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现场的钢管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1639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44
本技术属于钢管护栏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施工现场的钢管护栏,连接组件包括若干个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若干个第一套管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若干个第二套管的相邻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连接组件和支撑组件的重量较轻,仅需要一到两个建筑工人即可完成对防护栏的安装工作,不仅能够便于对防护栏进行快速安装,同时还能够减少人力损耗并且降低劳动强度,通过稳定组件和支撑组件进行螺纹连接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达到对防护栏进行稳定的效果,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用于对第一钢管进行连接固定,通过将第一钢管的两端插接在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内部能够快速对防护栏进行初步拼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钢管护栏,具体为一种施工现场的钢管护栏


技术介绍

1、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将施工场地和外接隔绝,避免闲人误入,通常需要使用钢管搭建护栏,为了能够使得搭建便捷快速且具有稳定性,通常需要配合连接机构对钢管进行连接。其中申请号为“cn202220897900.0”所公开的“一种建筑施工平台用高强度安全防护栏”也是日益成熟的技术,其“通过锁扣螺纹的设置,便于锁定螺纹柱的转动与固定,通过a抱箍与b抱箍的设置,可以把防护栏框架和建筑钢柱固定在一起,而且通过固定螺丝的设置,也方便对防护栏框架和建筑钢柱进行拆卸”,但是该防护栏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缺陷:该防护栏通过设置的锁扣与螺纹进行螺纹连接,再经过a抱箍与b抱箍的卡紧锁定确实能够达到对防护栏框架和建筑钢柱进行连接的目的,然而该防护栏框架以及建筑钢柱的整体结构质量较大,同时无法对两者进行完全拆卸,因此在进行拆装时需要多人合作安装,因此较为耗费人力,同时劳动强度较大,基于此,提供一种便于对防护栏进行完全拆卸,且重量较轻的防护栏结构是必要的;

2、其中申请号为“cn202221166731.x”所公开的“一种建筑基坑防护栏单体及建筑基坑防护栏”也是日益成熟的技术,其“本申请的建筑基坑防护栏单体中,固定架通过固定件固定于地面,固定座通过固定件固定于地面,伸缩斜撑、防护栏主体和固定架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本申请的建筑基坑防护栏结构可拓展,各建筑基坑防护栏单体依次连接形成一体结构”,但是该防护栏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缺陷:该防护栏通过设置的固定座将固定架固定于地面上,再配合伸缩斜撑以及防护栏主体形成的三角形结构确实能够使得防护栏保持稳定,然而,通过上述三者的相互配合达到稳定的效果结构较为复杂,操作不够便捷,基于此,提供一种便于进行操作且同样能够达到使防护栏保持稳定的结构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现场的钢管护栏,以解决上面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施工现场的钢管护栏,包括连接组件,连接组件的内部活动插接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的下端可拆卸安装有稳定组件;

3、连接组件包括若干个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若干个第一套管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若干个第二套管的相邻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相对面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内部均活动插接有第一钢管。

4、具体的,连接组件和支撑组件的重量较轻,因此在安装时,仅需要一到两个建筑工人即可完成对防护栏的安装工作,不仅能够便于对防护栏进行快速安装,同时还能够减少人力损耗并且降低劳动强度,通过稳定组件和支撑组件进行螺纹连接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达到对防护栏进行稳定的效果,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用于对第一钢管进行连接固定,通过将第一钢管的两端插接在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内部能够快速对防护栏进行初步拼接。

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套管的侧表面开设有第一螺孔,第一螺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

6、优选的,将第一螺栓螺纹连接在第一螺孔内部能够对支撑组件进行固定。

7、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套管的侧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二螺孔,两个第二螺孔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

8、优选的,通过将第二螺栓螺纹连接在第二螺孔内部能够便于将支撑组件和第二套管进行螺纹固定。

9、优选的,支撑组件包括若干个插接于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内部的第二钢管,若干个第二钢管的侧表面均等距开设有若干个第三螺孔,若干个第二钢管的下端开设有螺纹槽。

10、优选的,在对第二钢管进行固定时,将若干个第二钢管插接在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内部能够完成固定,此时第二钢管侧表面的第三螺孔和第一套管以及第二套管侧表面的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重合,将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螺纹连接在第一螺孔以及第二螺孔内部能够完成对第二钢管的固定工作。同时还便于对第一套管、第二套管以及第二钢管进行拆卸。

