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在线交流的多部门协同制图方法及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48000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6: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在线交流的多部门协同制图方法及其系统,基于WebSocket和Fetch长轮询技术保持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的通讯,用户直接在浏览器上实现实时通讯交流的功能;一个用户绘制点、线、面图形,图形数据包装成GeoJSON传送至服务端,然后服务端将数据推送至各个客户端,客户端对接受到的消息进行解析绘制,即可实现两个或多个其他用户在浏览器的地图容器中同步看见这个用户所绘制的图形;当绘制完成后,将协同绘制的成果进行保存,保存进数据库中。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在传统地图绘制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多部门实现合作制图,方便不同部门不同专业的人员进行沟通交流,省去中间繁杂的手段,使制图结果可以及时准确的反馈,保障了信息传递的实时性和有效性。息传递的实时性和有效性。息传递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在线交流的多部门协同制图方法及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在线交流的多部门协同制图方法及其系统,属于地理信息


技术介绍

[0002]现代社会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复杂,需要跨部门甚至跨行业进行协作决策。以交通气象服务为例,气象对交通活动的影响非常重要。据交通管理部门统计,全国高速公路事故中,浓雾、薄冰、积雪、暴雨、大风天气下发生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39%。气象灾害及其诱发的地质灾害是造成道路堵塞、封路,甚至直接导致交通运输中断,诱发交通事故,造成公民生命财产以及直接经济损失的重要因素。气象数据由各个部门自己管理维护。为了更好地完成交通气象服务,必然要求数据的共享和专题图的共制。
[0003]但由于地理空间数据的非结构性特点,专题制图长久以来延续着单机作业模式。从专题数据的编辑处理开始到专题地图的要素设计,再到专题地图的编制成图,整个过程都是单个GIS工程师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进行的。
[0004]各个专业的高素质绘制人员数量有限,能够把握全局工作进行综合绘制的专家更是少之又少,不得不使用传统单机GIS软件绘制,传统的GIS地图绘制工作一般采用分工模式进行,最后再综合的方法,修改意见往往反馈不够及时,就会导致大量重复冗余的工作,这就会影响绘制工作的效率。单机的作业系统也不利于专家经验和数据的共享;更加不利于进行多部门的协同绘制工作。努力解决地图绘制工作中存在的效率低、准确度不高、反应慢等实际问题,是多部门协同的必经之路。
[0005]CN112070861A提出一种配电网GIS电线图多工单协同制图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基于电网建模请求,得到单线图;调用电力地理信息系统的服务接口,检测与单线图对应的地理信息沿布图第一阶段是否有更新;当获取到地理信息沿布图第一阶段更新的检测结果时,响应用户操作,打开电力地理信息系统,将更新的地理信息沿布图更新到单线图以进行第一阶段更新;提交图形化审核。采用该方法生产系统与电力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做到数据共享,减少电网GIS平台与生产系统的工单互锁,提高了对单线图维护的工作效率。该方法针对电网单线图,依据建模请求实现数据更新,不能实现实时更新显示。
[0006]CN108536723B提出了一种顾及地理特征的多用户实时同步协同地图编辑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基于按需局部复制实现了多用户数据同步与共享,结合项目分工不同角色,利用动态锁和基于Socket的消息传递实现顾及地理特征约束条件的并发控制,提出“事前”干预与“事后”程序自动化和人工干预相结合的并发冲突消解方法。此专利技术使多个项目在平台上同时进行;多个作业员同时编辑数据服务器上某一图层数据量较大、图斑较多的地图数据;同时,质检员对各作业员所做的编辑结果进行质量检查、技术问题处理甚至是并行冲突的裁决;项目管理人员实时监控进度和质量并对任务分区适时调整,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尤其是提高大规模数据生产的整体效益。该方法对地理空间数据按需局部复制,实现多用户数据同步与共享。但数据存在冗余,且传输压力大。地图数据冲突解决放在服务
器端,增加了服务器的运算压力。
[0007]何列松(何列松,刘海砚,黄利民,等.利用地图文档模拟的地图编辑事务模型[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1,46(4):561

