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棒上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71142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铝棒上料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铝棒上料系统,包括控制器、接棒装置、两个止棒装置、至少两个上棒装置;接棒装置包括两根平行且从前到后向下倾斜的接料杆;止棒装置中下止棒块固定接料杆后端一侧,下止棒块的顶部、上止棒块的底部开设锯齿,上止棒块咬合在下止棒块上且后端顶部设止棒挡板,止棒固定块设在上止棒块侧壁且其第三止棒固定板伸到下止棒块下后安装止棒固定螺栓;上棒装置中上棒气缸固定座在两接料杆后端间均分且顶部铰接上棒气缸,上棒活塞杆竖直且顶部设铰接座与气缸后方铰接座铰接倾倒板;控制器与上棒气缸电磁阀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铝棒自动滚落前行、可调移动止棒、单根依次上棒,提升铝棒上料的效率与安全性。安全性。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棒上料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铝棒上料
,尤其是涉及一种铝棒上料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铝液熔铸生产线上铝棒铸造后,为保证整根棒材内部成分均匀,需对每根铝棒掐头去尾锯切,在保证每根出厂的铝棒符合长度需求的同时,锯切面必须平整光滑、棒体干净整洁。在铝棒切割过程中,需要使用上料系统对铝棒进行上料。现有用于铝棒切割的铝棒上料系统为保障每根铝棒依次按需进入锯床,在锯切机前设置一个上料岗位,此岗位人员负责进料平台布棒并人工推动整体前移,依次将每根铝棒从进料平台推入锯床,工作劳动强度大,而且推棒过程中人员反应不及时难免出现手指被挤压现象,棒体下滑过程中容易出现直接顶住颈椎的现象,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铝棒上料系统,能够实现铝棒自动滚落前行、可调移动止棒、单根依次上棒,提升铝棒上料的效率与安全性。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铝棒上料系统,包括控制器、接棒装置、两个止棒装置、至少两个上棒装置;
[0006]所述接棒装置包括左右两根相互平行的接料杆1

1,所述接料杆1

1从前端到后端向下倾斜且底部固定有支撑架;
[0007]所述止棒装置包括下止棒块1

5、上止棒块1

6、止棒固定块1

10、止棒固定螺栓1

11,两个下止棒块1

5分别固定在两根接料杆1

1后端左侧、右侧,所述下止棒块1

5的顶部从前到后均匀开设有下锯齿1

7,所述上止棒块1

6的底部从前到后均匀开设有上锯齿1

8,所述上止棒块1

6咬合连接在所述下止棒块1

5上,所述上止棒块1

6的后端顶部固定有止棒挡板1

9;所述止棒固定块1

10包括第一止棒固定板,所述第一止棒固定板的一端固定在对应上止棒块1

6的远离对应接料杆1

1的侧壁、另一端下方固定有第二止棒固定板,所述第二止棒固定板的底部固定有第三止棒固定板,所述第三止棒固定板伸到对应下止棒块1

5下方且开设有止棒螺纹孔,所述止棒固定螺栓1

11从下向上穿过所述止棒螺纹孔后抵靠在下止棒块1

5的底面;
[0008]所述上棒装置包括上棒气缸固定座1

13,所有上棒气缸固定座1

13在两根接料杆1

1的后端之间均匀分布且均在顶部铰接有上棒气缸1

12,所述上棒气缸1

12的上棒活塞杆1

14竖直朝上,所述上棒活塞杆1

14的顶部固定有第一铰接座1

15,所述上棒气缸1

12的后方设置有第二铰接座1

16,所述第一铰接座1

15、第二铰接座1

16之间铰接有倾倒板1

17;
[0009]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上棒气缸1

12的电磁阀电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包括多根沿接料杆1

1的轴线从前至后依次排列的竖直支撑杆1

2,所述竖直支撑杆1

2的顶部与对应接料杆1

1的外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竖直支
撑杆1

2的底部固定有水平支撑板1

3,所述水平支撑板1

3通过多个螺栓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接料杆1

1的前端顶部设置有竖直的接料挡板1

4。
[0011]进一步的,所述接料杆1

1为圆钢管,所述竖直支撑杆1

2为槽钢,所述水平支撑板1

3、接料挡板1

4、下止棒块1

5、上止棒块1

6、止棒挡板1

9、止棒固定块1

10的材质均为钢材,所述竖直支撑杆1

2、接料挡板1

4与所述接料杆1

1之间、所述水平支撑板1

3与所述竖直支撑杆1

2之间、所述第一止棒固定板与所述上止棒块1

6之间、所述第二止棒固定板与所述第一止棒固定板之间、所述第三止棒固定板与所述第二止棒固定板之间、所述止棒挡板1

9与所述上止棒块1

6之间均焊接连接。
[0012]进一步的,用于铝棒输送系统上料,所述铝棒输送系统包括矩形的框架且输送方向为从左至右,所述框架包括依次连接的左支撑杆、前支撑杆2
‑1‑
1、右支撑杆、后支撑杆2
‑1‑
2,所述前支撑杆2
‑1‑
1、后支撑杆2
‑1‑
2间垂直设置多根加强杆2
‑1‑
3且底部均固定有多根支撑腿2
‑1‑
4;所述接料杆1

