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矿山下向式水平分层进路采场柔性网支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1080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矿山下向式水平分层进路采场柔性网支护方法,属于金属矿山井下向式采场支护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S1、下向式采场进路施工时,每个循环爆破结束后,进行安全确认和浮石清理,然后将柔性网网卷顺着进路根据支护长度需要由外向内顺着边帮贴紧铺开;S2、在柔性网铺开的过程中用锚杆对柔性网进行锚固;S3、锚杆支护至迎头后,柔性网网卷向后回拉1.0m后将剩余的网卷用铁丝固定在之前锚固的柔性网上;柔性网支护至迎头结束后,剩余的柔性网可沿垂直长度方向进行裁剪。本发明专利技术一次性支护范围大、网孔较小,连接整体性强,支护后松动的岩块基本不能通过支护网掉落,防掉块效果好,支护整体效果好,成本低、安全性高。全性高。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矿山下向式水平分层进路采场柔性网支护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矿山井下向式采场支护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金属矿山下向式水平分层进路采场柔性网支护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云南某金属矿山采用水平分层进路充填法进行开采,根据矿石稳固性不同,采用上向式和下向式联合回采,由于深部地压显现、黄铁矿富集和隐伏节理构造复杂等因素影响,井下采掘作业面顶板冒落和片帮现象日趋明显,为避免冒落片帮造成安全事故,井下采场无论是上向式采场还是下向式采场,进路两侧边邦均采用锚网支护,掘进工程无论围岩是否稳固腰线以上也基本全部采用锚网支护后再根据工程服务类型和年限决定是否加以喷浆支护。虽能较好的确保安全,但支护成本较高。经聘请专家到现场进行采矿工艺检查和本质化安全检查等工作时,参与的外部专家也都提出该矿山的支护方式偏保守、支护成本过高。
[0003]基于这种背景条件下,根据该矿山采场的矿岩特性及采场进路锚网支护的服务周期特性(一般一个星期至一个月左右),本专利技术将柔性网应用于金属矿山井下采掘作业支护,保证支护效果的前提下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众所周知,柔性网主要用于公路边坡和露天采场的边帮支护以及煤矿综掘面的支护,但在金属矿山井下支护中则没有使用,而井下工程支护采用的锚网基本上均为各矿山采用圆钢自行加工或委托工厂定制加工,常用的圆钢类型为6圆和8圆,网孔多为100mm
×
100mm,尺寸则有1.8m
×
1.2m、1.0m
×
1.5m、1.2m
×r/>2.0m等多种,这种传统锚网的加工成本相对较高,每平米31~34.70元,而柔性网的成本则相对较低,每平米22~25元,且传统锚网一次性支护面积一般1.8~3.6 m2,且网片间重叠度大,锚杆使用量大,成本相对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安全性高、成本低的柔性网支护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矿山下向式水平分层进路采场柔性网支护方法,一次性支护范围大、网孔较小,连接整体性强,支护后松动的岩块基本不能通过支护网掉落,防掉块效果好,支护整体效果好,成本低、安全性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金属矿山下向式水平分层进路采场柔性网支护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下向式采场进路施工时,每个循环爆破结束后,进行安全确认和浮石清理,然后将柔性网1网卷顺着进路根据支护长度需要由外向内顺着边帮贴紧铺开,柔性网1的宽度根据进路高度设置;S2、在柔性网1铺开的过程中用锚杆2对柔性网1进行锚固,从而对边帮形成锚网支护,第一张柔性网1支护结束后,第二张柔性网1通过锚杆2锚固连接在一起,连接长度5cm;S3、锚杆2支护至迎头后,柔性网1网卷向后回拉1.0m后将剩余的网卷用铁丝固定在之前锚固的柔性网1上;柔性网1支护至迎头结束后,剩余的柔性网1可沿垂直长度方向进
行裁剪,然后应用于其他的进路支护。
[0006]作为优选,步骤S1所述柔性网1的宽度根据进路高度设置,进路为3m
×
3m断面时柔性网1的宽度为2m,进路为4m
×
4m断面时柔性网1的宽度为3m,支护时柔性网1的上部贴近假底3,下部预留1m的位置不支护。
[0007]作为优选,步骤S2所述锚杆2为1.4的管缝式锚杆2,锚杆2直径为φ6.5mm,锚杆2间距1.0m

