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考虑配电网优化运行需求的多类型充电站有序充电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站
,特别涉及一种考虑配电网优化运行需求的多类型充电站有序充电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汽车的保有量持续提升,充电基础设施要满足超过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同时,由于受到目前电池容量和续航里程的限制,电动汽车在城市内的行驶是主要的应用场景。因此,针对不同电动汽车用户的不同需求,在城市内针对多类型充电站的有序充电策略进行合理规划具有迫切的需求和重要现实意义。针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规划问题,目前已有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文献[1]计算了充电负荷的时空分布,并利用充电距离来衡量充电站对用户的影响;文献[2]提出了一种基于出租车随机概率行为特性和道路行程时间可靠性的充电站多目标规划方法;文献[3]从日内优化调度的角度讨论了多种充电模式对充电站优化运行的影响;文献[4]分析了电动汽车的交通特性,介绍了负荷预测、充电设施规划和控制策略研究中对交通特性的考虑方法。以上文献均提出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规划策略,但未考虑不同充电站的不同运行特性,未能结合各自特点有效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考虑配电网优化运行需求的多类型充电站有序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电动汽车的充电特性;根据电动汽车用户的充电行为和行驶特点,根据充电站的充电特性对充电站进行分类;结合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特性和充电站的分类结果,建立考虑配电网优化运行需求的多类型充电站有序充电模型;对所述多类型充电站有序充电模型进行求解,得到考虑配电网优化运行需求的多类型充电站有序充电模型的决策结果,所述决策结果能够保证配电网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平衡网损,满足电动汽车充电的有效性与可持续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配电网优化运行需求的多类型充电站有序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特性包括:电动汽车到达时间、离开时间、到达时初始SOC及离开时目标SOC,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特性的数学模型为:离开时目标SOC,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特性的数学模型为:离开时目标SOC,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特性的数学模型为:离开时目标SOC,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特性的数学模型为:式中:t
arv,i
为工作日第i辆电动汽车的到达时间;f
TG
表示截断高斯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μ
arv
为到达时间均值;σ
arv
为到达时间标准差;和分别为电动汽车到达时间取值的下限和上限;N
ev
为电动汽车集合;t
dep,i
为工作日第i辆电动汽车的离开时间;μ
dep
为离开时间均值;σ
dep
为离开时间标准差;和分别为电动汽车离开时间取值的下限和上限;SOC
int,i
为工作日第i辆电动汽车的初始SOC;μ
int
为电动汽车的初始SOC均值;σ
int
为初始SOC标准差;和分别为电动汽车初始SOC取值的下限和上限;SOC
tar,i
为第i辆电动汽车的目标SOC;μ
tar
为电动汽车的目标SOC均值;σ
tar
为目标SOC标准差;和分别为电动汽车目标SOC取值的下限和上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配电网优化运行需求的多类型充电站有序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充电站的充电特性对充电站分为三类:私人充电站,所述私人充电站主要建设于居民区停车处,用于服务的电动汽车主要为私人车辆;公共充电站,所述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卫东,肖静,吴宁,韩帅,郭敏,吴晓锐,龚文兰,卢健斌,姚知洋,莫宇鸿,郭小璇,孙乐平,赵立夏,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