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设计的室内隐蔽式空气净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0883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设计的室内隐蔽式空气净化结构,包括外壳,外壳内由下至少依次连通设置有进风仓、风机、静电除尘器和储水仓,外壳设有与进风仓连通的进风口以及与储水仓连通的出风口,风机和静电除尘器外周环绕有冷却管,冷却管的进水端与位于储水仓内的循环泵连接,冷却管的出水端与储水仓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空气净化结构避免了高温现象,且清理方便。且清理方便。且清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设计的室内隐蔽式空气净化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建筑辅助设施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设计的室内隐蔽式空气净化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0003]市政工程是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城市生活配套的各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市政公用设施建筑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包括:水、电、燃气等供应设施建筑,如供水厂,泵站、泵房调压站、变电站、变电所、储气站等。建筑物一般采用自然通风,是依靠室内外风力造成的风压或室内外温度差造成的热压使新鲜空气进入室内、室内空气排到室外的通风方式。在市政建筑中,为了保证建筑室内环境的动态平衡和干净,并避免室内空气污染而对影响市政建筑的舒适度,需要使用到空气净化结构对室内进行空气净化的工作,同时在市政建筑内部空间需要尽可能提高利用率,为了缩小空气净化结构的空间占有率,并避免裸露的外置结构可能导致的碰撞损坏现象,会将空气净化结构隐藏在墙体内进行安装。
[0004]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7357424U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室内隐蔽式空气净化结构》,包括安装件、防护箱和水箱,所述防护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空气净化机,所述空气净化机两侧的防护箱内部皆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底部与空气净化机之间皆安装有连接座,所述空气净化机的两侧皆通过限位座安装有雾化喷头,所述防护箱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内部皆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与雾化喷头之间皆设置有软管,所述防护箱的表面安装有检修板。
[0005]现有的隐藏式的空气净化结构在安装时,通常会将机体直接隐藏在墙体内,使得墙体与机体之间的缝隙空间较小,导致机体工作产生的热量无法快速的向外散失,容易发生机体高温的现象,并且隐藏式的安装方式也不便于对过滤结构进行清理操作,无法保证空气净化结构的高效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设计的室内隐蔽式空气净化结构,避免了机体温度过高的现象。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8]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设计的室内隐蔽式空气净化结构,包括外壳,外壳内由下至少依次连通设置有进风仓、风机、静电除尘器和储水仓,外壳设有与进风仓连通的进风口以及与储水仓连通的出风口,风机和静电除尘器外周环绕有冷却管,冷却管的进水端与位于储水仓内的循环泵连接,冷却管的出水端与储水仓连通。
[0009]可选的,所述进风仓的顶部设有过滤板,用于对进入风机的气体进行过滤。
[0010]可选的,所述过滤板上方设有反冲洗组件,反冲洗组件与冷却管伸入进风仓管段
上设置的电控三通阀连接。
[0011]可选的,所述过滤板采用弧形结构,相应的,所述反冲洗组件包括反冲洗总管,反冲洗总管的一端与电控三通阀连接,另一端与弧形壳体的内部空腔连通,弧形壳体与过滤板形状相匹配,弧形壳体设有多个朝向过滤板设置的喷嘴。
[0012]可选的,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防护格栅。
[0013]可选的,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百叶。
[0014]可选的,所述进风仓的底端与排屑通道的一端连接,排屑通道的另一端连接至外壳设置的排屑口。
[0015]可选的,所述储水仓内设置有超声波雾化器。
[0016]可选的,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壳体固定有面板,进风口、出风口均设置在面板上。
[0017]可选的,所述面板沿竖向的尺寸大于壳体沿竖向的尺寸以使得面板相对于壳体在上下两端具有凸出部分,凸出部分与伸缩件的一端连接,伸缩件的另一端用于与墙体连接。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9]1.本专利技术的空气净化结构,通过设置冷却管、储水仓和循环泵,能够使得储水仓内的冷却水能够通过冷却管在风机和静电除尘器外周进行循环,从而对风机和静电除尘器进行降温,从而对风机和静电除尘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进行水冷处理,防止工作热量在净化结构外壳内聚集导致的高温现象,确保净化结构能够保持稳定且安全的运行状态。
[0020]2.本专利技术的空气净化结构,反冲洗组件通过三通阀与冷却管连接,通过三通阀,能够使得冷却管内的冷却水通过反冲洗组件向进风仓内的过滤板喷射,对进风仓内被杂质颗粒堵塞的过滤板进行反冲洗水清理操作,使得过滤板保持畅通状态,无需手动拆卸后清理操作带来的不便,有效的提高了空气净化结构的工作效率。
[0021]3.本专利技术的空气净化结构,通过设置伸缩件,能够方便的将整个空气净化机构从墙体内稳定的移出或移入。
附图说明
[0022]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整体结构侧视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整体结构轴测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冷却组件示意图;
[0027]其中,1、墙体;2、伸缩件;21、套管;22、伸缩杆;3、外壳;31、壳体;311、进风仓;312、过滤板;313、风机;314、静电除尘器;315、导流管;316、超声波雾化器;317、储水仓;318、冷却组件;3181、循环泵;3182、冷却管;319、反冲洗组件;3191、三通阀;3192、弧形壳体;3193、喷嘴;3110、排屑通道;32、面板;33、出风口;34、进风口;35、排屑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方便叙述,本专利技术中如果出现“上”、“下”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
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9]实施例1
[003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设计的室内隐蔽式空气净化结构,如图1

图3所示,包括外壳3,所述外壳3包括一侧敞口设置的壳体31,壳体31的敞口侧设有面板32,面板32和壳体31之间形成空腔结构。
[0031]所述壳体31内部空腔中,按照由下至上的方向依次设置有进风仓311、风机313、静电除尘器314和储水仓317。
[0032]所述面板31的下部设有进风口34,进风口34与进风仓311相连通,所述面板32的上部设有出风口33,出风口33与储水仓317相连通。
[0033]所述进风仓311的顶部出口与风机313的进端连接,风机313的出端与静电除尘器314的底部进口连接,静电除尘器314的顶部出口通过导流管315与储水仓317连接。
[0034]在风机313的作用下,室内的空气能够通过进风口34进入进风仓311,然后依次流过风机313和静电除尘器314,利用静电除尘器314进行静电除尘后,经过储水仓317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设计的室内隐蔽式空气净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外壳内由下至少依次连通设置有进风仓、风机、静电除尘器和储水仓,外壳设有与进风仓连通的进风口以及与储水仓连通的出风口,风机和静电除尘器外周环绕有冷却管,冷却管的进水端与位于储水仓内的循环泵连接,冷却管的出水端与储水仓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的室内隐蔽式空气净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仓的顶部设有过滤板,用于对进入风机的气体进行过滤。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的室内隐蔽式空气净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上方设有反冲洗组件,反冲洗组件与冷却管伸入进风仓管段上设置的电控三通阀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的室内隐蔽式空气净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采用弧形结构,相应的,所述反冲洗组件包括反冲洗总管,反冲洗总管的一端与电控三通阀连接,另一端与弧形壳体的内部空腔连通,弧形壳体与过滤板形状相匹配,弧形壳体设有多个朝向过滤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连杰王雨蒙吴称宇李新磊刘雾然杜宪鹏刘珂杨英姿吴豹吉家雨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