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照明场景的实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1164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照明场景的实现方法,包括:采用配合使用左像素灯模组和右像素灯模组来组合形成覆盖汽车前部区间的光型;光型在水平方向的覆盖区域相对于垂直零度线的左侧边界的角度不大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照明场景的实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照明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照明场景的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照明领域的飞速发展,智能化、像素化已经成为车灯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其中以MicroLED为载体的HD像素大灯,具有高像素和低成本的双重优势,成为了极具量产性的优选方案。然而经实际使用研发发现目前一般使用的像素化车灯存在如下问题:如图1所示提供的一种大角度的像素化车灯,其采用低像素化模组100,其出射光型角度较大,可满足自适应远光灯的使用需求,但其缺陷在于分辨率欠佳,因此无法满足对于路面投影和进行路面投影信息交互的使用需求。
[0003]再如图2所示提供的一种高分辨率的像素化车灯,其采用低像素化模组100和高像素化模组200的组合,其分辨率较高足以满足对于路面投影的使用需求,但其缺陷在于出射光型角度很小,具体的其出射光型在水平方向的角度小于12度且在垂直方向的角度小于5度。对于该出射光型角度的像素化车灯只能作为辅助装置参与自适应远光照明,也就是说对于此种情况的像素化车灯来说,需要自适应远光像素灯与高分辨率像素灯配合使用,此种情况下使得整体的汽车照明灯的生产成本增加。
[0004]因此,基于同时满足自适应远光和路面投影的使用需求,并且不以增加车灯的生产成本为代价的目的,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的像素化车灯难以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照明场景的实现方法,以解决同时满足自适应远光和路面投影的使用需求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汽车照明场景的实现方法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照明场景的实现方法,包括:采用配合使用左像素灯模组和右像素灯模组来组合形成覆盖汽车前部区间的光型;所述光型在水平方向的覆盖区域相对于垂直零度线的左侧边界的角度不大于

20
°
且右侧边界的角度不小于20
°
;所述光型在垂直方向的覆盖区域相对于水平零度线的上侧边界的角度不小于4
°
且下侧边界的角度不大于
‑5°
;以及所述左像素灯模组和右像素灯模组均由像素化的Micro

LED通过投影车灯镜头投射形成光型;所述左像素灯模组和右像素灯模组投射的光型角度均为H*V,其中H为水平方向角度,V为竖直方向角度;所述Micro

LED由阵列式微光源组成,且Micro

LED的像素分布为m* n,其中m为列数,n为行数,则80< n<200,2≤m /n≤5;所述左像素灯模组和右像素灯模组投射的光型的分辨率均为R,且R = V/ n,0.045
°
<R < 0.1875
°

[0007]在本专利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9
°
< V<15
°

[0008]本专利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光型在垂直方向上覆盖于相对于水平零度线的上侧区域以及下侧
‑2°
以内的区域形成像素化远光和像素化近光;以及所述光型在垂直方向上覆盖于相对于水平零度线的上侧区域以及下侧
‑1°
以外的区域形成路面符号投影光。
[0009]在本专利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左像素灯模组与右像素灯模组分别投射的光型相对于汽车中轴线对称。
[0010]在本专利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左像素灯模组和右像素灯模组的结构相同;所述左像素灯模组和右像素灯模组均包括配合使用的第一子模组和第二子模组;所述第一子模组投射的光型在水平方向的覆盖区域为H11~ H21;所述第二子模组投射的光型在水平方向的覆盖区域为H12~ H22;以及所述第一子模组投射的光型和第二子模组投射的光型在垂直方向的覆盖区域均为V1~V2;则H11≤

20
°
, H21≥0
°
, H12≤0
°
, H22≥+20
°
;V1≤
‑5°
, V2≥+4
°

[0011]在本专利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左像素灯模组投射的光型在水平方向的覆盖区域为H13~ H23;所述右像素灯模组投射的光型在水平方向的覆盖区域为H14~ H24;所述左像素灯模组与右像素灯模组投射的光型在垂直方向的覆盖区域均为V1~V2;则H13≤

