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螺旋驱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73748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螺旋驱动系统,包括支撑架、电机、传动件、第一履带、转轴和转齿轮,支撑架上部和下部分别转动安装两个转轴,每个转轴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转齿轮,前侧四个齿轮外部啮合连接有第一履带,支撑架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通过传动件传动连接转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支撑架上部和下部分别转动安装两个转轴,每个转轴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转齿轮,前侧四个齿轮外部啮合连接有第一履带,支撑架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通过传动件传动连接转轴,使得第一履带受电机驱动进行转动,具备体积小,传动结构简单的优点,可以在直径较小的管道中进行作业。径较小的管道中进行作业。径较小的管道中进行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螺旋驱动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管道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单螺旋驱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城市发展环境下,管道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由于管道常用于输送液体或气体且安置位置特殊,人们对该类管道的探测和维护非常困难,尤其是路程长、直径小,曲率大的管道,一旦发生故障,一般的探测机器人难以进入管道检查故障。
[0003]如申请号为CN202120749329.3的一种履带巡检管道机器人,包括履带车主体以及控制履带巡检管道机器人可移动的控制终端和固定设置在室内的控制中心,所述履带车主体上设有两个履带轮,在履带车主体内设有用于驱动履带轮转动的驱动电机以及为驱动电机提供电源的蓄电池;在履带车主体的顶端中心处设有电控箱,在电控箱的内部设有存储卡、给予履带巡检管道机器人定位的定位仪以及控制整个履带巡检管道机器人的单片机、其中蓄电池电连接单片机,在电控箱的内部设有可伸缩的检测设备;在履带车主体沿着长度方向顶端位于电控箱的两侧分别设有挖土设备以及线缆牵引设备;在履带车主体沿着宽度方向顶端位于电控箱的两端均设有监控照明设备,实现一车多用,非常方便。
[0004]当前的大多数管道机器人可以适应大直径水平管道内部检测,但对于小直径管道及垂直管道则无法进入管道内部,燃气管道根据所需运力不同,分有直径200~500mm不等的水平管道。当前的履带机器人的驱动方式较为复杂,体积较大,使得机器人的整体难以进入小管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单螺旋驱动系统,具备方便进入小型管道的优点,解决了传统履带机器人的驱动方式较为复杂,体积较大,使得机器人的整体难以进入小管道的问题。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单螺旋驱动系统,包括支撑架、电机、传动件、第一履带、转轴和转齿轮,所述支撑架上部和下部分别转动安装两个所述转轴,每个所述转轴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转齿轮,前侧四个所述齿轮外部啮合连接有第一履带,所述支撑架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所述传动件传动连接所述转轴。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传动件包括转杆、螺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一固定架,所述电机输出端穿过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转杆,所述转杆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中部。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螺杆固定在所述转杆靠近所述电机的一侧,所述支撑架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架。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架内部转动安装所述第一齿轮,下侧所述转轴外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螺杆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上部和下部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管,所述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固定管内部。
[00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转齿轮包括第一限位盘、齿轮本体和第二限位盘,所述第二限位盘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盘和第二限位盘分别固定在所述齿轮本体两侧。
[0012]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三齿轮,上侧所述转轴外部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螺杆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连接。
[0013]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前侧上部的两个所述转齿轮外部啮合连接有第二履带,所述支撑架前侧下部的两个所述转齿轮外部啮合连接有第三履带。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1、本技术通过支撑架上部和下部分别转动安装两个转轴,每个转轴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转齿轮,前侧四个齿轮外部啮合连接有第一履带,支撑架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通过传动件传动连接转轴,使得第一履带受电机驱动进行转动,具备体积小,传动结构简单的优点,可以在直径较小的管道中进行作业。
[0016]2、本技术通过传动件包括转杆、螺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一固定架,电机输出端穿过支撑架固定连接转杆,转杆转动安装在支撑架中部,螺杆固定在转杆靠近电机的一侧,支撑架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架,第一固定架内部转动安装第一齿轮,下侧转轴外部固定连接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螺杆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使得电机可以驱动螺杆进行转动,采用单螺旋结构对转轴进行驱动,从而使得本技术可以在小型管道内部进行移动,通过转齿轮包括第一限位盘、齿轮本体和第二限位盘,第二限位盘与转轴固定连接,第一限位盘和第二限位盘分别固定在齿轮本体两侧,有效防止第一履带在工作中脱落。
[0017]3、本技术通过支撑架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架,第二固定架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三齿轮,上侧转轴外部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连接,螺杆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连接,支撑架前侧上部的两个转齿轮外部啮合连接有第二履带,支撑架前侧下部的两个转齿轮外部啮合连接有第三履带,使得本技术可以通过电机驱动第二履带和第三履带进行转动工作,当本技术发生倾覆时也能继续移动。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固定架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支撑架;2、电机;3、转杆;4、螺杆;5、第一齿轮;6、固定管;7、转轴;8、第一固定架;9、转齿轮;901、第一限位盘;902、齿轮本体;903、第二限位盘;10、第二齿轮;11、第一履带;12、第二履带;13、第三履带;14、第二固定架;15、第三齿轮;16、第四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
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0024]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螺旋驱动系统,包括支撑架1、电机2、传动件、第一履带11、转轴7和转齿轮9,支撑架1上部和下部分别转动安装两个转轴7,每个转轴7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转齿轮9,前侧四个齿轮外部啮合连接有第一履带11,支撑架1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2,电机2通过传动件传动连接转轴7。
[0025]参考图1,传动件包括转杆3、螺杆4、第一齿轮5、第二齿轮10和第一固定架8,电机2输出端穿过支撑架1固定连接转杆3,转杆3转动安装在支撑架1中部,螺杆4固定在转杆3靠近电机2的一侧,支撑架1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架8,第一固定架8内部转动安装第一齿轮5,下侧转轴7外部固定连接第二齿轮10,第一齿轮5与第二齿轮10啮合连接,螺杆4与第一齿轮5啮合连接,支撑架1上部和下部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管6,转轴7转动安装在固定管6内部,转齿轮9包括第一限位盘901、齿轮本体902和第二限位盘903,第二限位盘903与转轴7固定连接,第一限位盘901和第二限位盘903分别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螺旋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电机(2)、传动件、第一履带(11)、转轴(7)和转齿轮(9),所述支撑架(1)上部和下部分别转动安装两个所述转轴(7),每个所述转轴(7)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转齿轮(9),前侧四个所述齿轮外部啮合连接有第一履带(11),所述支撑架(1)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2),所述电机(2)通过所述传动件传动连接所述转轴(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螺旋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包括转杆(3)、螺杆(4)、第一齿轮(5)、第二齿轮(10)和第一固定架(8),所述电机(2)输出端穿过所述支撑架(1)固定连接所述转杆(3),所述转杆(3)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架(1)中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螺旋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4)固定在所述转杆(3)靠近所述电机(2)的一侧,所述支撑架(1)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架(8)。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螺旋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架(8)内部转动安装所述第一齿轮(5),下侧所述转轴(7)外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10),所述第一齿轮(5)与所述第二齿轮(10)啮合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冠杰许志康赵仕譞刘翔宇张亦燊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