1垂直于所述前支撑杆2
‑1‑
1且后端位于所述前支撑杆2
‑1‑
1上方;所述上棒气缸固定座1

13设置在所述框架前侧下方且位置与一加强杆2
‑1‑
3对应,所述第二铰接座1

16固定在对应加强杆2
‑1‑
3的顶部。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铰接座1

15、第二铰接座1

16的顶部均开设有第一水平通槽且在所述第一水平通槽的两侧壁均开设有第一销孔,所述倾倒板1

17有两块且在两端开设有第二销孔,两块倾倒板1

17相互平行且中部通过倾倒连接板1

18固定连接,两块倾倒板1

17的两端分别卡在所述第一铰接座1

15、第二铰接座1

16的两侧且分别与所述第一铰接座1

15、第二铰接座1

16通过第一上棒销轴1

19、第二上棒销轴1

20铰接;所述上棒气缸固定座1

13的顶部固定有竖直的铰接板1

22,所述上棒气缸1

12的底部固定有第三铰接座1

23,所述第三铰接座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棒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接棒装置、两个止棒装置、至少两个上棒装置;所述接棒装置包括左右两根相互平行的接料杆(1

1),所述接料杆(1

1)从前端到后端向下倾斜且底部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止棒装置包括下止棒块(1

5)、上止棒块(1

6)、止棒固定块(1

10)、止棒固定螺栓(1

11),两个下止棒块(1

5)分别固定在两根接料杆(1

1)后端左侧、右侧,所述下止棒块(1

5)的顶部从前到后均匀开设有下锯齿(1

7),所述上止棒块(1

6)的底部从前到后均匀开设有上锯齿(1

8),所述上止棒块(1

6)咬合连接在所述下止棒块(1

5)上,所述上止棒块(1

6)的后端顶部固定有止棒挡板(1

9);所述止棒固定块(1

10)包括第一止棒固定板,所述第一止棒固定板的一端固定在对应上止棒块(1

6)的远离对应接料杆(1

1)的侧壁、另一端下方固定有第二止棒固定板,所述第二止棒固定板的底部固定有第三止棒固定板,所述第三止棒固定板伸到对应下止棒块(1

5)下方且开设有止棒螺纹孔,所述止棒固定螺栓(1

11)从下向上穿过所述止棒螺纹孔后抵靠在下止棒块(1

5)的底面;所述上棒装置包括上棒气缸固定座(1

13),所有上棒气缸固定座(1

13)在两根接料杆(1

1)的后端之间均匀分布且均在顶部铰接有上棒气缸(1

12),所述上棒气缸(1

12)的上棒活塞杆(1

14)竖直朝上,所述上棒活塞杆(1

14)的顶部固定有第一铰接座(1

15),所述上棒气缸(1

12)的后方设置有第二铰接座(1

16),所述第一铰接座(1

15)、第二铰接座(1

16)之间铰接有倾倒板(1

17);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上棒气缸(1

12)的电磁阀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棒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多根沿接料杆(1

1)的轴线从前至后依次排列的竖直支撑杆(1

2),所述竖直支撑杆(1

2)的顶部与对应接料杆(1

1)的外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竖直支撑杆(1

2)的底部固定有水平支撑板(1

3),所述水平支撑板(1

3)通过多个螺栓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接料杆(1

1)的前端顶部设置有竖直的接料挡板(1

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棒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杆(1

1)为圆钢管,所述竖直支撑杆(1

2)为槽钢,所述水平支撑板(1

3)、接料挡板(1

4)、下止棒块(1

5)、上止棒块(1

6)、止棒挡板(1

9)、止棒固定块(1

10)的材质均为钢材,所述竖直支撑杆(1

2)、接料挡板(1

4)与所述接料杆(1

1)之间、所述水平支撑板(1

3)与所述竖直支撑杆(1

2)之间、所述第一止棒固定板与所述上止棒块(1

6)之间、所述第二止棒固定板与所述第一止棒固定板之间、所述第三止棒固定板与所述第二止棒固定板之间、所述止棒挡板(1

9)与所述上止棒块(1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彦平宁博谢克强李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铝山西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