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门槛式生产管理的柔性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3824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门槛式生产管理的柔性生产线,属于汽车配件加工技术领域,它的装夹单元包括位于其最底部的底部平台,底部平台的底面安装有若干个用于支撑装夹单元在地面移动的移动轮;底部平台的底面上还固接有至少两个滑动定位件,滑动定位件包括长方形板状结构的垫块,垫块的底面顺着其长度方向固接有间隔布置的一根滑枕和一根导向条板,滑枕和导向条板分别位于垫块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每个滑动定位件的下方对应的基座的顶面上,各设有两列均匀间隔排列的滚轮,第一列滚轮的轴线水平设置,第二列滚轮的轴线竖直朝垫块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灵活改变产线,对机器人等设备和场地的利用更为充分。的利用更为充分。的利用更为充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门槛式生产管理的柔性生产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配件生产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基于门槛式生产管理的柔性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零部件生产中,很多零件都是大批量进行生产,一些门类的零件出于车型的不同,在形状尺寸上或存在些许变化,而生产制作中,对于稳定保持一定基础订单量的配件,满足工厂对于生产管理的门槛要求,就需要单独设计相应的产线,因此,这些同类的不同规格的汽车配件,就不得不为此更改对应的生产设备,扩大占地面积,导致车间内部繁杂拥挤。
[0003]实践中,车间根据客户订单安排生产,调整整个生产计划,而车辆销售也有淡旺季之分,在旺季,一些型号车型销售火爆,造成该类车型的某些零配件生产量剧增,导致该零配件的生产线不得不24小时连轴转,而实际上,汽车产业而言,很多配件的核心加工制作,都是依赖现如今高度智能化的机器人或者机械手来加工,例如机器人焊接、铆接、冲压,甚至部件整体组装等,一个机器人可以输入不同程序,从而对不同汽车配件,尤其是统一类型的汽车配件进行分别加工,不需要改变产线的既定位置。如图1所示的一类汽车配件,为了及时满足客户订单需求,车间不得再增设数量更多的生产线来满足生产需要,而机器人实际是可以共用的,但由于车间产线规划,一些工装夹具等辅助设备,是单一固定安装在机器人附近的,造成这一区域只能加工特定产品配件,一旦每年的旺季过去之后,订单锐减,导致这些新增的生产线得不到基本产量的需求,即无法满足一个生产线对于产品生产的基本门槛数量要求,那么这条生产线就不得不闲置,得不到充分利用,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管理维护。因此,如何基于实际生产需求,既满足每年旺季的生产需求,又降低运维成本,避免设备长期闲置,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基于门槛式生产管理的柔性生产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灵活应对产量需求,导致产能不足或过剩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门槛式生产管理的柔性生产线,包括装夹单元和用于快速安装装夹单元的基座,装夹单元包括位于其最底部的底部平台,底部平台的底面安装有若干个用于支撑装夹单元在地面移动的移动轮;
[0006]所述底部平台的底面上还固接有至少两个滑动定位件,所述滑动定位件包括长方形板状结构的垫块,所述垫块的底面顺着其长度方向固接有间隔布置的一根滑枕和一根导向条板,滑枕和导向条板分别位于垫块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
[0007]每个所述滑动定位件的下方对应的基座的顶面上,各设有两列均匀间隔排列的滚轮,第一列滚轮的轴线水平设置,第二列滚轮的轴线竖直朝垫块设置,所述第二列滚轮与所
述导向条板的侧面滚动相切时,所述第一列滚轮与所述滑枕的底面滚动相切,以使得所述底部平台被支撑安装在所述基座上,且当滑枕完全滑上第一列滚轮时,所有所述移动轮不与地面接触。
[0008]进一步地,导向条板采用一块矩形条板的两端折弯呈倾斜板段而制成,导向条板的中部的直线板段的侧面与所述第二列滚轮滚动相切,所述倾斜板段朝对应的所述滑枕的两端之外的一侧延伸。
[0009]进一步地,基座的顶面上还设有凸起的定位柱,定位柱与第二列滚轮的轴线平行;所述滑动定位件还包括固接在所述垫板底部的定位叉,所述定位叉具有一个U型的与所述定位柱契合的缺口,缺口的开口侧朝两侧扩大。
[0010]进一步地,定位柱设于每一个滑动定位上的滑枕和导向条板之间的基座顶部区域,且靠近所述定位柱处还设有一个固定在基座上的定位传感器,所述定位传感器与固定在所述垫块底部的标记板配合,以判定垫块所在的滑动定位件是否在基座上滑至既定位置。
[0011]进一步地,定位传感器为用于检测其距离所述标记板之间间距的一种传感器。
[0012]进一步地,滑枕靠其一端的底部为倾斜的坡面,所述坡面用于与所述第一列滚轮滚动配合,使得滑枕顺利滑上基座上的第一列滚轮。
[0013]此外,优先地,本专利技术中的装夹单元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底部平台上的若干个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顺着汽车配件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排呈一排,第一定位件包括定位块和伸缩气缸,定位块被伸缩气缸推动而朝汽车配件一侧靠拢/远离,定位块上表面处具有一个大致呈槽钢的凹槽状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侧壁凸出地具有一个定位凸起,汽车配件的侧部隆起部嵌入到所述定位槽内,且侧部隆起部一侧的矩形穿孔被所述定位凸起插入而定位。
