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晓亮专利>正文

整流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1325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整流电路,整流电路包括电感L1、L2、第一开关元件Q1、第二开关元件Q2、第三开关元件Q3、二极管D3、D4、D5及电容DC1、C2;其中,电感L1的一端与火线相连,其另一端通过第一开关元件Q1同时与二极管D3的阴极、电容DC1的一端、及第三开关元件Q3的一端相连,电感L1的另一端还通过第二开关元件Q2同时与二极管D4的阳极、电容DC1的另一端、二极管D5的阳极相连,二极管D3的阳极与二极管D4的阴极同时与零线相连,二极管D5的阴极与第三开关元件Q3的另一端相连,且电感L2与电容C2串联后与二极管D5并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整流电路可以大大减少谐波电流、提高电路功率因素,且使输出电压相比输入电压既可以降压输出,也可以升压输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整流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整流电路
技术介绍
电子产品布满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电子产品时 通常需要用到直流电,而电源中大部分是交流电,所以,很多地方需要将交流 电变为直流电,即对交流电进行整流。目前,常用的整流电路是采用四个二极 管构成的整流桥堆,或者采用晶闸管整流调压。参见图l,其为现有技术中采 用晶闸管整流调压的电路,它利用移相调压的原理。但这些整流电路通常存在 以下主要缺点1、谐波成分多,谐波电流大,会污染电网,功率因数较低;2、 只能实现降压输出,在输入电压较低时就不能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应用范围 较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整流电路谐波电流 大、功率因素小及仅能降压输出的缺陷,提供一种既可以降压输出又可以升 压输出,且谐波电流小的整流电路。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整流电路,包括电感L1、 L2、第一开关元件Q1、第二开关元件Q2、第三开关元件Q3、 二极 管D3、 D4、 D5及电容DC1、 C2;其中,电感L1的一端与火线相连,其另一端通过第一开关元件Q1同时与二极管D3的阴极、电容DC1的一端、及第三开关元件Q3的一端相连,电 感Ll的另一端还通过第二开关元件Q2同时与二极管D4的阳极、电容DC1 的另一端、二极管D5的阳极相连,二极管D3的阳极与二极管D4的阴极同时 与零线相连,二极管D5的阴极与第三开关元件Q3的另一端相连,且电感L2 与电容C2串联后与二极管D5并联。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整流电路中,还包括隔离保护电路,隔离保护电路跨接 于电感L2与电容C2的连接点与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之间。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整流电路中,所述隔离保护电路为二极管D7,其阳极与 电感L2与电容C2的连接点相连,其阴极与所述整流电路的正极输出端相连。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整流电路中,还包括第四开关元件、二极管D6、电感 L3、电容C3及二极管D8;其中,二极管D6的阴极与所述二极管D5的阳极相连,二极管D6的阳 极通过第四开关元件与所述二极管D4的阳极相连,电感L3与电容C3串联后 与二极管D6并联,电感L3与电容C3的连接点接二极管D8的阴极,二极管 D8的阳极与所述整流电路的负极输出端相连。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整流电路中,所述第一开关元件Ql为第一场效应管, 第二开关元件Q2为第二场效应管,第三开关元件Q3为第三场效应管;其中,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与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Sl相连,其源极与 二极管D3的阴极相连,其漏极同时与电感L1的一端及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 相连;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与二极管D4的阳极相连,其栅极与第二控制信号 输出端S2相连;第三场效应管的源极与二极管D3的阴极相连,其漏极与二 极管D5的阴极相连,其栅极与第三控制信号输出端S3相连。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整流电路中,所述第一开关元件Ql为第一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第二开关元件Q2为第二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第三开关元件Q3为第 三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其中,第一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基极与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Sl相连, 其集电极与二极管D3的阴极相连,其发射极同时与电感L1的一端及第二绝 缘栅双极晶体管的集电极相连;第二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4 的阳极相连,其基极与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端S2相连;第三绝缘栅双极晶体管 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3的阴极相连,其发射极与二极管D5的阴极相连,其基 极与第三控制信号输出端S3相连。