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数据虚拟元街区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1999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智能化设计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数据虚拟元街区平台,其在虚拟场景的直接交易、扩充平台使用的商户销售途径,以及为用户提供进行设计学习和沟通交流的虚拟场景与平台,更好地体现“MY”平台的设计服务、商业服务和教育服务三重价值;包括借助机器学习技术构建城市和虚拟元街区数据分析平台,通过智能化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对街区等区域进行实时反馈与指标评估,将此数据投射到现实街区与项目实现更新优化改造,设计的视角从“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拓展,从二维向三维化、人本尺度转变。人本尺度转变。人本尺度转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数据虚拟元街区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智能化设计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数据虚拟元街区平台。

技术介绍

[0002]城市被誉为人类文明的摇篮,而建筑则是城市文明的结晶。在历史长河中,人们一直在寻找不同的设计方法来总结并实践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策略。业内人士在探讨设计的原则时,经济、环境、政治、数学、哲学、心理、行为、规划、功能、艺术、风格、时尚、信仰等等都被列为限制设计决策的条件,可以体现出设计本身是一项具有多样性、多维度、精细度和复杂性的工作。而现今在大数据新时代的背景下,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升、机器学习算法的不断进步,人们已经步入了建筑智能化设计的时代,未来也将有越来越多的设计公司去运用结合深度学习的方法进行城市街区的分析设计、建筑与室内空间的生成设计。
[0003]当前深度学习算法已经逐渐在图像识别推荐算法、学术教育科研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生成对抗技术的诞生也给予艺术创作更多的灵感。而在我们进行城市社区、建筑单体与室内装修等设计初始阶段,若能通过该项技术的衍生产品模型高效地将设计师一闪而过的灵感快速落实、能为国土空间规划师、建筑师、景观师提供大量针对设计任务的具体方案供其参考、筛选、应用,将会有效地激发项目设计师的思维创意、提升设计效果与提高设计效率。
[0004]本平台产品的客户面向政府有关部门与研究机构、设计类相关企业、中小型甲方业主与商家企业、建筑设计师与高校设计类师生等C端用户群体开放,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多元化的服务,致力于创造一个面向社会的云智能设计分析决策、生成设计及建筑智能交互体验类产品。主要用于满足相关部门与企业、中小型商户的智能大数据推荐、方案生成设计优化、虚拟元街区业态模拟的需求。同时让专业师生、建筑设计爱好者学习知识与发展兴趣,形成设计类专业教育讨论中心;让设计师进行专业的智能分析、设计与决策。实现在线知识传授、互动交流、方案快速优化呈现。它的产品服务对于适用人群没有用户限制,包括政府、企业与个体,用户可以在通过虚拟元街区进行有效交互。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数据虚拟元街区平台,从而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指出的问题。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智能数据虚拟元街区平台,包括借助机器学习技术构建城市和虚拟元街区数据分析平台,通过智能化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对街区等区域进行实时反馈与指标评估,将此数据投射到现实街区与项目实现更新优化改造,该过程体现了设计的视角从“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拓展,从二维向三维化、人本尺度转变;
[0008]智慧元街区平台中云存储中心主要存储时空基础数据、资源调查数据、规划管控
数据、公共专题数据、物联感知数据、众源数据等多源量化数据、栅格设计数据、以及2D/3D矢量设计数据,这些数据用于用户偏好分析,智能创作算法研发,以及协同创作。
[0009]进一步地,智慧元街区平台将逐步实现AIGC模式的运营,不断加强建筑生与建筑师、AI中心的联系与交流,发掘、创造具有较大发展与创新空间的AI方案,通过知识交流、传递、优化的途径,为创造内容赋予价值,实现知识向经济动能的量化。
[0010]进一步地,实现了智慧元街区平台实现人工智能(AI)生成内容创作与用户创作内容的交互生产生态模式,简化、便利平台操作,提供给用户自由选择公开/私密自己的作品。
[0011]进一步地,智慧元街区平台核心是元街区模块,元街区模块为C端用户、中小型商家企业提供了在虚拟现实场景里的知识技术学习交互、商业盈利的空间载体,实现协同创作的分析与灵感设计的智慧生成。
[0012]进一步地,元街区模块的应用场景包括通过平台的云数据存储与多指标量的累积,搭建出完善的元虚拟街区模型,并以任务的模式发布给用户,以权威的身份设置元街区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人工智能的帮助给出应对解决优化方案以供使用者学习探索,让使用用户可以与人工智能实现交互。