[0014]进一步地,与所述第一定位件相对的另一侧设有安装在底部平台上的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底部平台上方的下支撑,所述下支撑呈L型,下支撑的顶部端面与汽车配件的槽口延展部的底部接触,与所述下支撑相对的正上方还设有上压件,所述上压件一端的端面正对所述下支撑的端面,以将所述槽口延展部夹紧,上压件的中部还具有竖直朝下延伸的顶柱,所述顶柱伸入到汽车配件的凹槽的槽底,并与之挤压接触而限位。
[0015]进一步地,第二定位件还包括安装在底部平台上的液压伸缩杆,液压伸缩杆的输出端铰接有一能跨越汽车配件的凹槽的横梁,所述横梁上固接有所述下支撑、上压件和顶柱,以在伸长时驱动支撑、上压件和顶柱将汽车配件夹住而定位。
[0016]进一步地,位于汽车配件的长度方向端部处的第二定位件还包括呈Г型的压块,所述压块顺着一根纵梁固接,所述纵梁顺着所述槽口延展部的长度方向设置,以使得至少有一个所述压块以竖直朝下的方式,正压在槽口延展部的上表面。
[001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生产线通过基座与底部工作平台的快换式安装,可以实现不同装夹单元的快速安装定位,将对应装夹单元安装在既定的工作区域内,直接共用对应的机器人,只需要录入对应程序,而不需要另设场地来安装工装夹具等辅助设备,旺季时,直接将所需的产品的工装夹具直接推上基座,或者增设一个基座,就可以实现加工单元的灵活替换、增加,实现柔性生产管理。此外,对于本汽车配件,还设计
专门的装夹单元,配合基座的快速安装,大大提升加工效率。
[0018]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汽车配件的一种立体结构图;
[0020]图2为汽车配件的局部外观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三维示意图;
[0022]图4为基座与底部工作台之间的安装结构图;
[0023]图5为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

7为滑枕和导向条板与基座的局部配合结构图;
[0025]图8为装夹单元上的定位件装夹汽车配件时一种局部结构图;
[0026]图9为第一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为第二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其中,基座1、底部工作台2、移动轮3、垫块4、滑枕5、导向条板6、倾斜板段601、直线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门槛式生产管理的柔性生产线,包括装夹单元和用于快速安装装夹单元的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单元包括位于其最底部的底部平台,底部平台的底面安装有若干个用于支撑装夹单元在地面移动的移动轮(3);所述底部平台的底面上还固接有至少两个滑动定位件,所述滑动定位件包括长方形板状结构的垫块(4),所述垫块(4)的底面顺着其长度方向固接有间隔布置的一根滑枕(5)和一根导向条板(6),滑枕(5)和导向条板(6)分别位于垫块(4)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每个所述滑动定位件的下方对应的基座(1)的顶面上,各设有两列均匀间隔排列的滚轮,第一列滚轮(701)的轴线水平设置,第二列滚轮(702)的轴线竖直朝垫块(4)设置,所述第二列滚轮(702)与所述导向条板(6)的侧面滚动相切时,所述第一列滚轮(701)与所述滑枕(5)的底面滚动相切,以使得所述底部平台被支撑安装在所述基座(1)上,且当滑枕(5)完全滑上第一列滚轮(701)时,所有所述移动轮(3)不与地面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门槛式生产管理的柔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条板(6)采用一块矩形条板的两端折弯呈倾斜板段(601)而制成,导向条板(6)的中部的直线板段(602)的侧面与所述第二列滚轮(702)滚动相切,所述倾斜板段(601)朝对应的所述滑枕(5)的两端之外的一侧延伸。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门槛式生产管理的柔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顶面上还设有凸起的定位柱(8),定位柱(8)与第二列滚轮(702)的轴线平行;所述滑动定位件还包括固接在所述垫板底部的定位叉(9),所述定位叉(9)具有一个U型的与所述定位柱(8)契合的缺口,缺口的开口侧朝两侧扩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门槛式生产管理的柔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8)设于每一个滑动定位上的滑枕(5)和导向条板(6)之间的基座(1)顶部区域,且靠近所述定位柱(8)处还设有一个固定在基座(1)上的定位传感器(10),所述定位传感器(10)与固定在所述垫块(4)底部的标记板(11)配合,以判定垫块(4)所在的滑动定位件是否在基座(1)上滑至既定位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门槛式生产管理的柔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传感器(10)为用于检测其距离所述标记板(11)之间间距的一种传感器。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门槛式生产管理的柔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枕(5)靠其一端的底部为倾斜的坡面,所述坡面用于与所述第一列滚轮(701)滚动配合,使得滑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其兵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荣阳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