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1398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简化轴向间隙的间隔调整作业的旋转检测装置。旋转检测装置具备容纳旋转体(12)的壳体(22)、与旋转体(12)一体旋转的被检测部(30)、在轴向(X)上与被检测部(30)对置且与被检测部(30)之间隔着轴向间隙(32)的检测部(34)及用于设置检测部(34)的设置部件(36),所述旋转检测装置具备:内螺纹部(46),设置于壳体(22)及设置部件(36)中的一个上;及外螺纹部(48),设置于壳体(22)及设置部件(36)中的另一个上且拧入于内螺纹部(46)。件(36)中的另一个上且拧入于内螺纹部(46)。件(36)中的另一个上且拧入于内螺纹部(4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检测装置
[0001]本申请主张基于2022年2月22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22

025981号的优先权。该日本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考援用于本说明书中。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转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3]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旋转检测装置,其具备与旋转体一体旋转的被检测部、在轴向上与被检测部对置的检测部及用于设置检测部的设置部件。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1

97430号公报
[0005]为了使旋转检测装置获得目标检测特性,有时需要对旋转检测装置的检测部与被检测部之间的轴向间隙进行间隔调整作业。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意识到在简化该轴向间隙的间隔调整作业方面现有技术存在改进的余地。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化轴向间隙的间隔调整作业的旋转检测装置。
[0007]本专利技术的旋转检测装置具备容纳旋转体的壳体、与所述旋转体一体旋转的被检测部、在轴向上与所述被检测部对置且与所述被检测部之间隔着轴向间隙的检测部及用于设置所述检测部的设置部件,所述旋转检测装置具备:内螺纹部,设置于所述壳体及所述设置部件中的一个上;及外螺纹部,设置于所述壳体及所述设置部件的另一个上并且拧入于所述内螺纹部。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简化轴向间隙的间隔调整作业。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旋转机械的局部剖面的侧视图。
[0010]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旋转检测装置的侧视剖视图。
[0011]图3是第1实施方式的旋转检测装置的立体图。
[0012]图4是壳体及设置部件的立体图。
[0013]图5是图3的A部周围的剖视图。
[0014]图6是图5的6

6剖视图。
[0015]图7是表示从图6的状态旋转了设置部件的状态的剖视图。
[0016]图8是图3的B部周围的剖视图。
[0017]图9中(A)是第1实施方式的旋转检测装置的主视图,图9中(B)是控制单元的功能框图。
[0018]图10是表示第1检测单元及设置部件的后视图。
[0019]图11是图10的11

11剖视图。
[0020]图12是表示第2检测单元及设置部件的主视图。
[0021]图13是表示第2检测单元及设置部件的后视图。
[0022]图14是图13的14

14剖视图。
[0023]图15是从与图6相同的视点观察了第2实施方式的旋转检测装置时的剖视图。
[0024]图中:10

旋转检测装置,12

旋转体,18

马达,22

壳体,30

被检测部,32

轴向间隙,34

检测部,36

设置部件,40

检测单元,46

内螺纹部,48

外螺纹部,60

固定部件,66A

安装部,70

长孔,80

配线,81

马达配线,86A

配线孔,86B

配线孔,88

配线通道,90

配线固定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相同的构成要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在各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适当省略、放大或缩小构成要件。根据符号的朝向观察附图。
[0026](第1实施方式)
[0027]参考图1。旋转检测装置10用于具备旋转体12的旋转机械14中。以下,将沿着旋转体12的旋转中心线C12的方向称为轴向X,将以该旋转中心线C12为中心的圆的圆周方向及半径方向简称为周向及径向。
[0028]本实施方式的旋转机械14为致动器。该旋转机械14具备作为旋转体12的转子轴16、使转子轴16旋转的马达18、对转子轴16的旋转进行减速后输出至被驱动部件的减速机20及容纳旋转体12的壳体22。旋转体12经由组装于旋转机械14的轴承(未图示)被支承为旋转自如。本实施方式的壳体22除了容纳旋转体12以外,还容纳马达18等。被驱动部件的具体例并不受特别限定,例如为输送装置、车轮、机床、机器人(工业用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等被驱动机械的一部分。
[0029]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8为三相无刷直流马达。马达18的具体例并不受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是有刷直流马达、交流马达(永久磁铁马达、感应马达、磁阻马达等)及无芯马达等。马达18具备固定于壳体22的定子18a及能够与转子轴16一体旋转的转子18b。
[0030]参考图2、图3及图4。旋转检测装置10除了具备上述的壳体22以外,还具备与旋转体12(转子轴16)一体旋转的被检测部30、在轴向X上与被检测部30对置且与被检测部30之间隔着轴向间隙32的检测部34及用于设置检测部34的设置部件36。壳体22兼作旋转机械14的一部分。壳体22具备朝向轴向上的单侧开放的筒状的第1周壁部22a。
[0031]旋转检测装置10的被检测部30及检测部34构成非接触式回转编码器。本实施方式的回转编码器为检测部34成为磁传感器且被检测部30成为磁尺的磁编码器。其具体例并不受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是检测部34成为光学传感器且被检测部30成为光学尺的光学编码器等。
[0032]被检测部30为磁尺等环状的标尺。本实施方式的被检测部30固定于使用螺栓B1等安装于旋转体12的环状的轮毂38上。本实施方式的被检测部30容纳于壳体22。
[0033]在被检测部30与旋转体12一同旋转的情况下,检测部34检测规定的物理量(磁场、光量等)的变化从而能够检查出旋转体12的旋转。本实施方式的检测部34为内置有检测出
规定的物理量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的传感器元件(磁感应元件等)的传感器IC(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该传感器IC对传感器元件所检测到的电信号进行处理,从而能够生成表示旋转体12的旋转状态(旋转角等)的检测信号作为检测结果。
[0034]在使用这种回转编码器时,检测部34的检测特性会根据轴向间隙32的间隔而发生变动。例如,在像本实施方式那样使用磁编码器时,被检测部30(磁尺)所发出的磁通量的密度及朝向等会根据轴向间隙32的间隔而发生变动。随之,由检测部34(传感器元件)能够检测到的信号强度会发生变化导致检测特性发生变动。
[0035]检测部34成为检测单元40的一部分。检测单元40除了具备检测部34以外,还具备安装检测部34的电路基板42。本实施方式的电路基板42呈圆弧状。
[0036]设置部件36具备:设置于在径向上与壳体22的第1周壁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检测装置,其具备容纳旋转体的壳体、与所述旋转体一体旋转的被检测部、在轴向上与所述被检测部对置且与所述被检测部之间隔着轴向间隙的检测部及用于设置所述检测部的设置部件,所述旋转检测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内螺纹部,设置于所述壳体及所述设置部件中的一个上;及外螺纹部,设置于所述壳体及所述设置部件中的另一个上并且拧入于所述内螺纹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将所述壳体与所述设置部件固定为不能相对旋转且在所述被检测部与所述检测部之间隔着轴向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为插通于所述壳体及所述设置部件的插通部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及所述设置部件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供所述固定部件插通的长孔。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及所述设置部件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固定部件的安装部,所述壳体及所述设置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的所述安装部在周向上隔着间隔设置有多个。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及所述设置部件中的一个的所述安装部等角度间隔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及所述设置部件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形成从所述壳体内引出配线的配线通道的配线孔。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检测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塞巴斯蒂安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