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卫生巾的粘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9742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卫生巾的粘胶结构,属于卫生用品技术领域,包括底膜和背胶条,底膜底面上设有留空区域,留空区域位于底膜的轴心线上,背胶条布设在底膜底面上,并且位于留空区域外侧,通过在底膜中间区域设置留空区域,并且将背胶条设置在留空区域外侧,从而在卫生巾的中轴线处形成避空,避免中轴线处由于设置背胶条,折痕处及折痕两侧的背胶条相互粘连,在需要撕下或展平卫生巾时,折痕处的底膜被撕破,导致卫生巾发生渗漏,同时,将背胶条的布设位置向外拓展,使得背胶条的覆盖面积更宽更广,提高了粘贴稳固性,此外,由于卫生巾的中轴线位置底膜底面并不进行施胶,提高了中轴线位置的透气性,避免该处由于潮湿、不透气而滋生细菌。生细菌。生细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卫生巾的粘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卫生用品
,特别涉及一种卫生巾的粘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女性卫生用品在使用时,多是通过胶粘的方式进行固定。其中,参见公告号为CN204931995U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含背胶离型纸的卫生巾,其是在卫生巾主体背面设置多组相互平行的背胶条,通过背胶条将卫生巾固定到内裤上。
[0003]然而,卫生巾在使用状态下时,其沿卫生巾中轴线的位置会向上凸起,两侧向下对折,两侧在外部挤压的作用下,卫生巾的防漏底膜底面沿中轴线的位置处,中轴线两侧的背胶条容易相互粘连到一起,从而在需要撕下或展平卫生巾时,由于撕扯,背胶条粘连处卫生巾的防漏底膜容易被撕破,从而导致卫生巾发生渗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卫生巾的粘胶结构,。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卫生巾的粘胶结构,包括底膜和背胶条,所述底膜底面上设有留空区域,留空区域位于底膜的轴心线上,背胶条布设在底膜底面上,并且位于留空区域外侧。
[0006]作为优选,所述背胶条分别设置在留空区域的两侧。
[0007]作为优选,所述留空区域的宽度为底膜主体宽度的5%~25%。
[0008]作为优选,所述留空区域的宽度为底膜主体宽度的10%~15%,并且留空区域的宽度不小于1cm。
[0009]作为优选,所述背胶条沿底膜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组,并且背胶条间的设置间隔大于背胶条的宽度。
[0010]作为优选,所述底膜上表面上设有储液区域,储液区域位于底膜的中间位置,并且储液区域与卫生巾的吸收芯体相对,储液区域外侧的区域通过胶粘与卫生巾主体粘接。
[0011]作为优选,垂直方向投影下,所述储液区域与背胶条不重合。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在底膜中间区域设置留空区域,并且将背胶条设置在留空区域外侧,从而在卫生巾的中轴线处形成避空,避免卫生巾中轴线处由于设置背胶条,折痕处及折痕两侧的背胶条相互粘连,在需要撕下或展平卫生巾时,折痕处的底膜被撕破,导致卫生巾发生渗漏,同时,将背胶条的布设位置向外拓展,使得背胶条的覆盖面积更宽更广,提高了卫生巾整体的粘贴稳固性,此外,由于卫生巾的中轴线位置底膜底面并不进行施胶,提高了卫生巾中轴线位置的透气性,避免该处由于潮湿、不透气而滋生细菌。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卫生巾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底膜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底膜上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应用在卫生巾中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0、底膜;11、留空区域;12、储液区域;20、背胶条;30、卫生巾;31、折痕;32、吸收芯体;41、储液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19]实施例一
[0020]如附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卫生巾的粘胶结构,包括底膜10和背胶条20,底膜10底面上设有留空区域11,留空区域11位于底膜10的轴心线上,背胶条20布设在底膜10底面上,并且位于留空区域11外侧,即留空区域11中不设置背胶条20,并且背胶条20的布设位置相较于现有产品向外扩展,即背胶条20的覆盖面积更宽更广,整体的粘贴稳固性更好,应用在卫生巾30上时,底膜10的轴心线与卫生巾30的中轴线重合,其中,参见附图1,由于卫生巾30在使用时,其沿卫生巾30中轴线的位置会向上凸起、两侧向下对折,卫生巾30沿中轴线会形成一条折痕31,即留空区域11会与卫生巾30的折痕31相对。
