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式双下肢抬高气垫及防足下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3210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锻炼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拆卸式双下肢抬高气垫及防足下垂装置,包括板块,所述板块设置有两个,且水平排列放置,所述板块上固定粘连有充气垫,所述充气垫上固定连接有腿部包裹套,且一侧连接有充气气囊;通过充气气囊可将充气垫进行充气升高,使得双下肢进行抬高,而同时腿部包裹套将腿部进行包裹,避免滑落。该可拆卸式双下肢抬高气垫及防足下垂装置,整体结构设置为拼接式,使得整体装置的可拆卸性强,易于收纳和管理;使用时将腿部进行绑定固定在腿部包裹套内,通过固定带进行固定,再通过第三魔术贴勾面和绑带,将使用者脚部进行功能位固定,脚部倾斜依靠放置在撑板上,贴合性和舒适度好。贴合性和舒适度好。贴合性和舒适度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拆卸式双下肢抬高气垫及防足下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锻炼器具
,尤其涉及一种可拆卸式双下肢抬高气垫及防足下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脑卒中偏瘫患者因活动减少或长期卧床等因素,血液回流速度缓慢,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足下垂是脑卒中的常见后遗症之一,研究显示,约有54%以上的脑卒中患者在治疗后可出现足下垂。临床表现为患者足的背部伸力减弱或丧失,导致踝关节无法背伸,通常影响患者的行走、站立等能力,对患者的生理、心理造成严重影响,且其治疗费用昂贵,效果不一,给患者家庭与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
[0003]现有的双下肢抬高方法,临床上常采用枕头垫其腿下,无法很好的达到抬高高度的要求,同时,双足易外翻、下垂,无法保证双足的功能位。从而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一种双下肢抬高垫(申请号为:CN215132151U),在使用时将使用者的单肢抬高或双肢通过垫体抬高,同时在对患者的足部进行抬高时,根据患者的足部大小调整挡板的位置。但该技术将单肢或双肢在抬高时不能进行不同高度的调节,且脚部通过挡板固定夹紧,贴合度较差,另外还有整体结构可拆卸性能差,不便于收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拆卸式双下肢抬高气垫及防足下垂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拆卸式双下肢抬高气垫及防足下垂装置。该装置整体结构设置为拼接式,可拆卸性强,易于收纳和管理,贴合性和舒适度好且可调性强。
[0005]本技术为实现其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拆卸式双下肢抬高气垫,包括板块,所述板块设置有两个,且水平排列放置,所述板块上固定粘连有充气垫,所述充气垫上固定连接有腿部包裹套,且一侧连接有充气气囊;通过充气气囊可将充气垫进行充气升高,使得双下肢进行抬高,而同时腿部包裹套将腿部进行包裹,避免滑落。
[0006]两个所述板块相互靠近的一侧边缘固定开设有安装槽,一个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卡壳,另一个所述安装槽的内部通过连接带固定连接有卡扣;通过将两个板块靠近贴合在一起,将卡扣卡合连接在卡壳内部,从而将两个板块连接为一个整体。为了增加稳定性,在两个板块的背面也设置有安装槽、卡扣和卡壳。
[0007]优选地,两个所述板块相互靠近的一侧侧壁分别设置有凸块和凹槽;为了进一步增加两个板块在组合为一体时的稳固性,通过凸块滑动连接在凹槽内部,先将两个板块进行拼接,在通过卡扣和卡壳将两个板块连接为一个整体。
[0008]优选地,所述板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贴毛面,所述充气垫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贴勾面,通过第二魔术贴毛面和第二魔术贴勾面相互粘连将所述充气垫固定在所述板块上;通过第二魔术贴毛面和第二魔术贴勾面的设置,使得充气垫可拆卸连接在
板块上,避免更换和收纳。
[0009]优选地,所述板块中端部分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挂环,所述挂环上连接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挂环上,所述固定带中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贴毛面,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贴勾面;
[0010]所述固定带另一端穿过另一个所述挂环,并进行旋转翻面使得第一魔术贴勾面固定粘连在第一魔术贴毛面上,通过固定带和腿部包裹套的配合,将腿部进行绑定固定在腿部包裹套的内部。
[0011]一种可拆卸式双下肢抬高气垫的防足下垂装置,所述防足下垂装置包括有滑板,所述滑板滑动连接在所述板块的内部,所述板块的内部开设有滑槽,通过从滑槽内抽出所述滑板使其展开在板块的一端;
[0012]所述滑板的内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一端转动连接有撑板,所述撑板的底部放置在所述放置槽的内部将所述活动板进行斜向支撑。
[0013]优选地,所述放置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将撑板进行限制,避免撑板的底部容易滑动。
[0014]优选地,所述撑板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活动板的内部,所述撑板可设置为内部有槽的框板,所述撑板进行转动后放置于所述活动板的内部,所述活动板转动后放平在所述放置槽的内部,通过将撑板进行收回到活动板内部后,可将活动板放置在放置槽的内部,从而使得滑板能够在板块的滑槽内来回自如的进行滑动,方便滑板的展开和收回。
[0015]优选地,所述撑板的一面固定贴合有第三魔术贴毛面,所述第三魔术贴毛面一侧设置有第三魔术贴勾面和绑带,所述第三魔术贴勾面固定在绑带的两端,所述第三魔术贴勾面与第三魔术贴毛面固定粘连,绑带将脚部进行固定。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可拆卸式双下肢抬高气垫及防足下垂装置,整体结构设置为拼接式,使得整体装置的可拆卸性强,易于收纳和管理;同时,使用时将腿部进行绑定固定在腿部包裹套内,通过固定带进行固定,再通过第三魔术贴勾面和绑带,将使用者脚部进行功能位固定,脚部倾斜依靠放置在撑板上,贴合性和舒适度好;并且通过充气气囊可将充气垫内进行缓慢充气,使其进行不同程度的升高,具有较强的可调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双下肢抬高气垫及防足下垂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双下肢抬高气垫及防足下垂装置部分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滑板、活动板和撑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
[0021]1‑
板块;101

挂环;102

固定带;103

第一魔术贴毛面;104

第一魔术贴勾面;105

安装槽;106

卡壳;107

连接带;108

卡扣;109

凸块;110

凹槽;2

充气垫;201

腿部包裹套;202

充气气囊;203

第二魔术贴毛面;204

第二魔术贴勾面;3

滑板;301

放置槽;302

活动板;303

撑板;304

限位条;305

第三魔术贴毛面;306

绑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卸式双下肢抬高气垫,包括板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块(1)设置有两个,且水平排列放置,所述板块(1)上固定粘连有充气垫(2),所述充气垫(2)上固定连接有腿部包裹套(201),且一侧连接有充气气囊(202);两个所述板块(1)相互靠近的一侧边缘开设有安装槽(105),一个所述安装槽(10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卡壳(106),另一个所述安装槽(105)的内部通过连接带(107)固定连接有卡扣(1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式双下肢抬高气垫,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板块(1)相互靠近的一侧侧壁分别设置有凸块(109)和凹槽(1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式双下肢抬高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块(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贴毛面(203),所述充气垫(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贴勾面(204),通过第二魔术贴毛面(203)和第二魔术贴勾面(204)相互粘连将所述充气垫(2)固定在所述板块(1)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式双下肢抬高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块(1)中端部分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挂环(101),所述挂环(101)上连接有固定带(102),所述固定带(102)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挂环(101)上,所述固定带(102)中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贴毛面(10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贴勾面(104);所述固定带(102)另一端穿过另一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黎鸣盖美华富燕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