11、优选的,稳定组件包括稳定盘,稳定盘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螺杆,稳定盘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锥,螺杆螺纹连接在第二钢管的下端内部。

12、优选的,通过将螺杆螺纹连接在第二钢管的下端内部能够将稳定盘和固定锥和第二钢管进行螺纹固定,接着将固定锥插接在地面之下,稳定盘紧贴地面,从而能够增大第二钢管和地面的接触面积,进而使得第二钢管能够保持稳定。

13、优选的,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的长度相等,稳定盘、螺杆以及固定锥均为不锈钢材质。

14、优选的,第二钢管和第一钢管长度相等能够在第一钢管的数量不足时代替第一钢管使用,不锈钢材质的稳定盘、螺杆以及固定锥不仅能够使得自身强度得到增强,同时还能够避免长时间和地面接触加快锈蚀的速度,因此能够延长自身使用寿命。

15、优选的,该技术在对防护栏进行拼接时,首先选择若干个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接着将若干个第一钢管的两端分别插接在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侧表面的第一连接管以及第二连接管的内部,接着将若干个第二钢管插接在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的内部,此时第二钢管侧表面的第三螺孔和第一套管以及第二套管侧表面的第一螺孔与第二螺孔重合,接着将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螺纹连接在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内部,从而完成对防护栏的拼接固定工作,最后将若干个螺杆螺纹连接在第二钢管下端内部,通过对第二钢管施加重力使得固定锥插接在地面之下且稳定盘紧贴地面,从而完成对防护栏的稳定工作。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一套环、第二套管配合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相互配合能够便于对防护栏进行拆装,在安装时,将第一钢管的两端分别插接在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一侧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内部,此时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均与第三螺孔相契合,随后将第一螺栓和第二螺丝螺纹连接在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内部能够完成对防护栏的拼接,由于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均为管状结构,因此其本身质量相对较轻,相较于现有技术“一种建筑施工平台用高强度安全防护栏”中无法完全拆卸的防护栏框架以及实心钢柱而言,本技术通过上述结构能够使得建筑工人能够独立完成对防护栏的安装工作,不仅能够减少人力损耗,同时还能够降低劳动强度;

18、2.本技术同时还通过设置的螺杆和第二钢管进行螺纹连接,配合稳定盘和固定轴能够使得防护栏保持稳定,在使用时,将螺杆螺纹连接在第一钢管的下端内部,随后通过对第二钢管施加重力使得固定轴插入地面之下,同时稳定盘紧贴地面,完成对防护栏的固定工作,相较于现有技术“一种建筑基坑防护栏单体及建筑基坑防护栏”中固定架配合伸缩斜撑以及防护栏主体的稳定结构,本技术通过上述结构不仅结构简单,同时操作便捷,且同样能够达到对防护栏进行稳定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施工现场的钢管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的钢管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11)的侧表面开设有第一螺孔(111),第一螺孔(11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1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的钢管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管(12)的侧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二螺孔(121),两个第二螺孔(121)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1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的钢管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包括若干个插接于第一套管(11)和第二套管(12)内部的第二钢管(21),若干个第二钢管(21)的侧表面均等距开设有若干个第三螺孔(22),若干个第二钢管(21)的下端开设有螺纹槽(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的钢管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组件(3)包括稳定盘(31),稳定盘(3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螺杆(32),稳定盘(3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锥(33),螺杆(32)螺纹连接在第二钢管(21)的下端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的钢管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管(15)和第二钢管(21)的长度相等,稳定盘(31)、螺杆(32)以及固定锥(33)均为不锈钢材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现场的钢管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的钢管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11)的侧表面开设有第一螺孔(111),第一螺孔(11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1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的钢管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管(12)的侧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二螺孔(121),两个第二螺孔(121)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1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的钢管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包括若干个插接于第一套管(11)和第二套管(12)内部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旭峰于宝年关汉锋明仁贵杨万涛江政德唐乐程占海郝卫超殷帮杨韩宝龙刘翠薛少强乔玉玲崔晋荣崔继恒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