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泡沫芯体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的卫生巾技术

技术编号:3885848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泡沫芯体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的卫生巾,属于卫生用品领域。一种泡沫芯体,包括相互连接的导流泡沫层和储液泡沫层,导流泡沫层靠近皮肤;导流泡沫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制备原料:第一聚醚多元醇、第一异氰酸酯、第一亲水扩链剂、水、第一发泡剂、聚合物接枝壳聚糖;聚合物接枝壳聚糖包括以下制备原料:羧甲基壳聚糖14~18份;不饱和聚氧乙烯醚4~6.5份;苄基缩水甘油醚0.8~1.2份;引发剂0.1~0.5份。本申请具有改善泡沫芯体对经血的吸收能力和速度的优点。能力和速度的优点。能力和速度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泡沫芯体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的卫生巾


[0001]本申请涉及卫生用品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泡沫芯体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的卫生巾。

技术介绍

[0002]吸收芯体是卫生巾、纸尿裤等一次性卫生用品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和储液能力,以卫生巾为例,血液经过卫生巾的亲肤层后,吸收芯体能够将血液吸入内部,并且锁住血液、减少血液漏出。
[0003]吸收芯体通常包含高吸水树脂,简称SAP,是具有许多亲水基团的低交联度或部分结晶的高分子聚合物,吸水时内部离子浓度较外部高,造成渗透压,从而实现吸水。高吸水树脂一般分布于吸收芯体的内层,并且配合绒毛浆使用,但该类型吸收芯体在使用过程中易发生高吸水树脂移位或起坨的现象,影响使用效果。
[0004]泡沫芯体是改进型的吸收芯体,由亲水的聚氨酯发泡材料制成,与包含高吸水树脂的吸收芯体不同,泡沫芯体一般不包含高吸水树脂,因此不易存在移位或起坨的问题,然而泡沫芯体的吸收能力较差,特别是对经血的吸收速度较慢,仍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泡沫芯体对经血的吸收能力和速度,本申请提供一种泡沫芯体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的卫生巾。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泡沫芯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泡沫芯体,包括相互连接的导流泡沫层和储液泡沫层,所述导流泡沫层靠近皮肤;所述导流泡沫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制备原料:第一聚醚多元醇 80~100份;第一异氰酸酯 30~45份;第一亲水扩链剂 1~4份;水 3~7份;第一发泡剂 2~5份;聚合物接枝壳聚糖 5~10份;所述聚合物接枝壳聚糖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制备原料:羧甲基壳聚糖 14~18份;不饱和聚氧乙烯醚 4~6.5份;苄基缩水甘油醚 0.8~1.2份;引发剂 0.1~0.5份。
[0007]一般的吸水聚氨酯泡沫在吸收经血时,容易因血液凝血结块或者黏液而堵塞聚氨酯泡沫表面的孔隙,影响血液进入聚氨酯泡沫,即影响聚氨酯泡沫的持续吸收,导致吸收能
力不佳。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采用导流泡沫层与储液泡沫层结合的泡沫芯体结构,导流泡沫层先接触经血,导流泡沫层将经血引导至储液泡沫层,导流泡沫层内结合有聚合物接枝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的活性基团具有良好的钙离子络合作用,降低血液的钙离子含量,阻碍凝血,从而减少初始进入泡沫芯体的血液结块,使经血进入储液泡沫层的孔隙通道更加顺畅。
[0009]将不饱和聚氧乙烯醚与羧甲基壳聚糖接枝共聚,并采用苄基缩水甘油醚改善共聚网格结构,通过相容性高的聚乙二醇链段和引入苯环来助于促进羧甲基壳聚糖稳定分散于导流泡沫层,促使经血与羧甲基壳聚糖接触,促进经血及经血中的黏液在导流泡沫层中扩散并快速通过导流泡沫层,且导流泡沫层的孔隙结构适合流通血液,且对经血中含分泌物的黏液同样有良好的引流作用,引导进入储液泡沫层,达到快速吸收经血、减少皮肤长时间接触经血的效果。
[0010]可选的,所述储液泡沫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制备原料:第二聚醚多元醇 70~85份;第二异氰酸酯 45~55份;第二亲水扩链剂 3~7份;水 4~9份;第二发泡剂 2~5份;填料 0.8~1.3份。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液泡沫层的作用是吸收并储存来自导流泡沫层的经血,并且通过调整聚醚多元醇与异氰酸酯的配比以及加入填料,提高储液泡沫层的结构稳定性,从而改善泡沫芯体整体的抗变形支撑能力,提高储液稳定性。
[0012]可选的,所述不饱和聚氧乙烯醚选用烯丙基聚氧乙烯醚、异丁烯醇聚氧乙烯醚和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烯丙基聚氧乙烯醚、异丁烯醇聚氧乙烯醚和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均能与羧甲基壳聚糖接枝共聚,促进羧甲基壳聚糖在导流泡沫层中分散,引导经血顺畅通过导流泡沫层。
[0014]优选的,所述不饱和聚氧乙烯醚选用烯丙基聚氧乙烯醚。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苄基缩水甘油醚的配合下,烯丙基聚氧乙烯醚与羧甲基壳聚糖形成的交联网格结构更能提高导流泡沫层对经血黏液的吸收速率。
[0016]可选的,所述羧甲基壳聚糖的分子量为10000~13000,所述不饱和聚氧乙烯醚的分子量为800~1200。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羧甲基壳聚糖和不饱和聚氧乙烯醚的分子量,获得更加适宜的共聚网格结构,从而对经血的吸收速率有一定的提高。
[0018]可选的,所述第一亲水扩链剂选用N

