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墙板组合安装结构及端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3834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端墙板组合安装结构及端墙板,包括端墙板组件,端墙板组件由外至内依次设置在车体外壳上的端角柱、外端墙、内端墙、顶弯梁和门立柱构成,弹性顶块充气膨胀并延伸填充至弹片槽内进行弹性接触,使安装块与防脱槽板能够紧密的贴合在一起,防止晃动,最后将衔接板通过螺接方式对内端墙与外端墙之间的空隙进行遮蔽安装,以及对门立柱与顶弯梁底部横梁空隙的延伸支撑,进行拆卸时,首先需要对衔接板进行拆卸,之后依次对集合罩内部两侧的螺母拧松,使推移斜块下移至活动腔底端,便可使受推锁块在复位弹簧块作用下从锁槽内分离出来,而弹性顶块内部气体在顶弧板的下移进行抽离并为瘪状形态,便于快速对内端墙进行维护更换。维护更换。维护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端墙板组合安装结构及端墙板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交通
,具体涉及端墙板组合安装结构及端墙板。

技术介绍

[0002]轨道车辆的车体大致是由底架、侧墙、端墙和车顶组成等框架部件,端墙作为车体的一个重要部件,是承载车辆间贯通通道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地关键部件。
[0003]如公告号为CN202294825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端墙,所述的端墙外板分别与门立柱、端角柱、顶部弯梁、门上横梁采用激光焊进行焊接与固定;端墙外板具有由左右墙板与上墙板先行搭接、再进行激光焊焊接固定;上墙板的边缘具有经冷压成型加工成的压型台阶,左右墙板通过压型台阶与上墙板进行搭接并激光焊焊接固定;又如公告号为CN205737557U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动车组端墙、动车组车体及动车组,该动车组端墙包括外端墙组件和内端墙组件,外端墙组件和内端墙组件均为门字形框架,外端墙组件的外侧与动车组车体的墙壁连接,外端墙组件的内侧与内端墙组件的外侧形状相匹配,内端墙组件可拆卸地连接在外端墙组件的内侧。在往动车组车体内安装大型设备时,可将内端墙组件从外端墙组件上拆卸下来,从而扩大端墙门框的尺寸,使大型设备通过外端墙组件的门框进入至车体内进行安装,大型设备进入车体后,将内端墙组件安装在外端墙组件上即可。
[0004]但是上述方案存在以下不足:公告号为CN202294825U的中国专利中端墙外板、门立柱、端角柱底部之间通过激光焊进行组合焊接固定,当需要往车厢内转运大型设备,又或者需要对门立柱、端墙外板进行维护更换时,由于焊接固定,导致其只能破拆,不具备便于更换的功能;而公告号为CN205737557U中国专利虽然将端墙外板分为可相互拆卸的外端墙和内端墙的组合安装结构以实现便于更换的功能,同时为了使端墙板组合不会因为列车的震动环境导致的晃动,对内端墙边部采用角铁以及大量的螺栓进行固定,当需要对内端墙进行维护更换时,需要拆卸角铁上的大量螺栓,在操作上较为繁琐,如何对端墙板作出进一步改进,在保障内端墙防晃动安装的前提下,便于快速对内端墙进行维护更换是需要改进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端墙板组合安装结构及端墙板,通过将内端墙以安装块和防脱槽板的可拆卸配合,并通过少量的固定螺杆与螺母的配合,实现便于快速安拆,同时弹性顶块与弹片槽的配合降低内端墙的晃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端墙板组合安装结构,包括车体外壳以及配合连接在其内环壁上的端墙板组件,所述端墙板组件由外至内依次设置在车体外壳上的端角柱、外端墙、内端墙、顶弯梁和门立柱构成,所述外端墙与内端墙之间为卡接配合连接,且内端墙顶部与外端墙之间可拆卸设置有衔接板,所述门立柱与衔接板之间为可拆卸设置,所述车体外壳内部底端面两侧
均设置有防脱槽板,所述门立柱、内端墙和外端墙依次配合插入至防脱槽板上进行固定安装;
[0008]所述内端墙与门立柱之间为卡接配合连接,且所述内端墙底端面设置有与防脱槽板相配合的安装块,内端墙两侧壁上均布置有底端延伸至安装块上的加强空心条,所述安装块内部相对于所述内端墙两侧均设有活动腔,活动腔内部设置有推移斜块,且所述活动腔外侧壁活动贯穿有受推锁块;
[0009]所述安装块下部两侧壁均设置有弹性顶块,若干个所述加强空心条顶部与集合罩连通设置,所述集合罩上设置有升降组件并通过加强空心条对推移斜块进行升降运动,推移斜块的上升运动分别使受推锁块和弹性顶块与防脱槽板卡接配合。
[0010]优选的,待所述衔接板拆卸后,受推锁块、弹性顶块与防脱槽板内侧壁分离时,所述内端墙可沿着外端墙边缘进行上升并使安装块从防脱槽板内侧分离。
[0011]优选的,所述门立柱侧壁上设有限位槽,所述内端墙侧部与限位槽以滑动方式配合,且所述门立柱上限位槽对应单侧壁为可翻转设置。
[0012]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推移斜块顶端的拉杆,拉杆顶部依次滑动贯穿于活动腔与加强空心条顶壁,且所述集合罩上设置有孔板,孔板上预设有方形孔与升降孔,所述拉杆顶端设置有拉板,拉板顶部滑动贯穿于孔板上对应方形孔,且拉板上设置有位于升降孔下方的固定螺杆,所述防脱槽板内侧壁上设有锁槽,所述受推锁块底端面为弧形体并与推移斜块斜边部相接触,通过拉板带动固定螺杆穿出于升降孔时,固定螺杆伸出端通过螺母进行锁死,同时所述推移斜块带动受推锁块插入至锁槽内进行固定。