20
°
, H23≥+7
°
, H14≤
‑7°
, H24≥+20
°
;V1≤
‑5°
, V2≥+4
°

[0012]在本专利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3≤m /n≤5。
[0013]在本专利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左像素灯模组和右像素灯模组的结构相同;且所述左像素灯模组和右像素灯模组均包括配合使用的第一子模组、第二子模组、第三子模组和第四子模组;所述第一子模组和第二模组投射的光型在水平方向的覆盖区域均为H14~ H24;所述第三子模组和第四模组投射的光型在水平方向的覆盖区域均为H15~ H25;所述第二子模组和第三子模组投射的光型在垂直方向的覆盖区域均为V1~V2;所述第一子模组和第四子模组投射的光型在垂直方向的覆盖区域为V3~V4;以及H14≤

20
°
, H24≥0
°
, H15≤0
°
, H25≥+20
°
;V1≤
‑5°
, V2≥
‑1°
, V3≤
‑1°
, V4≥+4
°

[0014]在本专利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4≤m /n≤5。
[0015]在本专利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投影车灯镜头的光轴与Micro

LED的发光表面垂直,且投影车灯镜头的光轴与Micro

LED的发光表面的中心错位;以及所述左像素灯模组和右像素灯模的光轴均平行于车辆的纵轴。
[0016]在本专利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投影车灯镜头的光轴与Micro

LED的发光表面垂直,且投影车灯镜头的光轴通过Micro

LED的发光表面的中心;以及所述左像素灯模组和右像素灯模的光轴均相对于车辆的纵轴呈倾斜分布。
[0017]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汽车照明场景的实现方法,采用配合使用左像素灯模组和右像素灯模组来组合形成覆盖汽车前部区间的光
型,对于左像素灯模组和右像素灯模组来说,均由像素化的Micro

LED通过投影车灯镜头投射形成光型,如此结构下,即通过Micro

LED的像素排布来协同左像素灯模组和右像素灯模组的光型角度的分配,实现了前灯大角度、高像素化照明的效果,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照明场景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配合使用左像素灯模组和右像素灯模组来组合形成覆盖汽车前部区间的光型;所述光型在水平方向的覆盖区域相对于垂直零度线的左侧边界的角度不大于

20
°
且右侧边界的角度不小于20
°
;所述光型在垂直方向的覆盖区域相对于水平零度线的上侧边界的角度不小于4
°
且下侧边界的角度不大于
‑5°
;以及所述左像素灯模组和右像素灯模组均由像素化的Micro

LED通过投影车灯镜头投射形成光型;所述左像素灯模组和右像素灯模组投射的光型角度均为H*V,其中H为水平方向角度,V为竖直方向角度;所述Micro

LED由阵列式微光源组成,且Micro

LED的像素分布为m* n,其中m为列数,n为行数,则80< n<200,2≤m /n ≤5;所述左像素灯模组和右像素灯模组投射的光型的分辨率均为R,且R = V/ n,0.045
°
<R < 0.1875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照明场景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9
°
< V<15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照明场景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型在垂直方向上覆盖于相对于水平零度线的上侧区域以及下侧
‑2°
以内的区域形成像素化远光和像素化近光;以及所述光型在垂直方向上覆盖于相对于水平零度线的上侧区域以及下侧
‑1°
以外的区域形成路面符号投影光。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照明场景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像素灯模组与右像素灯模组分别投射的光型相对于汽车中轴线对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照明场景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像素灯模组和右像素灯模组的结构相同;所述左像素灯模组和右像素灯模组均包括配合使用的第一子模组和第二子模组;所述第一子模组投射的光型在水平方向的覆盖区域为H11~ H21;所述第二子模组投射的光型在水平方向的覆盖区域为H12~ H22;以及所述第一子模组投射的光型和第二子模组投射的光型在垂直方向的覆盖区域均为V1~V2;则H11≤

20
°
, H21≥0
°
, H12≤0
°
, H22≥+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升祁高进杨从永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