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73828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控制系统,包括信息获取单元、车辆分析单元、方案推荐单元、实时监测单元和信息输出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控制技术领域,解决了用户在进行充电选取时存在充电时长过长或者充电时长不满足充电需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根据充电桩的历史记录来判断是否存在过充电历史,接着根据车辆自身剩余电量情况来进行分析并生成推荐方案显示给用户,通过系统的计算来获取合适的充电方案,满足车辆充电的同时也能够避免用户充电造成损失,其次对充电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并针对不同情况下的充电量来做出合适的调整方案,并将调整方案显示给用户争取用户的意见来进行合适的调整,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用体验感。用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控制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
[0003]根据申请号为CN202010607974.1的专利显示,该专利包括蓄电池组和主控制模块,所述蓄电池组与电能表连接,所述电能表与充电模块连接,所述蓄电池组所处的电池仓内分别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所述主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有充电监测模块,所述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主控制模块连接,所述主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口分别连接有计费模块、无线网络模块,所述无线网络模块分别与移动终端、充电管理平台连接。通过GPRS定位模块定位识别当下连接的充电站,充电管理平台接收位置信息后能够实时地监测汽车的充电状况,充电完成后,并由计费模块计算充电费用并生成付款二维码,车主可用移动支付进行付款,快速方便。
[0004]部分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用户在充电桩充电的时候,由于充电桩的充电时长为制定时长,用户不能进行合理且匹配的选取,用户在选择的时候只能通过给定的选项进行相应的充电操作,这样会导致用户充电时长与选取的充电时长不匹配,进一步的会造成用户的损失,其次车辆在进行充电的时候不能对其电池电量进行监测,存在选取的充电方案不能满足车辆充电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控制系统,解决了用户在进行充电选取时存在充电时长过长或者充电时长不满足充电需求的问题。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控制系统,包括:
[0007]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对象基础信息,目标对象包括:充电车辆和充电桩,充电车辆基础信息包括:电池总容量、剩余电量和充电时长,并将目标对象基础信息传输到充电控制中心;
[0008]充电控制中心包括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第一模块包括:车辆分析单元、监控识别单元和方案推荐单元,第二模块包括实时监测单元、二次调整单元和信息反馈单元;
[0009]车辆分析单元,用于对获取到的充电车辆基础信息进行分析,接着获取到监控识别单元传输的监控画面,同时结合充电桩基础信息对充电车辆进行分析生成分析结果,分析结果包括:标记车辆和未标记车辆,并将分析结果传输到方案推荐单元;
[0010]方案推荐单元,用于获取到传输的分析结果并结合数据存储单元传输的历史记录对分析结果进行分析,其中历史记录包括:不同类型车辆充电时长和不同类型车辆剩余电量,接着根据充电车辆的剩余电量生成合适的充电方案并生成充电方案信息,同时将方案信息传输到实时监测单元;
[0011]实时监测单元,用于获取到传输的充电方案信息并对其进行实时监测,通过计算充电时长是否能够达到充电需求生成对应的监测信息,其中监测信息包括:合理信号和不合理信号,并将监测信息传输到信息输出单元;
[0012]二次调整单元,用于获取到传输的监测信息,并对监测信息中的不合理信号进行分析,通过计算额外时长生成调整信息,并将调整信息传输到信息反馈单元;
[0013]车辆分析单元、方案推荐单元和监控识别单元之间为单向电性连接,且实时监测单元、二次调整单元和信息反馈单元之间为单向电性连接,数据存储单元与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之间为单向电性连接,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历史记录进行存储,并将其传输到方案推荐单元,信息输出单元,用于获取到传输的监测信息和反馈信息,并将其通过显示设备显示给操作人员。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车辆分析单元生成分析结果的具体方式为:获取到监控画面并对监控画面进行识别生成识别信息,且识别信息包括车辆类型A和B,此处需要说明的是:获取到监控画面,接着对监控画面内车辆的高度进行识别分析,将其分类为A和B类车辆,本申请中A和B表示为轿车和SUV车辆类型,接着根据充电桩判断充电车辆是否存在使用记录,若存在使用记录则将充电车辆记作为标记车辆,若不存在使用记录则将充电车辆记作为未标记车辆,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在使用充电桩的时候需要进行扫码登录,当用户登录的时候系统会自动对用户进行核验,判断是否存在过使用记录。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方案推荐单元生成充电方案信息的具体方式如下:
[0016]当分析结果为标记车辆时,生成充电方案信息的具体方式如下:
[0017]S1:获取到前一次剩余电量记作为D1和前一次充电时长记作为T1,并获取到实际充电时长记作为Ts,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充电时长表示为将剩余电量补充到满电量所需要的时长,接着将充电车辆的剩余电量记作为Ds与前一次剩余电量D1进行比较;
[0018]S2:当Ds≥D1时,系统判定充电车辆的剩余电量超过前一次剩余电量,并生成充电时长小于前一次充电时长T1的充电方案信息,反之当Ds<D1时,系统判定充电车辆的剩余电量低于前一次剩余电量,并生成前一次充电时长T1的充电方案信息。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方案推荐单元生成充电方案信息的具体方式如下:
[0020]P1:获取到未标记车辆的剩余电量Ds和未标记车辆类型,接着获取到历史记录中相同车辆类型的所有充电记录,且充电记录包括:剩余电量D2,同时将未标记车辆的剩余电量Ds和充电记录的剩余电量D2进行匹配,并选取|Ds