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整流电路中,所述第一开关元件Ql还包括二极管Dl, 所述第二开关元件Q2还包括二极管D2, 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一场效应管的 漏极相连,其阴极与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相连;二极管D2的阳极与第二场效 应管的漏极相连,其阴极与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相连。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整流电路中,所述第一开关元件Ql还包括二极管Dl, 所述第二开关元件Q2还包括二极管D2, 二极管Dl的阳极与第一绝缘栅双极 晶体管的发射极相连,其阴极与第一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集电极相连;二极 管D2的阳极与第二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发射极相连,其阴极与第二绝缘栅双 极晶体管的集电极相连。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整流电路中,所述电容DC1为极性电解电容,其正极与 二极管D3的阴极相连,其负极与二极管D4的阳极相连。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三相输入整流电路,其包 括三个分别连接于三相交流火线与零线之间的整流电路,包括三个分别连接 于三相交流火线与零线之间的整流电路,每个整流电路包括电感L1、 L2、第 一开关元件Q1、第二开关元件Q2、第三开关元件Q3、 二极管D3、 D4、 D5及电容DC1、 C2;其中,电感L1的一端与火线相连,其另一端通过第一开关元 件Ql同时与二极管D3的阴极、电容DC1的一端、及第三开关元件Q3的一端 相连,电感Ll的另一端还通过第二开关元件Q2同时与二极管D4的阳极、电 容DC1的另一端、二极管D5的阳极相连,二极管D3的阳极与二极管D4的阴 极同时与零线相连,二极管D5的阴极与第三开关元件Q3的另一端相连,且 电感L2与电容C2串联后与二极管D5并联。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整流电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通过电感L1、第一开关 元件Q1自身内带的二极管、第二开关元件Q2、 二极管D4及电容DC1构成 升压型功率因素校正电路,用于对交流电的负半周进行整流处理,电感L1、 第一开关元件Q1、第二开关元件Q2自身内带的二极管、二极管D3及电容 DC1构成又一升压型功率因素校正电路,用于对交流电的正半周进行整流处 理,从而实现对整个交流电进行整流,实现了PFC作用,减小了谐波电流、 减少了谐波成分,在电容DC1上输出直流电,且通过第三开关元件、二极管 D5、电感L2、电容C2构成降压电路,从而使输出电压可调,输出电压既可 以升高也可以降低,使其应用范围更广。而且,其电压调节的实现过程简单,其较易实现高频化、且可降低成本、 提高开关频率,提高两级变换的效率。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现有技术中采用晶闸管的整流电路的电路图2是本专利技术整流电路一优选实施例应用于给电池充电的电路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现正负组输出的整流电路的一实施例应用于给电池充电的电路图4是本专利技术三相输入整流电路的一实施例应用于给电池充电的电路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现正负组输出的三相输入整流电路的一实施例应用于给 电池充电的电路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通过将两个升压型功率因素校正电路与降压电路级联,可以实现 将交流电进行整流,使输出的电压范围可以调节,且大大减少谐波成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整流电路包括电感Ll、 L2、第一开关元件Ql、第二开关 元件Q2、第三开关元件Q3、 二极管D3、 D4、 D5及电容DC1、 C2;其中,电 感Ll的一端与火线相连,其另一端通过第一开关元件Ql同时与二极管D3 的阴极、电容DC1的一端、及第三开关元件Q3的一端相连,电感L1的另一 端还通过第二开关元件Q2同时与二极管D4的阳极、电容DC1的另一端、二 极管D5的阳极相连,二极管D3的阳极与二极管D4的阴极同时与零线相连, 二极管D5的阴极与第三开关元件Q3的另一端相连,且电感L2与电容C2串 联后与二极管D5并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整流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感L1、L2、第一开关元件Q1、第二开关元件Q2、第三开关元件Q3、二极管D3、D4、D5及电容DC1、C2; 其中,电感L1的一端与火线相连,其另一端通过第一开关元件Q1同时与二极管D3的阴极、电容D C1的一端、及第三开关元件Q3的一端相连,电感L1的另一端还通过第二开关元件Q2同时与二极管D4的阳极、电容DC1的另一端、二极管D5的阳极相连,二极管D3的阳极与二极管D4的阴极同时与零线相连,二极管D5的阴极与第三开关元件Q3的另一端相连,且电感L2与电容C2串联后与二极管D5并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晓亮
申请(专利权)人:魏晓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