[0021]具体的,在将卫生巾30粘贴在底裤上后,随着使用者的自然动作,卫生巾30两侧会向下对折、其沿中轴线的位置会向上凸起,即留空区域11的位置位于卫生巾30的对折线上,由于留空区域11中并不设置背胶条20,即留空区域11处不进行施胶,由于在折痕31处及折痕31两侧并未设置背胶条20,避免了折痕31处由于背胶条20相互粘连,在需要撕下或展平卫生巾30时,折痕31处的底膜10被撕破,导致卫生巾30发生渗漏;此外,卫生巾30的折痕31处,不会由于背胶条20相互粘连,从而形成一条固定的褶皱,给使用者带来不适感。
[0022]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在底膜10中间区域设置留空区域11,并且将背胶条20设置在留空区域11外侧,从而在卫生巾30的中轴线处形成避空,避免卫生巾30中轴线处由于设置背胶条20,折痕31处及折痕31两侧的背胶条20相互粘连,在需要撕下或展平卫生巾30时,折痕31处的底膜10被撕破,导致卫生巾30发生渗漏,同时,将背胶条20的布设位置向外拓展,使得背胶条20的覆盖面积更宽更广,提高了卫生巾30整体的粘贴稳固性,此外,由于卫生巾30的中轴线位置底膜10底面并不进行施胶,提高了卫生巾30中轴线位置的透气性,避免该处由于潮湿、不透气而滋生细菌。
[0023]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背胶条20分别对称设置在留空区域11的两侧。
[0024]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留空区域11的宽度为底膜10主体宽度的13%,并且留空区域11的宽度不小于1cm。
[0025]进一步的,为了提高卫生巾30粘贴的稳固性,背胶条20沿底膜10宽度方向在留空区域11两侧间隔设置有多组,并且避免由于背胶条20与内裤的连续粘贴面过大、较难直接将卫生巾30从内裤上撕下,背胶条20的宽度为2.5mm,背胶条20间的设置间隔大于背胶条20的宽度,背胶条20的轴心线与底膜10的轴心线相互平行。
[0026]进一步的,参见附图3

4,底膜10上表面上设有储液区域12,储液区域12位于底膜10的中间位置,并且储液区域12与卫生巾30的吸收芯体32相对,储液区域12与吸收芯体32间具有间隙,进而储液区域12与吸收芯体32间能够形成一个用于储存经血的储液腔41,垂直方向投影下,储液区域12与背胶条20不重合,底膜10上表面上,储液区域12外侧的区域通过胶粘与卫生巾30主体粘接。
[0027]具体的,参见附图4,应用在卫生巾30上时,卫生巾30的吸收芯体32与底膜10的储液区域12相对,经血在直接向下渗透、穿过吸收芯体32后,能够储存在储液腔41内,并且能够沿着储液腔41进行快速扩散,继而继续通过吸收芯体32进行吸收,大大提高了经血的吸附效果,解决了现有卫生巾30由于采用轻薄化设计、整体经血吸附能力差,容易发生侧漏的问题。其中,由于垂直方向投影下,储液区域12与背胶条20不重合,即,在需要撕下或展平卫生巾30时,储液腔41处的底膜10不会受到撕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卫生巾的粘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膜(10)和背胶条(20),所述底膜(10)底面上设有留空区域(11),留空区域(11)位于底膜(10)的轴心线上,背胶条(20)布设在底膜(10)底面上,并且位于留空区域(11)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生巾的粘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胶条(20)分别设置在留空区域(11)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生巾的粘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留空区域(11)的宽度为底膜(10)主体宽度的5%~2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卫生巾的粘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留空区域(11)的宽度为底膜(10)主体宽度的10%~15%,并且留空区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君张加鸿岑林胜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中柔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