[0013]进一步地,通过对抗生成网络(GAN)类衍生的深度学习算法,diffusion、midjourney等算法模型生成产品的格式进行对接与简易可视化页面,将量化的建筑性能指标同建筑形体特征相耦合并快速进行性能反馈学习,从而建立平台自己的生成设计,包括三维的模型生成展示。
[0014]进一步地,智慧元街区平台是基于二维或三维图像及海量量化数据,依托先进的机器学习及数据分析技术,打造面向元宇宙虚拟现实街区设计供应改造、建筑城市设计分析与生成的协同交互创作平台。
[0015]进一步地,智慧元街区平台面向政府有关部门与研究机构、设计类相关企业、中小型甲方业主与商家企业、建筑设计师与高校设计类师生等C端用户群体开放,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多元化的服务,致力于创造一个面向社会的云智能设计分析决策、生成设计及建筑智能交互体验类产品。
[0016]进一步地,C端用户可以利用平台中的数据进行灵感设计与协同创作,通过新技术的智能化分析生成,对设计进行深化完善,同时让专业师生、建筑设计爱好者学习知识与发展兴趣,形成设计类专业教育讨论中心。
[0017]进一步地,智慧元街区平台在政府方面,平台可以通过智能分析机器学习方法模型对街区等区域进行精准评估,政府能够将此数据投射到现实街区等区域以实现更新优化,使得设计的视角从“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拓展,从二维向三维化、人本尺度转变;
[0018]在面向商户时,可满足其智能大数据推荐、方案生成设计优化、虚拟元街区业态模拟的需求等。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依托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以及数据分析技术,实现智能数据挖掘、生成设计,空间复合与内容孵化;
[0020]2.通过Segment Anything等模型对数据进行深度洞察,实现城市优化决策,展示数据可视化效果;
[0021]3.平台将对接diffusion、midjourney、Neural Radiance Fields算法模型生成设计各具特色的虚拟元街区模块,创建协同创作分析模块与灵感设计生成模块,平台既可以
实现街区视觉场景营造,又可以设置具有商业功能的线上售卖元街区。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建筑单体技术路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智能数据虚拟元街区平台,以上所述所有部件的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并且其所有部件的具体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数据虚拟元街区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借助机器学习技术构建城市和虚拟元街区数据分析平台,通过智能化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对街区等区域进行实时反馈与指标评估,将此数据投射到现实街区与项目实现更新优化改造,设计的视角从“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拓展,从二维向三维化、人本尺度转变;智慧元街区平台中云存储中心主要存储时空基础数据、资源调查数据、规划管控数据、公共专题数据、物联感知数据、众源数据等多源量化数据、栅格设计数据、以及2D/3D矢量设计数据,数据用于用户偏好分析,智能创作算法研发,以及协同创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数据虚拟元街区平台,其特征在于,智慧元街区平台将逐步实现AIGC模式的运营,不断加强建筑生与建筑师、AI中心的联系与交流,发掘、创造具有较大发展与创新空间的AI方案,通过知识交流、传递、优化的途径,为创造内容赋予价值,实现知识向经济动能的量化。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数据虚拟元街区平台,其特征在于,智慧元街区平台实现人工智能(AI)生成内容创作与用户创作内容的交互生产生态模式,简化、便利平台操作,提供给用户自由选择公开/私密自己的作品。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数据虚拟元街区平台,其特征在于,智慧元街区平台核心是元街区模块,元街区模块为C端用户、中小型商家企业提供在虚拟现实场景里的知识技术学习交互、商业盈利的空间载体,实现协同创作的分析与灵感设计的智慧生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数据虚拟元街区平台,其特征在于,元街区模块应用场景包括通过平台的云数据存储与多指标量的累积,搭建出完善的元虚拟街区模型,并以任务的模式发布给用户,以权威的身份设置元街区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人工智能的帮助给出应对解决优化方案以供使用者学习探索,使用用户可以与人工智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彦彬夏杰肖芮儿宗煜雯杨敏陈欣致于欣禾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苏大万维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