1.2m。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柔性网1铁丝直径4.064mm(8#铁丝,镀锌),网孔50mm
×
50mm(菱形),网卷长度8m。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将柔性网采用锚杆锚固到围岩中,由于柔性网本具有弹性,锚紧后比传统锚网更贴紧岩壁,便于限制围岩移动变形,且柔性网可随着围岩由受力变形到应力二次分布后逐渐稳定的过程中弹性支护,不会像传统刚性锚网由于局部应力过大崩裂失支护功效;柔性网支护具有单张网片支护范围大,一般在16m2以上,而钢筋网近在1.8

3.6m2左右,锚网间衔接重叠度小、锚杆的使用量和施工量小、连接整体性强等特性,施工效率高成本低支护效果好;柔性网的单位成本低于钢筋网锚网,柔性网22

25元/m2,钢筋网锚网则需31

34.70元/m2,因此能大大的降低支护成本;柔性网网孔小,柔性网网孔5cm
×
5cm,钢筋网锚网网孔10cm
×
10cm,网孔小防细小岩块掉落效果好,从而整体支护安全性高;柔性网支护技术相对于钢筋网锚网在下向式采场支护中,支护综合成本下降30%。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支护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

柔性网、2

锚杆、3

假底。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0013]进路采场开挖后,采用柔性网1和锚杆2对进路的两个边帮进行联合支护,每个循环爆破结束后,进行安全确认和浮石清理,然后将柔性网1网卷竖立靠着边帮顺着进路根据支护长度需要由外向内沿着边帮贴紧铺开,柔性网1的宽度根据进路高度进行设计,进路为3m
×
3m断面时柔性网1的宽度为2m,进路为4m
×
4m断面时柔性网1的宽度为3m,支护时柔性网1的上部贴近假底3,下部预留1m的位置不支护。铺开的过程中用锚杆2对柔性网1进行锚固,从而对边帮形成锚网支护,施工时要求将柔性网1扯紧后锚紧,增强对围岩边邦的压迫性,减少围岩冒落移动的空间,从而增强支护效果。锚杆2间距1.0m~1.2m,钻孔深度1.40m,支护至迎头后,网卷向后回拉1.0m后将剩余的网卷用铁丝固定在之前锚固的柔性网1上(也可用立柱立于柔性网1前进行保护的施工方式),以防下个循环的爆破作业将柔性网1卷损坏,第二个爆破循环后将柔性网1解开重复第一循环的支护工艺,如此反复直至整条进路回采结束。第一张柔性网1支护结束后,第二张柔性网1通过锚杆2锚固连接在一起,连接长度5cm,支护至迎头结束后,剩余的柔性网1可垂直长度方向进行裁剪,然后应用于其他的进路支护。柔性网1采用普通的防护网,防护网铁丝直径4.064mm(8#铁丝,镀锌),网孔50mm
×
50mm(菱形),网卷长度8m;锚杆2采用1.4的管缝式锚杆2,锚杆2直径φ6.5mm。
[0014]本专利技术方法已成功运用于云南某金属矿山下向式采场支护和上向式采场的边帮支护,以及围岩相对稳固的沿脉工程支护,由于柔性网1支护网卷的长度(8m)远大于目前钢筋网片的长度(1.2

2.0m),一次性支护面积基本在16m2以上,而钢筋网锚网一般在1.8~3.6 m2,因而网片间接头少,衔接锚杆2的使用量和施工量大大减少,且第一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矿山下向式水平分层进路采场柔性网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下向式采场进路施工时,每个循环爆破结束后,进行安全确认和浮石清理,然后将柔性网(1)网卷顺着进路根据支护长度需要由外向内顺着边帮贴紧铺开,柔性网(1)的宽度根据进路高度设置;S2、在柔性网(1)铺开的过程中用锚杆(2)对柔性网(1)进行锚固,从而对边帮形成锚网支护,第一张柔性网(1)支护结束后,第二张柔性网(1)通过锚杆(2)锚固连接在一起,连接长度5cm;S3、锚杆(2)支护至迎头后,柔性网(1)网卷向后回拉1.0m后将剩余的网卷用铁丝固定在之前锚固的柔性网(1)上;柔性网(1)支护至迎头结束后,剩余的柔性网(1)可沿垂直长度方向进行裁剪,然后应用于其他的进路支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矿山下向式水平分层进路采场柔性网(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尉俊黄灏张祝九石宏伟潘张伟秦云东杨海辉钟超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