[0013]优选的,所述安装块两侧壁上均设置有定位板,定位板与防脱槽板上端面定位接触,此时所述受推锁块与锁槽水平方向相对应,所述受推锁块顶部设置有复位弹簧块,复位弹簧块用于对受推锁块产生离开锁槽的弹簧力。
[0014]优选的,所述安装块底端面为凹形结构,凹形结构内侧壁上设有与弹性顶块相连通的气道,且所述弹性顶块为具有空腔的气密状态,所述防脱槽板内侧壁上设有与弹性顶块相对应的弹片槽,安装块底端面位于凹形面上密封设置有硅橡胶隔离部,凹形结构与硅橡胶隔离部构成空间预充入足量空气。
[0015]优选的,所述硅橡胶隔离部底端面两侧均接触设置有顶弧板,且所述推移斜块底端面设置有与对应侧顶弧板相连接的滑杆架,所述活动腔内壁底端设有贯穿的滑孔,滑孔不与所述气道相连通,所述滑杆架滑动贯穿于滑孔,所述升降组件带动推移斜块上升时,滑杆架带动顶弧板对硅橡胶隔离部进行挤压,位于凹形结构与硅橡胶隔离部之间的空气受到挤压并通过气道排入至弹性顶块部,弹性顶块受到气体推入会发生膨胀并填充至弹片槽内进行防晃固定。
[0016]一种端墙板,包括上述所述的端墙板组合安装结构。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弹性顶块充气膨胀并延伸填充至弹片槽内进行弹性接触,使安装块与防脱槽板能够紧密的贴合在一起,防止晃动,弹性顶块内部气体支撑以及弹片槽内部的反向钢弹片起到对震动力的消能作用,进一步保障内端墙防晃动安装,最后将衔接板通过螺接方式对内端墙与外端墙之间的空隙进行遮蔽安装,以及对门立柱与顶弯梁底部横梁空隙的延伸支撑;
[0019]2、进行拆卸时,首先需要对衔接板进行拆卸,之后依次对集合罩内部两侧的螺母拧松,使推移斜块下移至活动腔底端,便可使受推锁块在复位弹簧块作用下从锁槽内分离出来,而弹性顶块内部气体在顶弧板的下移进行抽离并为瘪状形态,便于快速对内端墙进行维护更换。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局部剖视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的内端墙与安装块配合区域剖切示意图;
[0022]图3为图2的单侧推移斜块上拉后的局部区域放大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内端墙、外端墙与衔接板配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块俯视剖切状态下的气道、滑杆架位置关系示意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内端墙与防脱槽板配合状态局部剖切示意图;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车体外壳局部与防脱槽板配合状态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墙板组合安装结构,包括车体外壳以及配合连接在其内环壁上的端墙板组件,所述端墙板组件由外至内依次设置在车体外壳上的端角柱、外端墙、内端墙、顶弯梁和门立柱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端墙与内端墙之间为卡接配合连接,且内端墙顶部与外端墙之间可拆卸设置有衔接板,所述门立柱与衔接板之间为可拆卸设置,所述车体外壳内部底端面两侧均设置有防脱槽板,所述门立柱、内端墙和外端墙依次配合插入至防脱槽板上进行固定安装;所述内端墙与门立柱之间为卡接配合连接,且所述内端墙底端面设置有与防脱槽板相配合的安装块,内端墙两侧壁上均布置有底端延伸至安装块上的加强空心条,所述安装块内部相对于所述内端墙两侧均设有活动腔,活动腔内部设置有推移斜块,且所述活动腔外侧壁活动贯穿有受推锁块;所述安装块下部两侧壁均设置有弹性顶块,若干个所述加强空心条顶部与集合罩连通设置,所述集合罩上设置有升降组件并通过加强空心条对推移斜块进行升降运动,推移斜块的上升运动分别使受推锁块和弹性顶块与防脱槽板卡接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墙板组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待所述衔接板拆卸后,受推锁块、弹性顶块与防脱槽板内侧壁分离时,所述内端墙可沿着外端墙边缘进行上升并使安装块从防脱槽板内侧分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墙板组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立柱侧壁上设有限位槽,所述内端墙侧部与限位槽以滑动方式配合,且所述门立柱上限位槽对应单侧壁为可翻转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墙板组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推移斜块顶端的拉杆,拉杆顶部依次滑动贯穿于活动腔与加强空心条顶壁,且所述集合罩上设置有孔板,孔板上预设有方形孔与升降孔,所述拉杆顶端设置有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来安县山关轨道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