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效节能散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2149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效节能散热管,包括安装在电池箱内的组合散热管,组合散热管包括一对直导管,一对直导管之间连接有散热导管;一对直导管上均安装有流量阀,两个流量阀上分别安装有输入管和输出管,输入管上连接有热回收管,热回收管包括外蓄热筒,外蓄热筒的输入端上安装有轴向输入管和侧向输入管,外蓄热筒内固定连接有内换热筒;输出管与外蓄热筒的输入端之间连接有条件启闭阀,条件启闭阀包括带有温度传感器的第一电磁三通阀,可以实现在对电池进行冷却后,使用回收的冷却液对过冷冷却液进行预热处理,使电池不易因与过冷冷却液而使局部温度降温过快,易于保证电池的使用寿命。池的使用寿命。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效节能散热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高效节能散热管,特别是涉及应用于散热管领域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效节能散热管。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近年来,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不断提高,而纯电动汽车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主力军,纯电动汽车的动力来自于电池模组,而电池模组需要进行充电后才能给汽车提供动力。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对新能源汽车性能和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池模组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要求电池模组能大倍率充放电,以提高汽车功率,缩短充电时间。电芯在大倍率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所以需要对电池模组进行散热处理。
[0003]目前的新能源汽车用电池大多由多个电芯构成,在实际使用中不同电芯之间的温度差一般控制在5

8摄氏度以内,因为过高的温度差会影响临近的电芯,电芯在不同的温度下长期充放电,会造成不同电芯的循环寿命、容量、内阻出现差异,最后导致电芯一致性变差;为解决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散热问题,市场中的新能源汽车模组散热采用液冷或安装风扇进行风冷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市场占比,但风扇风冷的散热方式无疑会加大电池的输出功率,同时风扇工作时也会产生较多的热量,散热效果和节能效果并不理想;而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液冷散热,大多使用散热管覆盖电池,然后直接通入冷却液对电池进行散热,而在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容易使汽车内储存的冷却液的温度进一步降低,在新能源电池使用过低温的冷却液进行散热时,其先接触冷却液的部分容易降温过快,从而使不同位置的电芯产生较大温差,进而影响电池寿命,且散热排出的冷却液热量回收不便。
申请内容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散热和节能效果不好。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效节能散热管,包括电池箱,电池箱内安装有新能源汽车电池本体,电池箱内安装有与新能源汽车电池本体相匹配的组合散热管,组合散热管包括一对直导管,一对直导管之间连接有散热导管;一对直导管上均安装有流量阀,两个流量阀上分别安装有输入管和输出管,输入管上连接有热回收管,热回收管包括外蓄热筒,外蓄热筒的输入端上安装有轴向输入管和侧向输入管,外蓄热筒内固定连接有内换热筒;输出管与外蓄热筒的输入端之间连接有条件启闭阀,条件启闭阀包括带有温度传感器的第一电磁三通阀,内换热筒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与输入管通过第二电磁三通阀连接。
[0006]在上述散热管中,在散热过程中回收热量并对冷却液进行预热处理,使电池不易与过冷的冷却液接触。
[0007]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输入管上连接有冷却液罐,外蓄热筒的输出端与冷却液罐之间设有第一换热片组,外蓄热筒的输出端安装连接换热导管,换热导管贯穿换热片组并与冷却液罐连接;通过冷却液罐向组合散热管输入冷却液,组合散热管输出的冷却液经过第一换热片组冷却后回流至冷却液罐中。
[0008]作为本申请的再进一步改进,条件启闭阀的一个输出端上连接有冷却箱,条件启闭阀的另一个输出端与轴向输入管连接,冷却箱上安装有第二换热片组,冷却箱的输出端与侧向输入管连接,在组合散热管输出的冷却液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条件启闭阀将输出的冷却液输出至冷却箱中静置冷却,输出的冷却液温度低于设定值时,将冷却液输入外蓄热筒中。
[0009]作为本申请再进一步改进的补充,第一换热片组和第二换热片组均包括多个均匀分布的片状换热板,换热导管贯穿并穿设在第一换热片组的多个片状换热板之间,第二换热片组的多个片状换热板贯穿设在冷却箱上。
[0010]作为本申请的更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一种节能调控系统,节能调控系统包括控制器,冷却液罐上安装有液泵,条件启闭阀、第二电磁三通阀和液泵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0011]作为本申请的又一种改进,外蓄热筒的外壁上铺设有保温层,内换热筒的容积大于散热导管的容积。
[0012]作为本申请的又一种改进,内换热筒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换热环,且换热环呈螺旋状。
[0013]作为本申请的又一种改进,直导管安装在电池箱的前后两端之间,散热导管穿设在一对直导管之间,且散热导管覆盖新能源汽车电池本体。
[0014]综上所述,本方案可以实现在对电池进行冷却后,使用回收的冷却液对过冷冷却液进行预热处理,使电池不易因与过冷冷却液而使局部温度降温过快,易于保证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申请的立体图;图2为本申请的爆炸图;图3为本申请的正面剖视图;图4为本申请的热回收管立体图;图5为本申请的热回收管半剖图;图6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第二种实施方式的逻辑流程图;图8为本申请两种实施方式中的冷却液的流动路径示意图。
[0016]图中标号说明:1电池箱、2直导管、3散热导管、4流量阀、5外蓄热筒、501轴向输入管、502侧向输入管、6内换热筒、7条件启闭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两种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18]第一种实施方式:图1

