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电厂顶盖把合螺栓的二次拆解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2359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螺栓拆解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水电厂顶盖把合螺栓的二次拆解工具,针对现有的技术中由于操作空间较小导致调整工具操作麻烦不方便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固定管、卡接环和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管的底部与卡接环的顶部相互转动连接,卡接环的内部中心处与固定组件相互卡接;用于对装置进行传动连接的固定管,固定管的顶部滑动连接有伸出杆,伸出杆的顶部安装有调整组件,调整组件与伸出杆相互滑动连接;用于对固定组件进行扭转的卡接环,其内部中心处环绕设置有连接环,连接环的外壁呈环绕固定连接有斜齿环,斜齿环的外壁安装有卡接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操作便捷,避免了受限空间作业困难,费时费力的优点。费时费力的优点。费时费力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电厂顶盖把合螺栓的二次拆解工具


[000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螺栓拆解
,具体涉及一种水电厂顶盖把合螺栓的二次拆解工具。

技术介绍

[0002]电厂水轮机顶盖与座环连接(包括常规水电站、抽水蓄能电站)均采用液压拉伸螺栓把合连接,由于顶盖与座环之间环境潮湿,加之机组长期运行下,极易造成顶盖把合螺栓下端锈蚀,严重影响机组运行,所以机组检修时,通常将顶盖把合螺栓拆解下来检查更换,以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拆解把合螺栓过程中,以往的施工方法是用液压拉伸器将把合螺栓上的螺母拧松后,再用敲击扳手将螺栓拧出。
[0003]由于顶盖直径较大,所用的把合螺栓数量多,且位置在基坑与顶盖之间作业空间狭小,拆解困难还费时费力,因此根据顶盖把合螺栓的尺寸设计一种螺栓拆解工具,拆解螺栓时避免了受限空间作业困难,费时费力的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水电厂顶盖把合螺栓的二次拆解工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操作空间较小导致调整工具操作麻烦不方便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水电厂顶盖把合螺栓的二次拆解工具,包括固定管、卡接环和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管的底部与卡接环的顶部相互转动连接,卡接环的内部中心处与固定组件相互卡接;
[0007]用于对装置进行传动连接的固定管,固定管的顶部滑动连接有伸出杆,伸出杆的顶部安装有调整组件,调整组件与伸出杆相互滑动连接;
[0008]用于对固定组件进行扭转的卡接环,其内部中心处环绕设置有连接环,连接环的外壁呈环绕固定连接有斜齿环,斜齿环的外壁安装有卡接组件,卡接环的内壁通过卡接组件与斜齿环相互卡接;
[0009]用于对螺栓进行卡接的固定组件,其包括固定环,固定环的底部外壁设置有环绕凹槽。
[001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
[0011]进一步地,所述调整组件包括套接管,套接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框,连接框呈矩形方框状;
[0012]套接管的内部开设有与连接框相互滑动连接的条形孔,连接框的底端内部与伸出杆的顶端滑动连接,伸出杆的内部开设有与连接框对应贯穿滑动的。
[0013]进一步地,所述卡接组件包括斜齿板,斜齿板远离斜齿环的一端内部贯穿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顶部和底部均转动连接有扭簧,扭簧的一端与斜齿板相互固定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斜齿板通过连接杆与卡接环的内部顶端和底部转动丽娜姐,扭簧远离斜齿板的一端与卡接环内壁相互固定连接,斜齿板与斜齿环的外壁倾斜卡接,斜齿环
外壁的齿牙向一侧倾斜。
[0015]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环的中心处顶端开设有与固定组件对应的凹槽,固定环的外壁底端凹槽侧壁呈环绕设置有卡齿,固定环通过卡齿与连接环的内部相互滑动卡接,固定环的内部开设有棱形孔。
[0016]进一步地,所述卡接环的内部中心处开设有与斜齿环对应的凹槽,卡接环侧壁与斜齿环相互滑动连接。
[0017]进一步地,所述卡接环的顶部两侧通过连接轴与固定管底部侧壁相互转动连接,且固定管的底部与卡接环之间的缝隙大于固定组件的厚度,固定管与伸出杆的两侧边均呈扁平状。
[0018]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0019]1、在使用时,能够根据需要调整伸出杆的长度,进而将其拉出或插入到固定管内部,进而能够方便的改变调整组件的位置高度,而且还能够沿着调整组件的条形孔移动套接管,进而使得套接管移动到伸出杆的一侧边,进而方便使用者拿持套接管,进而绕着固定管转动,并且由于卡接环通过连接轴与固定管转动连接,进而在使用时还能够将伸出杆收纳到固定管内部,再旋转套接管将其套在伸出杆外壁,这时再绕着连接轴旋转固定管,就能够方便的对固定管倾斜,进而能够旋转固定管带动卡接环转动,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实现卡接环的转动,能够很好的根据所处的位置来进行调整,适用不同的操作环境。
[0020]2、同时在进行使用时,由于卡接环的内部设置有卡接组件,由于斜齿板与斜齿环相互卡接,进而卡接组件与斜齿环组成了棘轮结构,能够在卡接环正向旋转时通过连接杆带动斜齿板移动,进而带动斜齿环进行转动,同时由于连接环通过卡齿与固定环相互卡接,进而实现了对螺栓的带动,同时在固定管通过连接轴带动卡接环反向移动时,使得卡接组件与斜齿环相互分离滑动,进而不会使得固定组件转动,这样就能够在调整固定管的同时不带动螺栓反向转动,能够有效的调整转动幅度,实现往复的移动,方便进行拆卸。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22]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23]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25]图3为本技术的收纳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的卡接环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的固定组件与连接环连接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固定管;2、卡接环;201、连接轴;202、连接环;203、斜齿环;3、固定组件;301、固定环;302、卡齿;4、伸出杆;401、滑动孔;5、调整组件;501、套接管;502、连接框;503、条形孔;6、卡接组件;601、斜齿板;602、连接杆;603、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参考图1