569,何列松.基于地图编辑长事务模型的协同制图关键技术研究[D].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2020.)设计了一种地图编辑长事务(MELT)模型。它基于地图文档状态及其变化模拟协同制图地图编辑事务,支持空间坐标、属性、几何、关系等定义,用地图文档状态变化描述地图编辑事务,利用地图文档备份数据和变化数据来存储组织地图编辑事务,为协同制图提供了一种高效事务处理手段。该方法采用长事务模型,空间数据库更新异步,导致地图编辑完成后,不能及时更新空间数据库;利用地图文档备份数据,同样存在数据冗余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在线交流的多部门协同制图方法及其系统,以解决以下的技术问题:
[0009]1、针对合作制图的需求日益强烈,在webgis环境下,实现在线协同绘图。
[0010]2、在线协同制图的同时,提供在线交流功能,就地图绘制实现实时沟通。
[0011]3、同步更新不同用户的地图视图,实现所见即所得。
[0012]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可在线交流的多部门协同制图方法。该方法基于WebSocket和Fetch长轮询技术保持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的通讯,用户可以直接在浏览器上实现实时通讯交流的功能,方便用户进行交流。协同绘制地图时,一个用户绘制点、线、面图形。图形数据包装成GeoJSON传送至服务端,然后服务端将数据推送至各个客户端,客户端对接受到的消息进行解析绘制,即可实现两个或多个其他用户在浏览器的地图容器中同步看见这个用户所绘制的图形。当绘制完成后,可以将协同绘制的成果进行保存,保存进数据库中。
[0013]具体方法如下:
[0014](1)客户端启动协同制图,利用WebSocket与服务器建立连接;WebSocket协议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进行双向通信,允许服务端在数据更新或收到数据时主动向全部客户端推送数据。浏览器向服务器发送连接请求,和服务器通过HTTP完成第一次握手,带去WebSocket连接参数,服务器响应连接请求,两者之间完成连接,进行数据传输、交换;
[0015](2)客户端与服务端基于WebSocket连接,实现文字交流;
[0016](3)客户端进行图形绘制;绘制过程由客户端JavaScript完成图形边界捕捉以及冲突的解决;
[0017](4)图形绘制完成后,JavaScript将其包装成GeoJSON,利用JavaScript发送至服务端;服务端WEB和XML服务器解析数据包得到图形;
[0018](5)Fetch长轮询机制基于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的连接,向服务器发送获得GeoJSON的请求;请求的返回值将赋给fetchPromise变量;Promise记录执行状态;
[0019](6)服务器将图形数据以GeoJSON的形式通过WEB和XML服务器返回至Fetch引擎;
[0020](7)获取操作成功,Promise状态发生变化,Promise调用处理函数,传入一个包含服务器的响应的Response对象,利用处理函数解析GeoJSON数据包,完成图形更新绘制。
[0021]GeoJSON是一种对各种地理数据结构进行编码的格式,基于Javascript对象表示法(JavaScriptObjectNotation,简称JSON)的地理空间信息数据交换格式。GeoJSON对象可
以表示几何、特征或者特征集合。GeoJSON支持下面这几种几何类型:点、线、面、多点、多线、多面和几何集合。GeoJSON里的特征包含一个几何对象和其他属性,特征集合表示一系列特征。
[0022]WebGIS,即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是从传统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发展而来,指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在线交流的多部门协同制图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WebSocket和Fetch长轮询技术保持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的通讯,用户直接在浏览器上实现实时通讯交流的功能;一个用户绘制点、线、面图形,图形数据包装成GeoJSON传送至服务端,然后服务端将数据推送至各个客户端,客户端对接受到的消息进行解析绘制,即可实现两个或多个其他用户在浏览器的地图容器中同步看见这个用户所绘制的图形;当绘制完成后,将协同绘制的成果进行保存,保存进数据库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在线交流的多部门协同制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客户端启动协同制图,利用WebSocket与服务器建立连接;WebSocket协议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进行双向通信,允许服务端在数据更新或收到数据时主动向全部客户端推送数据;浏览器向服务器发送连接请求,和服务器通过HTTP完成第一次握手,带去WebSocket连接参数,服务器响应连接请求,两者之间完成连接,进行数据传输、交换;(2)客户端与服务端基于WebSocket连接,实现文字交流;(3)客户端进行图形绘制;绘制过程由客户端JavaScript完成图形边界捕捉以及冲突的解决;(4)图形绘制完成后,JavaScript将其包装成GeoJSON,利用JavaScript发送至服务端;服务端WEB和XML服务器解析数据包得到图形;(5)Fetch长轮询机制基于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的连接,向服务器发送获得GeoJSON的请求;请求的返回值将赋给fetchPromise变量;Promise记录执行状态;(6)服务器将图形数据以GeoJSON的形式通过WEB和XML服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永彬樊骜崔林林卞玉霞王增武喻亮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