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零碳建筑的集成电量的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72118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零碳建筑的集成电量的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根据所有的建筑信息,确定出中间建筑特征向量;根据中间建筑特征向量,确定中间产生电量;根据每一非建筑信息,确定出设备耗电量;根据中间产生电量和所有的设备耗电量,获取第一建筑区域信息列表对应的设备电量差值列表;进而确定目标建筑区域信息;根据目标建筑区域信息和第二建筑区域信息,确定出实际设备电量差值;可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基于零碳建筑环境中,模拟出适当的能源消耗,以满足低碳环境需求。满足低碳环境需求。满足低碳环境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零碳建筑的集成电量的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零碳建筑的集成电量的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二氧化碳排放量猛增,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而全球气候变暖会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严重威胁。其实,建筑产业链产生了全球约60%的CO2排放,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因此,在所有减少温室效应气体排放的立法规划中,建筑都处于核心地位。在建筑的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减少能源消耗,最大限度实现零碳排放/零碳排放,对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和改善城市的生存环境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零碳”为极致目标的零碳建筑拒绝使用常规污染性能源(煤、气、油、柴),更强调地表生态环境保护和重视可持续发展,其意义是积极和现实的。
[0003]目前,通过对可再生能源的合理利用,极探索建筑的零能耗及零碳排,继续在建筑节能减碳是主要研究方向,同时一个零碳的建筑中能够同时无法准确的确定出不同人数数量消耗的不同电量,进而准确的确定出零碳建筑能够减少多少碳能源也是主要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零碳建筑的集成电量的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建筑区域信息列表A={A1,A2,
……
,A
i

……
,A
m
}、第二建筑区域信息B、处理器和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A
i
={A
i1
,A
i2
},A
i1
为第i个第一建筑区域信息中建筑信息,A
i2
为第i个第一建筑区域信息中非建筑信息,i=1
……
m,m为第一建筑区域信息,B={B1,B2},B1为第二建筑区域信息中建筑信息,B2为第二建筑区域信息中非建筑信息,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0005]S100,根据所有的A
i1
,确定出中间建筑特征向量A0。
[0006]S200,根据A0,确定A
01
对应的中间产生电量D0。
[0007]S300,根据每一A
i2
,确定出A
i
对应的设备耗电量D
i

[0008]S400,根据D0和所有的D
i
,获取A对应的设备电量差值列表

D={

D1,

D2,
……


D
i

……


D
m
},

D
i
为A
i
对应的设备电量差值,其中,

D
i
=D
i

D0。
[0009]S500,遍历

D且当

D
i
≥0且

D
i+1
<0时,确定A
i
为目标建筑区域信息。
[0010]S600,根据目标建筑区域信息和B,确定出实际设备电量差值,其中,在S600步骤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0011]S601,根据B2,获取B2对应的设备耗电量E0;
[0012]S603,根据目标建筑区域信息,获取目标建筑区域信息对应的设备耗电量E;
[0013]S605,根据E0和E,确定出实际设备电量差值

E=E0‑
E。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零碳建筑的集成电量的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建筑区域信息列表和第二建筑区域信息、处理器和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当所述计算
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根据所有的第一建筑区域信息中建筑信息,确定出中间建筑特征向量;根据中间建筑特征向量,确定中间建筑特征向量对应的中间产生电量;根据每一第一建筑区域信息中非建筑信息,确定出第一建筑区域信息对应的设备耗电量;根据中间产生电量和所有的第一建筑区域信息对应的设备耗电量,获取第一建筑区域信息列表对应的设备电量差值列表;遍历第一建筑区域信息列表对应的设备电量差值列表,确定目标建筑区域信息;根据目标建筑区域信息和第二建筑区域信息,确定出实际设备电量差值;可知,能够在基于零碳建筑环境中,准确的确定出不同人数数量消耗的不同电量,确定零碳建筑环境能够使用的最大人数且同时可以确定出与真实的建筑环境中电量差值,进而通过电量差值完善和改进零碳建筑环境。
[0015]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零碳建筑的集成电量的控制系统的执行计算机程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服务器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2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零碳建筑的集成电量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建筑区域信息列表A={A1,A2,
……
,A
i

……
,A
m
}、第二建筑区域信息B、处理器和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A
i
={A
i1
,A
i2
},A
i1
为第i个第一建筑区域信息中建筑信息,A
i2
为第i个第一建筑区域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零碳建筑的集成电量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建筑区域信息列表A={A1,A2,
……
,A
i

……
,A
m
}、第二建筑区域信息B、处理器和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A
i
={A
i1
,A
i2
},A
i1
为第i个第一建筑区域信息中建筑信息,A
i2
为第i个第一建筑区域信息中非建筑信息,i=1
……
m,m为第一建筑区域信息,B={B1,B2},B1为第二建筑区域信息中建筑信息,B2为第二建筑区域信息中非建筑信息,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S100,根据所有的A
i1
,确定出中间建筑特征向量A0;S200,根据A0,确定A
01
对应的中间产生电量D0;S300,根据每一A
i2
,确定出A
i
对应的设备耗电量D
i
;S400,根据D0和所有的D
i
,获取A对应的设备电量差值列表

D={

D1,

D2,
……


D
i

……


D
m
},

D
i
为A
i
对应的设备电量差值,其中,

D
i
=D
i

D0;S500,遍历

D且当

D
i
≥0且

D
i+1
<0时,确定A
i
为目标建筑区域信息;S600,根据目标建筑区域信息和B,确定出实际设备电量差值,其中,在S600步骤中还包括如下步骤:S601,根据B2,获取B2对应的设备耗电量E0;S603,根据目标建筑区域信息,获取目标建筑区域信息对应的设备耗电量E;S605,根据E0和E,确定出实际设备电量差值

E=E0‑
E。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零碳建筑的集成电量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A
i
对应的第一建筑区域的面积和布局均一致且B对应的第二建筑区域的面积和布局与A
i
对应的第一建筑区域的面积和布局均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零碳建筑的集成电量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信息至少包括:外围护信息、外门窗信息、气密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零碳建筑的集成电量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护信息包括:外墙的保温材料的厚度、屋顶的保温材料的厚度、和低面的保温材料的厚度。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零碳建筑的集成电量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门窗信息包括:外门窗的可见光透射比、外门窗的太阳红外热能总透射比、玻璃幕墙的可见光透射比和玻璃幕墙的太阳红外热能总透射比。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零碳建筑的集成电量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信息包括:外门窗的气密参数、外门窗的气密参数和外墙的密封层厚度。7.根据权利要求3

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零碳建筑的集成电量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S100步骤中还包括如下步骤:S101,获取A
i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莉莉马伊硕赵来柱郝生鑫曹恒瑞于海阔高庆李寅啸牛犇李东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康居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