5,一种水电厂顶盖把合螺栓的二次拆解工具,包括固定管1、卡接环2和固定组件3,固定管1的底部与卡接环2的顶部相互转动连接,卡接环2的内部中心处与固定组件3相互卡接;用于对装置进行传动连接的固定管1,固定管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伸出杆4,伸出杆4的顶部安装有调整组件5,调整组件5与伸出杆4相互滑动连接;用于对固定组件3进行扭转的卡接环2,其内部中心处环绕设置有连接环202,连接环202的外壁呈环绕固定连接有斜齿环203,斜齿环203的外壁安装有卡接组件6,卡接环2的内壁通过卡接组件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电厂顶盖把合螺栓的二次拆解工具,包括固定管(1)、卡接环(2)和固定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1)的底部与卡接环(2)的顶部相互转动连接,卡接环(2)的内部中心处与固定组件(3)相互卡接;用于对装置进行传动连接的固定管(1),固定管(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伸出杆(4),伸出杆(4)的顶部安装有调整组件(5),调整组件(5)与伸出杆(4)相互滑动连接;用于对固定组件(3)进行扭转的卡接环(2),其内部中心处环绕设置有连接环(202),连接环(202)的外壁呈环绕固定连接有斜齿环(203),斜齿环(203)的外壁安装有卡接组件(6),卡接环(2)的内壁通过卡接组件(6)与斜齿环(203)相互卡接;用于对螺栓进行卡接的固定组件(3),其包括固定环(301),固定环(301)的底部外壁设置有环绕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电厂顶盖把合螺栓的二次拆解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组件(5)包括套接管(501),套接管(50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框(502),连接框(502)呈矩形方框状;套接管(501)的内部开设有与连接框(502)相互滑动连接的条形孔(503),连接框(502)的底端内部与伸出杆(4)的顶端滑动连接,伸出杆(4)的内部开设有与连接框(502)对应贯穿滑动的(4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电厂顶盖把合螺栓的二次拆解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6)包括斜齿板(601),斜齿板(601)远离斜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慕涵张集鑫姜伟付海超张亚辉胥涵硕张梦雪强硕赵雪迎徐桐陈志飞申子川丛培勇孟浩然田雪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