甲基二乙醇胺和三乙醇胺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第二亲水扩链剂选用二羟甲基丙酸和二羟甲基丁酸中的一种或两种。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亲水扩链剂能够提高导流泡沫层和储液泡沫层的亲水性,从而获得吸液能力符合要求的泡沫芯体。
[0020]可选的,所述填料选用改性二氧化硅,所述改性二氧化硅的制备原料包括纳米二
氧化硅、氨基硅烷偶联剂,所述纳米二氧化硅、氨基硅烷偶联剂的重量比为5:(0.2~0.4)。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氨基硅烷偶联剂接枝于纳米二氧化硅表面,不仅使得纳米二氧化硅在储液泡沫层中的分散性提高,发挥结构稳定作用,而且基于纳米二氧化硅能够改善聚氨酯泡沫孔连通性的原因,改性后的纳米二氧化硅进一步起到提高泡沫孔隙骨架吸液和储液能力的作用,而且使泡沫芯体的吸液量和储液量提高。
[0022]可选的,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包括重量比为1:(0.2~0.5)的聚乙二醇和聚丙二醇,所述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800~1500,所述聚丙二醇的分子量为1000~1800。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聚乙二醇和聚丙二醇作为软段,并控制聚乙二醇和聚丙二醇的分子量,不仅改善导流泡沫层自身的吸液能力,而且有助于聚合物接枝壳聚糖良好分布,提高吸液速度。
[0024]可选的,引发剂选用过硫酸铵和过硫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
[0025]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泡沫芯体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泡沫芯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引发剂与溶剂搅拌混合,得到引发剂溶液;将羧甲基壳聚糖、不饱和聚氧乙烯醚与溶剂搅拌混合,加热,滴加引发剂溶液,滴加完毕后加入苄基缩水甘油醚和醇溶剂,继续搅拌,沉淀,过滤收集滤体,得到聚合物接枝壳聚糖;将第一聚醚多元醇、第一亲水扩链剂和聚合物接枝壳聚糖搅拌混合,然后加入第一异氰酸酯并搅拌混合,再加入水和第一发泡剂搅拌混合,得到导流聚氨酯浆料,然后将导流聚氨酯浆料倒于储液泡沫层之上,室温下发泡,然后加热熟化形成导流泡沫层,制得泡沫芯体。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枝获得聚合物接枝壳聚糖,另外聚合物接枝壳聚糖与第一聚醚多元醇以及第一亲水扩链剂先进行预混合,从而提高羧甲基壳聚糖在导流泡沫层的分散性,充分发挥导流并快速吸收经血的作用。
[0027]可选的,所述储液泡沫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第二聚醚多元醇、第二亲水扩链剂和填料搅拌混合,然后加入第二异氰酸酯并搅拌混合,再加入水和第二发泡剂搅拌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泡沫芯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导流泡沫层和储液泡沫层,所述导流泡沫层靠近皮肤;所述导流泡沫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制备原料:第一聚醚多元醇 80~100份;第一异氰酸酯 30~45份;第一亲水扩链剂 1~4份;水 3~7份;第一发泡剂 2~5份;聚合物接枝壳聚糖 5~10份;所述聚合物接枝壳聚糖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制备原料:羧甲基壳聚糖 14~18份;不饱和聚氧乙烯醚 4~6.5份;苄基缩水甘油醚 0.8~1.2份;引发剂 0.1~0.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沫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泡沫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制备原料:第二聚醚多元醇 70~85份;第二异氰酸酯 45~55份;第二亲水扩链剂 3~7份;水 4~9份;第二发泡剂 2~5份;填料 0.8~1.3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沫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饱和聚氧乙烯醚选用烯丙基聚氧乙烯醚、异丁烯醇聚氧乙烯醚和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沫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羧甲基壳聚糖的分子量为10000~13000,所述不饱和聚氧乙烯醚的分子量为800~1200。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泡沫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亲水扩链剂选用N

甲基二乙醇胺和三乙醇胺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第二亲水扩链剂选用二羟甲基丙酸和二羟甲基丁酸中的一种或两种。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泡沫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选用改性二氧化硅,所述改性二氧化硅的制备原料包括纳米二氧化硅、氨基硅烷偶联剂,所述纳米二氧化硅、氨基硅烷偶联剂的重量比为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君张加鸿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中柔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