尿裤的防侧漏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省略表层);
[00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省略表层);
[001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三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省略表层);
[001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0018]图中,10、腰围部;20、裤体部;21、表层;22、吸收芯层;23、侧吸收部;24、内弧形导流部;25、侧导流芯条;26、端部导流芯条;27、防漏底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0]实施例一
[0021]如附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侧漏纸尿裤,包括腰围部10和裤体部20,裤体部20包括层叠设置的表层21、吸收芯层22和防漏底层27,表层21采用渗透性较好的亲肤无纺布,在保证穿戴舒适性的同时,降低尿液穿透时间,其中,吸收芯层22前后两端两侧分别设有侧吸收部23。
[0022]具体的,当使用者处于卧躺或趴着的姿态、纸尿裤前后两端发生左右错位时,即吸收芯层22两端发生左右错位、向其中一侧移位时,由于位于吸收芯层22两侧的侧吸收部23会同步移位,从而使得其中一侧的侧吸收部23移动至吸收芯层22端部原先的位置,对尿液进行围堵吸收,从而防止由于纸尿裤错位、导致尿液渗出,提高纸尿裤的防侧漏效果。
[0023]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在吸收芯层22两端设置侧吸收部23,从而在纸尿裤错位、时,通过侧吸收部23配合吸收芯层22对尿液进行围堵吸收,避免尿液从错位处渗出,提高纸尿裤的防侧漏效果。
[0024]进一步的,侧吸收部23采用木浆芯体,木浆芯体由绒毛木浆芯层与填充在绒毛木浆芯层中的高吸水树脂颗粒SAP构成,由于侧吸收部23与吸收芯层22相接,通过绒毛木浆的毛细虹吸作用,将侧吸收部23上的尿液快速导流、扩散到吸收芯层22上,避免侧吸收部23由于尿液吸收饱和,导致尿液从侧吸收部23处向外渗出,或是采用木浆芯体的侧吸收部23处于饱和状态出现返渗或是给使用者带来不适感。
[0025]进一步的,吸收芯层22采用全芯体或半芯体,全芯体由多孔蓬松芯层与填充在多孔蓬松芯层中的高吸水树脂颗粒SAP构成,半芯体由填充有高吸水树脂颗粒SAP的多孔蓬松芯层与填充有高吸水树脂颗粒SAP的绒毛木浆芯层构成,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吸收芯层22采用全芯体,吸收芯层22采用全芯体或半芯体,相较于采用木浆芯体,在饱和吸收尿液后,能够避免吸收芯层22由于采用木浆芯体而出现起坨、断层,相较于采用木浆芯体保水性更好,也更加轻薄。
[0026]进一步的,侧吸收部23与吸收芯层22之间形成有向吸收芯层22中部延伸的内弧形导流部24,通过内弧形导流部24在侧吸收部23与吸收芯层22之间形成一个扩散通道,内弧形导流部24由侧吸收部23向吸收芯层22中部逐渐缩小。
[0027]进一步的,内弧形导流部24宽度和长度均不小于侧吸收部23的宽度。
[0028]实施例二
[0029]如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为了防止由于尿液向纸尿裤两侧流动,吸收芯层22无法及时将尿液吸收,导致尿液从侧边渗出,吸收芯层22两侧分别设有两组侧导流芯条25,侧导流芯条25两端分别与两组侧吸收部23相接,侧导流芯条25采用木浆芯体,由于木浆芯体内具有绒毛木浆芯层,在尿液向侧边流动至侧导流芯条25时,通过绒毛木浆的毛细虹吸作用,能够带动尿液沿侧导流芯条25向两端导流、扩散,即沿吸收芯层22长度方向导流、扩散,在侧导流芯条25吸收至较饱和或饱和状态时,与侧导流芯条25相接触的吸收芯层22能够吸收沿侧导流芯条25扩散的尿液,即通过侧导流芯条25与吸收芯层22的配合,大大扩大了尿液的吸收面积、吸收速度和吸收量,能够有效的提高防侧漏效果。
[0030]实施例三
[0031]如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吸收芯层22两端分别设有两组端部导流芯条26,端部导流芯条26两端分别与两组侧吸收部23相接,端部导流芯条26采用木浆芯体,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侧漏纸尿裤,包括腰围部(10)和裤体部(20),裤体部(20)包括层叠设置的表层(21)、吸收芯层(22)和防漏底层(27),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芯层(22)前后两端两侧分别设有侧吸收部(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侧漏纸尿裤,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吸收部(23)采用木浆芯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侧漏纸尿裤,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芯层(22)采用全芯体或半芯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侧漏纸尿裤,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吸收部(23)与吸收芯层(22)之间形成有向吸收芯层(22)中部延伸的内弧形导流部(2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侧漏纸尿裤,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弧形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君张加鸿岑林胜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中柔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