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防馈电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1264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防馈电方法,包括在整车下电闭锁后,对蓄电池的暗电流输出进行实时监控,并对整车下电时间进行计时;根据预设暗电流正常区间来判定实时暗电流值是否异常,并在判定为异常时向总线发送暗电流异常报文;接收到暗电流异常报文时,发送断电指令,将非关重执行器全部断电,并将整车下电时间计时归零;未接收到暗电流异常报文,且计时整车下电时间超过第一预设时间时,对蓄电池端电压进行定时巡检;响应于检测到蓄电池端电压低于预设电压值时,唤醒DCDC变换器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在对整车蓄电池补电的同时考虑了蓄电池浮压特性和暗电流异常的处理,能提升整体防馈电的可靠性。的可靠性。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防馈电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蓄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防馈电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馈电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各大主机厂的问题,客户抱怨层出不穷,是行业内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目前行业内造成车辆静置馈电的主要原因均是因为执行器异常唤醒,导致整车控制无法休眠,而导致暗电流过大,但此时DCDC变换器停止电压输出,整车能耗由蓄电池提供,过大的暗电流消耗导致蓄电池迅速馈电,因此暗电流过大时切断非关重执行器电源和对蓄电池电压进行电压检测不足时及时补电对防止汽车馈电尤为重要。
[0003]近些年汽车行业的竞争压力日益剧烈,成本关乎着一家汽车企业的重要命脉,因此设计的经济化是各家企业的重要课题。蓄电池传感器模块技术目前只掌握在一两家欧洲企业手中,成本价格丧失了压缩空间。目前通过域控制器采用开路电压法间接评估蓄电池有效容量逐渐应用,但是仍具有测量不准的问题。开路电压即电池在开路状态下的端电压,一般与电池SOC呈一定单调关系。如果先通过试验测试出不同SOC下开路电压的数据,拟合出两者之间的关系曲线,那么就可以根据测量的开路电压来估计电池的SOC,由于蓄电池在充放电后内部存在较大的浮压,使得端电压比实际电压虚高很多,影响通过开路电压法测量蓄电池的精度,浮压的消除只能通过蓄电池的静置,如普通铅酸电池需要静置四个小时才能消除浮压的影响。
[0004]如专利文献CN115782583A公开了一种蓄电池防馈电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通过前期预设的标定参数结合车辆OFF挡下电时检测蓄电池的有效容量预估蓄电池产生馈电的时间,并基于外部提示装置输出,以提醒用户做出相应的维护响应,从而防止蓄电池产生馈电现象。但该方法未考虑浮压对蓄电池容量检测的影响,导致预估的蓄电池容量准确度不高,计算的允许补电次数N值误差过大,因此实用性和精准性不强。
[0005]又如专利文献CN113619448A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蓄电池智能监控方法,在车辆熄火静止后,实时监控采集车辆停车静止时间,当停车静止时间大于设定时间阈值时,启动BMS对蓄电池和动力电池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启动智能补电策略。该方法可实时监控车辆蓄电池、车辆停车时间,通过监控的停车时间、蓄电池电压、动力电池SOC来启动BMS进行智能补电策略,更加合理可靠地实现了智能补电的启动,但该方法欠缺静置时间内的暗电流监控,容易因暗电流异常过大,从而导致在预设的静置时间内造成车辆馈电。并且也未考虑当暗电流过大、异常时通过切断体验类等非关重用电器电源,以最大限度提升整车静置时间,并提醒车主等逻辑提升可靠性。
[0006]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新能源汽车防馈电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防馈电方法,在对整车蓄电池补电的同时
考虑了蓄电池浮压特性和暗电流异常的处理,能提升整体防馈电的可靠性。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能源汽车防馈电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整车下电闭锁后,对蓄电池的暗电流输出进行实时监控,获得实时暗电流值,并通过整车域控制器对整车下电时间进行计时;根据预设暗电流正常区间来判定实时暗电流值是否异常,并在判定为异常时向总线发送暗电流异常报文;响应于整车域控制器接收到暗电流异常报文时,发送断电指令,将非关重执行器全部断电,并将整车下电时间计时归零;响应于整车域控制器未接收到暗电流异常报文,且计时整车下电时间超过第一预设时间时,则整车域控制器对蓄电池端电压进行定时巡检;响应于检测到蓄电池端电压低于预设电压值时,整车域控制器唤醒DCDC变换器对蓄电池进行充电。
