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刚烷胺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2487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金刚烷胺的制备方法,涉及化工生产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刚烷胺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生产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金刚烷胺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金刚烷胺作为流感的预防药物,其后用于成人流感病毒的治疗。在之后该药被发现可减轻帕金森病、药物性锥体外系综合征的症状,金刚烷胺是一种NMDA型谷氨酸受体弱拮抗剂,能增加多巴胺的释放并阻断多巴胺的再摄取,还有类似苯海索的抗胆碱能作用。这种药物还可能促进大脑中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可以治疗帕金森病的运功障碍,还可以改善帕金森病长期服用多巴胺能药物治疗后出现的异动症。
[0003]目前,金刚烷胺的制备是从金刚烷经溴化后再与尿素反应而得,其关键步骤是溴代金刚烷和尿素的胺化反应,其方法分为如下4种:1、将溴代金刚烷和尿素混合均匀,加热至180℃,反应开始,内温猛升到230

240℃。反应结束后,自然降温,加入浓盐酸溶解,移入蒸馏罐中,加入氢氧化钠碱化,然后进行水蒸汽蒸馏,得金刚烷胺(CN12479896)。2、溴代金刚烷和碳酸铵在高压釜内混合加热至135℃,反应数小时。反应结束后,自然降温,加入水分层,得到金刚烷胺(CN109516920)。3、溴代金刚烷经格式试剂转化,然后和3,3

二叔丁基氧氮丙啶反应制得金刚烷胺;(OL,2018,8064)4、溴代金刚烷和氨基钠和氨气及二苯基磷加压反应生成金刚烷胺(JOC,1984,4609)。
[0004]上述技术中,制备金刚烷胺的方法主要有如下缺陷:1、生产成本较高;2、反应过程中温度有剧烈上升的过程,且有气体放出,从而对工厂设备的要求很高,同时也存在很大的安全生产风险;3、使用了价格昂贵的试剂和有安全风险的格式试剂,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刚烷胺的制备方法,该方法解决了现目前金刚烷胺的制备存在的风险较大、成本高且难以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7]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金刚烷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1

溴代金刚烷、有机溶剂和氨基化试剂混合后于160

250℃加热,即得到金刚烷胺;有机溶剂包括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三甘醇二甲醚和四乙二醇二甲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氨基化试剂为尿素与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其中二乙二醇二甲醚的沸点约为162℃,二乙二醇二乙醚的沸点约为180

190℃、三甘醇二甲醚的沸点约为216℃,四乙二醇二甲醚的沸点约为275

276℃,由于使用的有机溶剂为上述溶剂中的几种或一种,因此在加热时,需要根据实际所使用的有机溶剂的成分来调整加热的温度,当所使用有机溶剂含二乙二醇二甲醚时,加热温度控制在160

162℃,当所使用的有机溶剂中不含二乙醇二甲醚,但是含有二乙醇二乙醚时,加热温度约为160

180℃,另外,以此类推。
[0008]进一步地,上述反应的方程式如式I所示:
[0009][0010]进一步地,上述1

溴代金刚烷与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1:(3

10)。该体积比能够保证反应体系混合均匀,易于搅拌,从而保证反应的顺利进行。
[0011]进一步地,上述1

溴代金刚烷与尿素和碳酸氢钠的摩尔比为1:(5

15):(1

3)。该摩尔比能够保证1

溴代金刚烷被充分氨基化,从而生成足量的金刚烷胺,提高产率。当所用氨基化试剂的分量高于该区间时,会导致氨基化试剂的浪费,而当所用氨基化试剂的分量低于该区间时,则会导致无法被充分氨化,则难以生成金刚烷胺,进而导致原料浪费。
[0012]进一步地,上述加热后还包括后处理,后处理包括如下步骤:将1

溴代金刚烷、有机溶剂和氨基化试剂混合后于160

250℃加热后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减压回收并降温后依次加水、搅拌分散即得到金刚烷胺。通过减压回收和搅拌分散能够进一步去除其中的杂质以及残留的少部分有机溶剂等,从而进一步纯化,得到纯度更高的金刚烷胺。
[0013]进一步地,上述后处理后还包括重结晶纯化或成盐纯化。通过重结晶纯化或成盐纯化能够进一步去除其中的无机杂质,以进一步得到纯度更高的金刚烷胺。
[00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刚烷胺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简单的混合加热方式即可制得金刚烷胺,其中所用的有机溶剂可以回收再次使用,生产的温度也并不太高,在安全生产环节具有优势,且制备过程中几乎不产生气体,对设备的要求也更加容易实现,风险较低,对生产一线的员工更加友好,能够更方便的用于工业化生产等大规模制备。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验例1中金刚烷胺的核磁共振氢谱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验例2中金刚烷胺盐酸盐的核磁共振氢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002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21]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2]实施例1
[002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金刚烷胺的制备方法:在1L三口瓶内,加入溴代金刚烷80g,加入二乙二醇二甲醚500ml,继续加入尿素223g,碳酸氢钠62.5g,机械搅拌升温加热至170℃,体系回流,过程中有气体逸出。反应3小时,反应结束,降温,减压蒸出大部分溶剂,再降温至室温附近,加入400ml水,搅拌分散1小时,过滤,抽干水分,置减压烘箱烘干,得类白色固体51.7g,收率92%。
[0024]实施例2
[002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金刚烷胺的制备方法:在2L三口瓶内,加入溴代金刚烷120g,加入二乙二醇二乙醚1000ml,继续加入尿素334g,碳酸氢钠140g,机械搅拌升温加热至190℃,体系回流,过程中有气体逸出。反应2小时,反应结束,降温,减压蒸出大部分溶剂,再降温至室温附近,加入600ml水,搅拌分散1小时,过滤,抽干水分,置减压烘箱烘干,得浅黄色固体76.8g,收率90.5%。...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刚烷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1

溴代金刚烷、有机溶剂和氨基化试剂混合后于160

250℃加热,即得到金刚烷胺;所述有机溶剂包括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三甘醇二甲醚和四乙二醇二甲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氨基化试剂为尿素与碳酸氢钠的混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刚烷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的方程式如式I所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刚烷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

溴代金刚烷与所述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1:(3

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昌云何中菊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效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