3和图6示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效节能散热管,包括电池箱1,电池箱1内安装有新能源汽车电池本体,电池箱1内安装有与新能源汽车电池本体相匹配的组合散热管,组合散热管包括一对直导管2,一对直导管2之间连接有散热导管3;直导管2安装在电池箱1的前后两端之间,散热导管3穿设在一对直导管2之间,且散热导管3覆盖新能源汽车电池本体;一对直导管2上均安装有流量阀4,两个流量阀4上分别安装有输入管和输出管,输入管上连接有热回收管;输出管与外蓄热筒5的输入端之间连接有条件启闭阀7,条件启闭阀7包括带有温度传感器的第一电磁三通阀,内换热筒6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与输入管通过第二电磁三通阀连接。
[0019]请参阅4

5,热回收管包括外蓄热筒5,外蓄热筒5的输入端上安装有轴向输入管501和侧向输入管502,外蓄热筒5内固定连接有内换热筒6,外蓄热筒5的外壁上铺设有保温层,内换热筒6的容积大于散热导管3的容积;可选的,内换热筒6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换热环,且换热环呈螺旋状,通过螺旋状换热环提高内换热筒6效率;请参阅图8,输入管上连接有冷却液罐,冷却液罐内安装有温度监测器,外蓄热筒5的输出端与冷却液罐之间设有第一换热片组,外蓄热筒5的输出端安装连接换热导管,换热导管贯穿换热片组并与冷却液罐连接;通过冷却液罐向组合散热管输入冷却液,组合散热管输出的冷却液经过第一换热片组冷却后回流至冷却液罐中。
[0020]本实施例中,当冷却液罐内的冷却液温度低于设定值时,第二电磁三通阀调节输出端,使输入管中的冷却液被输出至内换热筒6内,通过外蓄热筒5内回收的冷却液对其换热筒6内冷却液进行预热处理,组合散热管输出的冷却液通过条件启闭阀7输出至外蓄热筒5内,冷却液预热后输出回流至冷却液罐中,输出回流过重经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效节能散热管,包括电池箱(1),所述电池箱(1)内安装有新能源汽车电池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1)内安装有与新能源汽车电池本体相匹配的组合散热管,所述组合散热管包括一对直导管(2),一对所述直导管(2)之间连接有散热导管(3);一对所述直导管(2)上均安装有流量阀(4),两个所述流量阀(4)上分别安装有输入管和输出管,所述输入管上连接有热回收管,所述热回收管包括外蓄热筒(5),所述外蓄热筒(5)的输入端上安装有轴向输入管(501)和侧向输入管(502),所述外蓄热筒(5)内固定连接有内换热筒(6);所述输出管与外蓄热筒(5)的输入端之间连接有条件启闭阀(7),所述条件启闭阀(7)包括带有温度传感器的第一电磁三通阀,所述内换热筒(6)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与输入管通过第二电磁三通阀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效节能散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管上连接有冷却液罐,所述外蓄热筒(5)的输出端与冷却液罐之间设有第一换热片组,所述外蓄热筒(5)的输出端安装连接换热导管,所述换热导管贯穿换热片组并与冷却液罐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效节能散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条件启闭阀(7)的一个输出端上连接有冷却箱,所述条件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小建蔡红艳
申请(专利权)人:沭阳景润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