D2|差值最小时对应的充电记录并记作为匹配充电记录;
[0021]P2:接着获取到匹配充电记录中所有的充电方案并将充电方案记作为i,同时获取到不同充电方案的次数记作为CS i,接着将充电方案的次数CS i按照从小到大进行排序,并选取充电方案次数CS i值最大对应的充电方案作为此次充电方案,同时生成充电方案信息。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实时监测单元生成监测信息的具体方式如下:
[0023]M1:获取到充电方案信息中的充电时长Tc,此次需要说明的是:充电时长Tc表示为充电总时长,接着获取到80%Tc充电时长对应的电池存储量并记作为Dz,并将Dz代入公式Da=Dz

Ds计算得到80%Tc充电时长对应的充电量记作为Da;
[0024]M2:接着将充电量Da和充电时长80%Tc代入公式计算得到单位时间的平均充电速度Q,其中k为影响因子,且k=0.413,将计算出来的平均充电速度Q代入公式Dh=Q
×
20%Tc
×
k计算得到剩余20%Tc充电时长的剩余充电量Dh;
[0025]M3:获取到电池总容量D,同时获取到当前时刻电池存储量Dz,并计算剩余存储量记作为Dc=D

Dz,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当前时刻电池存储量Dz表示为充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对象基础信息,目标对象包括:充电车辆和充电桩,充电车辆基础信息包括:电池总容量、剩余电量和充电时长,并将目标对象基础信息传输到充电控制中心;充电控制中心包括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第一模块包括:车辆分析单元、监控识别单元和方案推荐单元,第二模块包括实时监测单元、二次调整单元和信息反馈单元;车辆分析单元,用于对获取到的充电车辆基础信息进行分析,接着获取到监控识别单元传输的监控画面,同时结合充电桩基础信息对充电车辆进行分析生成分析结果,分析结果包括:标记车辆和未标记车辆,并将分析结果传输到方案推荐单元;方案推荐单元,用于获取到传输的分析结果并结合数据存储单元传输的历史记录对分析结果进行分析,其中历史记录包括:不同类型车辆充电时长和不同类型车辆剩余电量,接着根据充电车辆的剩余电量生成合适的充电方案并生成充电方案信息,同时将方案信息传输到实时监测单元;实时监测单元,用于获取到传输的充电方案信息并对其进行实时监测,通过计算充电时长是否能够达到充电需求生成对应的监测信息,其中监测信息包括:合理信号和不合理信号,并将监测信息传输到信息输出单元;二次调整单元,用于获取到传输的监测信息,并对监测信息中的不合理信号进行分析,通过计算额外时长生成调整信息,并将调整信息传输到信息反馈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分析单元生成分析结果的具体方式为:获取到监控画面并对监控画面进行识别生成识别信息,且识别信息包括车辆类型A和B,接着根据充电桩判断充电车辆是否存在使用记录,若存在使用记录则将充电车辆记作为标记车辆,若不存在使用记录则将充电车辆记作为未标记车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案推荐单元生成充电方案信息的具体方式如下:当分析结果为标记车辆时,生成充电方案信息的具体方式如下:S1:获取到前一次剩余电量记作为D1和前一次充电时长记作为T1,并获取到实际充电时长记作为Ts,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充电时长表示为将剩余电量补充到满电量所需要的时长,接着将充电车辆的剩余电量记作为Ds与前一次剩余电量D1进行比较;S2:当Ds≥D1时,系统判定充电车辆的剩余电量超过前一次剩余电量,并生成充电时长小于前一次充电时长T1的充电方案信息,反之当Ds<D1时,系统判定充电车辆的剩余电量低于前一次剩余电量,并生成前一次充电时长T1的充电方案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案推荐单元生成充电方案信息的具体方式如下:P1:获取到未标记车辆的剩余电量Ds和未标记车辆类型,接着获取到历史记录中相同车辆类型的所有充电记录,且充电记录包括:剩余电量D2,同时将未标记车辆的剩余电量Ds和充电记录的剩余电量D2进行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静芳朱万明刘旭程朱静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印云端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