[0009]进一步,通过配电盒对蓄电池的暗电流输出进行实时监控,所述配电盒包括主控芯片和若干个设置在执行器供电回路上的电子开关,各电子开关均与主控芯片连接;所述电子开关用于检测所在回路的执行器的电压和电流,并将检测到的电压和电流实时反馈给主控芯片。车辆静置时,电流检测芯片通过测量与电子开关串联的采样电阻两端的电压间接体现暗电流的大小,并将测量值通过预设比例放大后,传输给主控芯片的数模转换接口,主控芯片通过数模转换接口得到代表暗电流大小的电平信号后与预设暗电流正常区间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是暗电流是否异常。
[0010]进一步,所述根据预设暗电流正常区间来判定实时暗电流值是否异常的方式为:主控芯片接收到电子开关反馈的整车下电后的暗电流,若实时暗电流值超过预设暗电流正常区间且持续时间大于等于第二预设时间时,则判定暗电流异常。因暗电流往往存在一定波动,不是稳定数值,故需要设置一端暗电流异常持续时间才能判定暗电流异常,防止因暗电流正常波动导致主控芯片误判暗电流异常。
[0011]进一步,所述预设暗电流正常区间为0 mA
ꢀ‑
40mA。暗电流正常区间根据主机厂对整车电器设备评估进行定义。
[0012]进一步,所述第二预设时间为5 min
ꢀ‑
10min。持续预设的时间根据主机厂对整车电器设备评估进行定义。
[0013]进一步,在所述异常则向总线发送暗电流异常报文后,主控芯片唤醒TBOX,通过TBOX向用户发送暗电流异常提醒信息。异常提醒信息可通过短信的方式传递到用户手中,提醒用户车辆远程服务功能全部关闭,应该及时到厂家服务中心进行软件故障检测或者刷新。
[0014]进一步,在所述将非关重执行器全部断电中,非关重执行器包括近场通讯、蓝牙天线、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和雨量光传感器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利用电子开关将体验类的非关重执行器断电,最大限度延长整车馈电的时间节点。
[0015]进一步,所述第一预设时间为4h。根据经验值得出普通铅酸电池需要静置四个小时才能消除浮压的影响,故设置整车下电时间预设的时间为4h。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由于配电盒用电子开关取代了传统保险的一级配电模块,电子开关可以通过检测电路实时监控蓄电池端的整车暗电流状态,主控芯片根据提前标定好的正常暗电流波动区间来实时判断整车暗电流消耗是否异常,还能利用电子开关将体验类的非关重执行器断电,最大限度延长整车馈电的时间节点,并通知提醒车主及时充电,从整体策略上提升防馈电可靠程度。
[0017]2.由于整车域控制器内部在下电计时器开始计时,在整车暗电流消耗正常时,域控制器不对蓄电池进行端电压采集并持续计时;当计时时间达到预设的时间浮压消除后,整车域控制器周期唤醒对蓄电池端电压进行采集,当蓄电池电压低于预设值后,唤醒DCDC变换器给蓄电池进行定时充电以防止蓄电池馈电。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防馈电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将参照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中所揭露的内容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防馈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整车下电闭锁后,对蓄电池的暗电流输出进行实时监控,获得实时暗电流值,并通过整车域控制器对整车下电时间进行计时;根据预设暗电流正常区间来判定实时暗电流值是否异常,并在判定为异常时向总线发送暗电流异常报文;响应于整车域控制器接收到暗电流异常报文时,发送断电指令,将非关重执行器全部断电,并将整车下电时间计时归零;响应于整车域控制器未接收到暗电流异常报文,且计时整车下电时间超过第一预设时间时,则整车域控制器对蓄电池端电压进行定时巡检;响应于检测到蓄电池端电压低于预设电压值时,整车域控制器唤醒DCDC变换器对蓄电池进行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防馈电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配电盒对蓄电池的暗电流输出进行实时监控,所述配电盒包括主控芯片和若干个设置在执行器供电回路上的电子开关,各电子开关均与主控芯片连接;所述电子开关用于检测所在回路的执行器的电压和电流,并将检测到的电压和电流实时反馈给主控芯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防馈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成发廖治强周海霞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