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与天然气混合作为燃料的陶瓷窑炉生产系统及应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72493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氨与天然气混合作为燃料的陶瓷窑炉生产系统及应用,属于陶瓷加工技术领域。氨与天然气混合作为燃料的陶瓷窑炉生产系统包括预处理机构、气体混合装置、窑炉、氨气源和天然气源;预处理机构与窑炉的进料口连接;氨气源和天然气源分别与气体混合装置的进气端连通,以通过气体混合装置控制氨气与天然气之间的比例和压强;窑炉的内部设有多个相间隔的燃烧器,每一个燃烧器分别通过管道与气体混合装置的出气端连通。通过将氨气和天然气混合形成混合气体,并通过混合气体燃烧对窑炉进行加热,以减少混合气体燃烧后形成的碳氧化物的量,从而减少碳排放,这样既能够减少天然气的用量,节约能源,而且降低了碳排放,符合绿色环保的生产理念。保的生产理念。保的生产理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氨与天然气混合作为燃料的陶瓷窑炉生产系统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加工
,尤其涉及氨与天然气混合作为燃料的陶瓷窑炉生产系统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建筑陶瓷制品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居、工业等领域的材料,具有耐高温、耐磨、耐腐蚀等优良性能。建筑陶瓷的制备一般包括原料预处理、成型、干燥和烧制等步骤,其中烧制是最关键的工艺环节,决定了建筑陶瓷的质量和性能。
[0003]目前,窑炉生产系统主要使用天然气、液化气、煤制气等作为燃料,这些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造成环境污染和全球变暖。因此,寻找一种低碳、清洁、高效的建筑陶瓷烧制工艺是当前陶瓷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0004]因此,如何实现在陶瓷生产的过程中,既能节约能源又能减少碳排放,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种氨与天然气混合作为燃料的陶瓷窑炉生产系统及应用。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氨与天然气混合作为燃料的陶瓷窑炉生产系统,包括预处理机构、气体混合装置、窑炉、氨气源和天然气源;
[0007]所述预处理机构与所述窑炉的进料口连接;
[0008]所述氨气源和所述天然气源分别与所述气体混合装置的进气端连通,以通过所述气体混合装置控制氨气与天然气之间的比例和压强;
[0009]所述窑炉的内部设有多个相间隔的燃烧器,每一个所述燃烧器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气体混合装置的出气端连通
[0010]进一步地,所述气体混合装置包括氨气控制装置、天然气控制装置和混合器;
[0011]所述氨气源与所述氨气控制装置连接,所述天然气源与所述天然气控制装置连接;
[0012]所述氨气控制装置和天然气控制装置均与所述混合器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氨气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泵体、第一流量计和第一阀门;
[0014]所述氨气控制装置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氨气源连通;
[0015]所述第一泵体与所述第一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流量计和所述第一阀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上。
[0016]进一步地,所述天然气控制装置包括第二泵体、第二流量计和第二阀门;
[0017]所述天然气控制装置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氨气源连通;
[0018]所述第二泵体与所述第二管道连接,所述第二流量计和所述第二阀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道上。
[0019]进一步地,所述预处理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预处理装置、成型装置和干燥装置。
[0020]进一步地,所述气体混合装置还包括流量调节器和第三管道,所述流量调节器与所述第三管道连接,以控制第三管道的气体流量;
[0021]所述第三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混合器的输出端连通,所述第三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燃烧器连接。
[0022]进一步地,所述气体混合装置还包括压力控制装置和气体含量监测装置;
[0023]所述压力控制装置和所述气体含量监测装置均与所述混合器连接。
[0024]进一步地,还包括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与所述窑炉的出料口连接。
[0025]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氨与天然气混合作为燃料的陶瓷窑炉生产系统的应用使用所述的氨与天然气混合作为燃料的陶瓷窑炉生产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0026]原料预处理,获取原料,通过预处理机构对原料进行预处理,以得到干坯;
[0027]气体混合,开启氨气源和天然气源,通过氨气控制装置控制进入到混合器中的氨气的体积,通过天然气控制装置控制进入到混合器中的天然气的体积,以得到体积比为n的氨气和天然气的混合气体;
[0028]干坯烧结,将混合气体通过第三管道输送至燃烧器,在燃烧器的出气端点火,使混合气体燃烧,以将放置在窑炉中的干坯进行烧结;
[0029]冷却处理,将烧结完成后的陶瓷成品从窑炉中取出,进行冷却处理,以完成陶瓷加工。
[0030]进一步地,所述干坯烧结包括控制窑炉的温度T,T的取值范围是800℃≤T≤1200℃;
[0031]烧结时间为t,其中,t的取值范围是30min≤t≤60min。
[0032]进一步地,所述窑炉的出口设置脱销装置,通过脱销装置对窑炉排放的废气进行处理。
[0033]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将氨气和天然气混合形成混合气体,并通过混合气体燃烧对窑炉进行加热,以减少混合气体燃烧后形成的碳氧化物的量,从而减少碳排放,通过增大混合气体中氨气和天然气之间的比例,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少碳排放,这样既能够减少天然气的用量,节约能源,而且降低了碳排放,符合绿色环保的生产理念。
[0034]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3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36]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氨与天然气混合作为燃料的陶瓷窑炉生产系统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氨与天然气混合作为燃料的陶瓷窑炉生产系统的应用的流程图。
[0038]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39]100

预处理机构;200

气体混合装置;300

窑炉;400

氨气源;500

天然气源;600

燃烧器;210

氨气控制装置;220

天然气控制装置;230

混合器;211

第一泵体;212

第一流量计;213

第一阀门;214

第一管道;221

第二泵体;222

第二流量计;223

第二阀门;224

第二管道;700

流量调节器;800

第三管道;240

压力控制装置;250

气体含量监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4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氨与天然气混合作为燃料的陶瓷窑炉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机构、气体混合装置、窑炉、氨气源和天然气源;所述预处理机构与所述窑炉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氨气源和所述天然气源分别与所述气体混合装置的进气端连通,以通过所述气体混合装置控制氨气与天然气之间的比例和压强;所述窑炉的内部设有多个相间隔的燃烧器,每一个所述燃烧器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气体混合装置的出气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与天然气混合作为燃料的陶瓷窑炉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混合装置包括氨气控制装置、天然气控制装置和混合器;所述氨气源与所述氨气控制装置连接,所述天然气源与所述天然气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氨气控制装置和天然气控制装置均与所述混合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氨与天然气混合作为燃料的陶瓷窑炉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气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泵体、第一流量计和第一阀门;所述氨气控制装置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氨气源连通;所述第一泵体与所述第一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流量计和所述第一阀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氨与天然气混合作为燃料的陶瓷窑炉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气控制装置包括第二泵体、第二流量计和第二阀门;所述天然气控制装置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氨气源连通;所述第二泵体与所述第二管道连接,所述第二流量计和所述第二阀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道上。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氨与天然气混合作为燃料的陶瓷窑炉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预处理装置、成型装置和干燥装置。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氨与天然气混合作为燃料的陶瓷窑炉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混合装置还包括流量调节器和第三管道,所述流量调节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缇柯善军蒙臻明程一兵祝守炎马超周营龚聪文潘磊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仙湖实验室佛山市德力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